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4:31:12

莊子生活在戰國時期,他所處的時代諸侯們為了争奪霸權戰亂不休,加之暴君無德,視人命為草芥,底層民衆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那是華夏文明由分散走向整體,從無序走向有序,黎明到來前最深邃的黑暗時刻。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莊子,形成了他獨特的“道”“我”合一的哲學觀。

清代學者胡文英在《莊子獨見》中點評莊子: “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悲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挂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這個“不能忘情”的莊子,表面上來看是一名遠離凡俗的隐士,但實則上,他更推崇世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脫,達到“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他在《莊子·人間世》一章中,便講了四種身處人群中,遇到困境時,如何超脫煩惱、走出迷茫的方法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1

一、懷才不遇,事業不順怎麼辦?莊子:保持心的虛靜,不為名利所煩憂,靜待機遇的到來

《人間世》一章,莊子主要是在教導我們應該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系中保全自我,解決人際糾紛的智慧。

該章節一共講了七個故事,第一個故事“顔回适衛”,莊子提到了幾個很有意思的論點:

品行不端正的人,我們真的能夠用善行感化他們嗎?

一個人德行純厚,就能受到他人的善待嗎?

一個人與世無争,就能安安心心過自己的小日子嗎?

為了讓自己的觀點顯得更有說服力,莊子借用了名人名言,他請出孔子和顔回,表演了一出精彩的舞台劇。

顔回打算到衛國去上班,就向孔子告别辭行:“老師,我聽說魏國的現任國君年輕氣壯,橫行霸道,百姓們苦不堪言,日子就快過不下去了,我打算去治理衛國,讓衛國恢複生氣。”

孔子聽完顔回的話,搖了搖頭:“唉!你如果就這樣去衛國,恐怕會被衛王給殺害的。你自以為知道得多就去教育對方,你應該知道過分強調道德就不是道德了的道理吧?

道德淪喪是因為沽名釣譽,智慧外露是因為争強好勝,這兩者都是引起人們争鬥的兇器啊,你這樣去怎麼能實現自己的想法呢?

況且,就算你的品性純良,但這并不意味着衛君就會重用你。如今你到他的面前,給他講述美德的事情,就等同于你要用自己的優點去襯托他的缺點,哪怕你并沒有比較的意思,在旁人看來,也會認為你是用衛君的醜行來彰顯自己的美德,到時候,你恐怕會招來别人的謀害!”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2

顔回聽了孔子的話後,陷入了沉思,他虛心請教孔子:“老師,請問您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請老師教我。”

到此,孔子說出了莊子想要講出的第一個重點:“你要放空自我,齋戒清心,我就告訴你方法。”

顔回的回答讓孔子哭笑不得:“老師,我家中貧窮,不喝酒、吃肉已經幾個月了,這樣就行了嗎?”

孔子解釋說:“你這是祭祀前的齋戒,不是我想說的心齋。心齋,指的是不用耳眼鼻口去感受世界,而要用心去感悟天地。”

《莊子·人間世》:“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孔子又說:“你要學會放空自我,不為名利所動,這樣你進入衛國之後,便可以在權力的漩渦中遊刃有餘,衛君願意重用你,你就給他講解治國的道理,如果他不願意,你就離開衛國,心思要無雜念,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懷才不遇而引發的困惑。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3

莊子認為,人的煩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想要炫耀的心思,二是追求名利的“欲望”

這并不是說,不能追求名利。

畢竟人是群體生活的生物,我們每一個個體在人群之中都是構成社會整體的一部分,完全斷絕人和社會的聯系是不現實的,莊子便提出了一種折中的方法:淡泊名利,有機會就去争取,沒機會就靜待機遇的來臨,不必強求自己去追逐名利,那樣就不會為了面子之類的東西而招來煩憂。

二、被迫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該如何調節情緒呢?莊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比如理想和現實之間,就經常藏着一道選擇題:

是選擇吃泡面為理想而打拼,還是過那種一輩子一眼就看得到頭,十分穩定的日子?”

兩種選擇各有各的利弊,我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即可。

可有些選擇題,卻未必如此“溫柔”了,成人世界裡的選擇題,絕大多數都是單選題,在取舍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被迫選擇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這種時候,我們該如何來調解情緒,辦好這件事呢?莊子講了一個“葉公子高将使于齊”的故事。

楚王讓葉公子高出使齊國,葉公子高知道自己斤兩,他的内心十分慌張。他以前就聽說齊國對外國使臣表面恭敬内心怠慢,現在讓他去,這不是尚未出師,敗局已定了嗎?到時候齊國那邊受了臉色,回來還要被楚王嚴懲,兩面都不讨好。

結果還沒出使,他就吓得不知所措了。

葉公子高便去請教孔子,自己該怎麼做。

孔子說:“出使國家,傳遞兩國國君的态度,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面臨死亡的威脅。兩國國君喜悅的話裡必然存在着過度客套的誇贊之詞,憤怒的言辭裡必然存着過度憎恨的話,臣子如果無法揣摩好其中的分寸,國君必然會遷怒臣子。”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4

我們把環境變換一下,假如老闆讓我們代表公司去和别的公司談生意,我們就能體會到葉公子高的煩惱了。

兩邊公司的代表為了各自的利益,表面上和和氣氣,私下裡早已風波暗湧,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某種意義上來講雙方談判的激烈程度其實并不亞于戰場。

