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

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4 06:24:42

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憫農詩人李紳何以被世人嗤之以鼻)1

憫農李紳抒發的感情是什麼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憫農》是唐朝詩人李紳所作。

意思就是:春天播下一顆種子,秋天可以收獲很多糧食。四海之内、普天之下,沒有荒田,但勞苦的農民仍然要餓死。

當然李紳的《憫農》有二首,還有一首也是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就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意思就是:炎熱的中午,百姓農民還在地裡幹活,汗珠滴到泥土裡。有誰知道,我們盤子裡的米飯,粒粒都包含着農民的辛苦。

李紳的《憫農》,寫出了農民的辛苦和對糧食浪費的不滿,當然也反映了當時農民生活的情況。

第一首寫的是百姓辛苦幹活,但最後卻得不到糧食而被餓死。第二首寫的是對農民的同情和對浪費糧食的不滿。

兩首詩的作者李紳,在年輕的時候,确實看到百姓的辛苦,也有同情和悲憤之情,于是就寫下了這《憫農二首》,故而他被人稱為是憫農詩人

能被稱為是憫農詩人,想來一定是個正能量的人,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後來李紳發達了,他全然喪失了憫農之心,其生活奢侈、飛揚跋扈,對百姓農民極其冷淡漠視。所以和他同時期的名人,比如百代文宗韓愈、詩豪劉禹錫、詩鬼李賀、詩奴賈島等都對李紳嗤之以鼻。

那憫農詩人李紳,後來為什麼會被世人嗤之以鼻呢?他做了哪些不好的事?

好好的一個被人稱頌的憫農詩人,之所以被世人嗤之以鼻,就是他在發達後,喪失了憫農之心,不僅生活奢侈,還對農民冷淡,同時他還飛揚跋扈,全然變成了一個無情之人。

李紳,字公垂,是唐朝詩人和宰相,當然他是晚年為相,其公元772年出生,于公元840年,任淮南節度使,之後被拜為相。其做了四年的宰相,于844年因病辭去相位,複為淮南節度使。于公元846年離開人世,享年七十五歲,他去世後,谥号為文肅。

李紳晚年發達拜相,他發達後做了哪些事,讓世人對他嗤之以鼻呢!

奢侈的生活

年輕時有憫農之心的李紳,後來他發達了,就迅速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據說,李紳後來一餐用的錢就多達幾百貫,甚至要上千貫。他做淮南節度使的時候,當地的百姓都常常惶恐,為什麼惶恐?因為李紳對百姓的生活一點不關心,甚至還壓迫,俨然就是一個酷吏,以至于有很多百姓就逃走了。

詩豪劉禹錫對李紳生活的奢侈是親眼目睹的。有一次,李紳舉辦了一個宴會,劉禹錫就去了。到了李紳家,劉禹錫發現李紳家中歌姬成群,生活極盡奢侈,真正的是養尊處優。

李紳隻顧自己養尊處優的生活,卻不顧百姓疾苦。

如此這般哪裡還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憫農之心,随之而來的正是他說的那樣“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總之李紳已經沒有了曾經的憫農之心。

飛揚跋扈

李紳除了生活奢侈外,他後來還變了一個飛揚跋扈之人。

比如,李紳在沒有發達的時候,他常去李元将的家中,那時他見到李元将都是叫叔的。

但是後來李紳發達了,情況就不一樣了,他根本不把李元将放在眼裡。以前他是叫李元将叔叔,如今李元将叫他哥哥、叔叔,他都不高興,直到李元将把輩份降到孫輩,李紳才有好臉色。

還有一次李紳朋友的仆人和百姓打鬥,本來打架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但是當他知道那個仆人的主人是他的朋友後,他不僅把這個仆人殺了,而且連那個百姓也殺了,可見其之酷暴。

之後李紳又派人把朋友抓來,怪他沒早來見他,結果不僅又把他朋友打了,而且還把人家發配了。

當然,李紳雖然享年七十五,死後又得封贈,贈太尉,谥号文肅。但是後來,朝廷把李紳定為了酷吏,結果不僅他被削官,而且他的子孫亦不得為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