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5 17:45:53

作者 | 盧璐

這個暑假過得好快樂,七月在家天天睡到九點半,好吃懶做,八月去了英國三周,我就覺得旅行的乏勁兒還沒過去,八月這就過去了,九月就來了!孩子們今天開學!

一想到開學,對我來說,不僅心,還有胃,都已經皺成一團了,如果不是硬撐着,真要哭暈到廁所裡了。對我來說,這真是人生路上的又一個新體驗啊。

因為自從思迪上幼兒園小班起,過去這九年裡,我一直都是:放假讓我最頭疼,開學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和今天,完全是反的!

我之所以會有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當然是被生活的耳光,一個接着一個打出來的。

應該說,2022年,我有一個并不太愉快,甚至可以堪稱噩夢的上半年。

從春節開始一直到六月學年結束,我甚至到了去找我的那個臨床心理醫生朋友,鄭重地請她幫我推薦心理醫生的地步,畢竟心理醫生的行規是不給認識的朋友做咨詢。

我真的感到,而不隻是覺得,我已經撐不住了。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1

而且,我的崩潰并不僅僅心理上的,更是生理上的,每次生氣之後,我都會覺得右邊乳房外側隐隐地疼。

隻不過法國這倒黴的全民醫療,三個月我還沒約上我的婦科醫生,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乳腺增生或癌變。

能讓我産生如此深刻變化的“罪魁禍首”,既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婚姻,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如需保命可以割舍。

我的煎熬來源于我的兩個孩子,對,就是盧思迪和盧子覓,一個是我的左心室,一個是我的右心室,缺了哪一邊,我都沒法活。

寫到這裡,我估計會有人說:“你的要求太高了,放松一點,别太卷了。”

我知道,無論是在公衆号裡,還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姐姐阿姨奶奶姑媽,都是看着她們長大的,打心眼兒裡喜歡這倆孩子。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2

作為親媽,我要實事求是地說,她們是很好的孩子,每個人都有很多良好的特質,可前提是,别談學習!

兩個人平常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歌善舞,可到了學習上,就是拖拖拉拉,不求甚解,丢三拉四,知難而退,退避三舍。

譬如,盧思迪在今年五月,中文數學課随堂考試得了0分。我問她怎麼回事兒?她說,老師布置要複習,結果她忘了。于是考試的時候,很多題不會,就沒有交卷子。

姐姐這樣子,妹妹自然不甘示弱。

法國小學一般沒考試,一直到今年六月底,四年級的盧子覓才經曆了人生第一次期末中文考試,52分。因為她有兩整張卷子,30分的題,一個字也沒寫。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字太多,我累了。”

至于忘記作業本;上行寫完,下行就錯;兩小時寫三行字……這些日常,就不說了。

你說她們笨吧,她們能破譯密碼,偷看YouTube,你說她們聰明吧,乘法口訣都記住了,可加法口訣卻常搞錯。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3

要知道,法國小學五年制,開學盧子覓就是小學最後一年了,即将小升初。這姿态,我覺得,我的花兒已謝了,再等也不會開。

所以整個春天,我和兩個娃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争,包括且不限于:

每天放學督促她們寫作業,晚飯後檢查作業,并通過提問或者聽寫的手段來确定,真的已經記住了,再盡量把老師教過,沒學會的補一補,完全沒有什麼課外的内容,主要是僅僅這些,就已經讓我們不堪重負。

我就變成了古希臘神話裡,被衆神懲罰的,每天都要推着一個沉重無比的大石上山,然後再看着石頭滾回原地的西西弗斯,每天每天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地周而複始。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4

《西西弗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家缇香作品

然而,我并不是英雄,既沒有英雄的精神,也沒有英雄的力氣,所以我找不到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話》裡解釋出來的,推石頭時的無聲快樂和充實,我有的,隻有深深的挫敗感,并開始痛恨着這兩個永遠也叫不醒的,裝睡的家夥!哪怕是我的孩子。

真的,對于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哪怕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母性大于天的女人,當有一天,自己察覺到,自己居然會讨厭自己的孩子,那種震驚和不舒适感,讓我有一種罪孽深重的恐懼。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5

六月中下,大約是我和孩子們鬥争得最激烈的時期,我們已經到了不能在同一個房間相處超過30分,必然開始吼。

對于這個狀态,不僅僅是我,盧先生也很頹然,他也在用他的方式做着努力,讓孩子們改變,然而,真的很難。

在開始寫文做博主之前,我曾經在一間法國學校裡當過老師,根據我的觀察,雖然孩子的智商有高有低,但面對今天普遍的教育内容而言,決定成績并不是智商,而是孩子的意願。那些學習好的孩子,都有很強烈的個人意願和自我要求。

大家都說“努力”就是,一個要出兩份力的奴隸,的确,平白無故地,誰願意苦呵呵地出力?可是不苦呵呵地出力,剩下的,不就隻有傻呵呵的無力麼?