談判成功,則臣子未必獲利,而一旦出使的結果不理想,臣子必然成為君王遷怒的對象。

這樣的任務,顯然不是員工喜歡做的,可礙于生命(扣工資)的威脅,我們卻不得不這樣去做。

這時,莊子借孔子之口說了:“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注重自身道德修養的人,喜怒都不容易受到外物的影響,知道事情的結果無法輕易改變,卻能安于處境、順應自然,這就是道德修養到了極緻的體現。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那就要去适應環境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5

在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成員,但放到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又都顯得很微小,這個道理其實我們成年那一刻就應該懂得:

父母不是無所不能,他們撫養我們時,已經給了我們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環境,我們要學會理解和感恩。”

“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缺了我們,還是會一樣的運行。”

大環境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意願而改變,既然選擇了一條路去發展,如果我們一遇到困難,就想要逃避,那隻會讓我們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正确的做法,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積極去适應、去了解,去解決困難。

三、與性格惡劣的人一起共事,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莊子:維持表面的禮節,内心保持自己的天性

古時候有一個很有才華的隐士叫顔阖,他精通上古聖賢的治國之道,衛靈公便邀請他去當太子的老師。

顔阖便請教衛國賢士蘧伯玉:“如今有一個人,天性兇殘好殺,和他相處時,稍微不順遂他的心意就會給國家招來禍患;如果遵守他的規則,又會危及到我自身的安危。他是那種能夠發現别人過錯,卻不知道别人為何犯錯的人,請問和這種人相處,我該怎麼應對呢?”

《莊子》:顔阖将傅衛靈公大子,而問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殺。 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過, 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說:“你不如表面上與他保持着親近的态度,内心則保持本心,根據他的秉性再進行引導。不過,親近他不适宜太過親密,疏導他不适宜太過明顯。

你聽過螳臂擋車的故事嗎?螳螂得意于自身的力量,去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如果自信自己的學識,難免步入螳螂的後塵。

你知道養虎的人嗎?他們不拿活物喂養老虎,是為了抑制它的兇性,那些讓老虎順從的人,是因為飼養員順從了老虎的天性,而不這麼做的人都被老虎咬死了。

你知道養馬的人嗎?他們用精細的竹筐裝馬糞,用珍貴的蛤殼接馬尿,生怕馬過得不好。結果隻因為養馬人看到馬身上有一隻牛虻在吸血,他拍了一下馬背,馬就受驚踩傷他逃跑了。”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6

看完了整個寓言,咱們再來看莊子勸導大家表面順從的觀點,就不會覺得那麼“堵得慌”了。

莊子所生活的時代,個人的生命安全尚且無法保全,遠不像我們現在這麼講求法制。好比顔阖要教導的衛國太子,這教個書還牽扯到國家的命運了,可想而知,普通人要想生活下去,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心裡的一點小情緒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養虎的人依據老虎的天性去引導,結果老虎就從森林之王變成了籠子裡的野獸,而自信自身力量以為自己能夠擋車的螳螂卻失敗了,有時候真的沒必要為了别人的過錯而折磨自己。

四、身處鬥争激烈的環境當中,該怎樣保全自身的利益?莊子:低調沉穩、不炫耀,做一個和大家沒有利益沖突的人

有一個姓石的木匠在齊國曲轅這個地方,看到了一株被當地人祭祀膜拜的栎樹,這株栎樹有百尺之圍,當地人都稱它為“神樹”。

木匠看到後,卻停都不停,直接走了。

徒弟很好奇:“老師,自從我跟你學習木工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見你對大樹看都不看一眼的,這是為何呢?”

老師歎了口氣:“唉,不提它了,這是一株沒有用的樹!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椁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瞞(污漿),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簡而言之,木匠覺得這樹太菜了,什麼用都沒有,它才能長這麼大。

晚上的時候,樹給他托夢了,樹質問他:“你有什麼可以和我相提并論的東西?”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7

“你口中有用的木材很快就被人砍掉了,而我找了很久,才找到這種不被人砍掉的方法,還有比活着更有用的方法嗎?況且你和我都是自然界的生靈,你馬上就要死了,你又哪裡知道樹木活得久是無用的道理!”

木匠醒來後,如醍醐灌頂,原來以前的自己那麼淺薄,木匠便把自己的感悟講給了徒弟,希望他也能明白這個道理。

徒弟不屑一顧:“他希望自己無用,怎麼又去當社神之樹呢?”

木匠呵斥道:“你不要再說話了!如果它不去當社神之樹,又怎麼能夠受人們祭祀,活這麼久呢?這是它之所以能夠長久生存的智慧啊!如果用常理去理解它的做法,不是差得遠了嗎?”

莊子人生最大的困境(莊子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8

栎樹能夠長久存在的方法很簡單,就像木匠說的那樣它看上去是一棵無用的樹,所以人們才沒有砍伐它。

如果将栎樹放到人類世界中,這種無用我們可以看作低調、沉穩的生活态度,它不像同類那樣鋒芒畢露,去炫耀自己的财富、知識,故而不會因為攀比惹人嫉妒,緻使自己陷入煩惱之中。

細細思量,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是不是也可以靠這種方式減少呢?

文/腦洞趣味曆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讨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