所以,雖然很少,但真的有孩子是天生就有責任感;也有很多孩子或者生于寒門,或者家道中落,總之吃過生活的苦,深知别無他路。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6

那些家裡有礦的孩子,是可進可退,有選擇的,反正有保底;最要命的,就是我們這種,從沒缺衣少食的中産孩子,生活太舒适,根本沒有學習的需求和動力,什麼道理說起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俯下身子去努力,然而,卻沒有人能保她們一輩子。

我們真不是那種隻看成績要求分數的父母,可在今天社會中活着,就算是學門手藝,也得精益求精,不能點到為止。

今天,我的或者大多數我見到的中産家庭的孩子的共同性在于:善良,有愛心,有禮貌,懂得享受,知識面很廣,興趣點也很廣,道理都懂,可就是沒啥時間概念,既不能專心,也不能吃苦。

所以,對我來說,我的育兒焦慮根本不是,她們能不能考名校,出類拔萃,而是會不會變成一個磨磨蹭蹭,眼高手低的啃老混子。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7

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吃飯聊天,我說:“養娃不能放松,真要好好抓。”

她很詫異地說:“我覺得你不應該這麼卷,你說這話,我很詫異”。

接下來我們來了一場疾風暴雨式的辯論。

她的主張是,孩子要快樂,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要找到興趣,放手放心。

我的主張是,學習是很苦的,興趣隻能有5分鐘的熱度,卻不會讓她們努力到底,父母一定要在督促,否則一盤散沙,就再也很難雕塑。

我們兩個人足足講了兩個小時,到最後索性把每人每個娃的日程,功課,成績,興趣……所有細節都一一地對了出來,我們才發現,事實上,我所謂的死命督促比她所謂的放心放手,更寬松,要求更低。

這件事兒,給了我兩個人非常深刻的啟迪,讓我想明白一個道理:

今天的教育雖然百家争鳴,各有心法,但最難的部分是,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各有标準,根本無法量化。

給人當媽,按照今天社會輿論的導向來說,無論怎麼做,反正二十年後都是錯的,走心重要,順心更重要,問心無愧,便是最好的。

開學了,祝天下老母親們心平氣順,各自安好。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8

盧璐說

說了那麼多洩氣的話,其實在養娃路上,也總會有點讓你感動和驕傲的高光時刻。

我沒有養過貓,但我琢磨着,養娃就像是養貓,喵主子再不待見鏟屎官,但偶然也會勉為其難地給摸給抱抱。

這個夏天,盧思迪和盧子覓也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9

8月24日,新冠三年之後,終于重新開放外國留學入境了,真的太開心了。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舉辦了:“留學美麗中國·共促文明互鑒”聯誼會。作為在法國學習中文的孩子,她們當着一百多位嘉賓面前,現場用中文和法國朗誦了詩歌。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10

現場人太多了,視頻拍的全是人頭

講真,最初我以為去的隻有中國留學的孩子和家長,想得太簡單了。在開始之前,我才發現到場的還有法國外交部,教育部,法國各大頂級高校的代表,還有幾家媒體,我真是緊張到,甚至認真地考慮了一下,要不要躲到廁所裡,等她們講完再出來。

我知道,她們兩個也非常緊張,但她們還是克服了自己的緊張,完全沒有出錯,把我們練的,都發揮了出來。

下來之後,思迪告訴我:“媽媽,我站在台上的時候,腿都發抖。我得使勁地站着,才沒摔倒。”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11

她們不僅赢得了一片掌聲,并成功地引起了駐法國盧沙野大使的注意力,在後面的酒會裡,追星成功,要到合影。

這不過是她們的人生三分鐘,但我知道,這三分鐘,她們一輩子都會記得。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12

悲催的4月再見5月重新開始(9月的第一次崩潰)13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新書《三十幾 來得及》,《有實力才有底氣》正在熱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