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0:12:01

中國萬裡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争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雄偉的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途經甘肅、甯夏、陝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甯9個省、市、自治區,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築,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全長6700千米(13400華裡)以上,号稱萬裡長城。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1

長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系起來,便成了長城。其中,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由于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也較完整。最早修築長城的是楚國,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其後各代都曾經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明代是修築長城的最後一個朝代,其修築規模之宏大,防禦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築材料之堅都遠遠稻旗了以前的各個朝代明代萬裡長城西端的險要關隘嘉峰關,康的于祁連雪蜂與嘉峪黑山之間的岩湖上,地勢險峻,氣勢雄偉,以巍蛾壯觀著稱于世。 嘉峪關關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是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 座雄關。地處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 關城由内城、甕城、羅城、外城、城壕組成,城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10餘座樓。出關西行百餘米,有一碑刻,上書“天下雄關”,和東隔萬裡之遙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互争雄姿。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2

三關口明長城位于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賀蘭山南部。此關口是甯夏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三關口長城是明嘉靖十年(1531)甯夏念事齊之鸾耗巨資修築的。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3

恒山沿山西省代縣北部逶迤而下,内長城蜿蜒至山巅。此處是太行山的個橫斷山脈,古稱句注山也稱雁門山。自從在雁門由上建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關前後後右群山綿延,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華北平原的一條重要通道。雁門關自唐代建關以來,一直都是重要的軍事關口。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響,直到葉落才能夠過關。因此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三關沖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整個雁門關關城的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随着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長城作為“内邊”已經失去了作用,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随之荒廢。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4

八達嶺長城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長城城段之一,位于北京延慶縣西南,距市區約75千米,因“出居庸關,北往延慶州,西往宣鎮,路從此分”而得名。八達嶺地處要沖,具備很高的軍事價值,曆代帝王都非常注重這裡的防禦,自明初開始,不斷在此處修建長城。此處長城的修建,多用條石和城磚砌築,非常堅固,沿城還設有多個不同用處的牆台。作為居庸關的外圍關口和防衛前哨,八達嶺長城的關城有東西兩扇門,東門題額“居庸外鎮”,西門題額“北門鎖鑰”。沿城每隔三五百米築有方形城台,高出牆頂。四周砌有城垛,按不同功能分牆台、敵台、戰台等多種結構。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5

黃崖關長城位于天津薊縣境内,東起半拉缸山,西迄王冒頂山,北齊時開始建造,到了明代又大修了一遍。長城全線總長3025米,全部建造在陡峭的山脊上。東面是懸崖峭壁,西側因地制宜修築了磚牆、石牆以及險山牆、劈山牆等多種形式的城牆。因為這裡地勢極為險要,所以黃崖關關城采取了丁字形和曲尺形街巷的布局方式,這樣即使關門被打破,敵人進入關口也會在裡面四處亂撞,而熟悉地形的守關士兵就能以關城内部的建築為保障,二次作戰。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6

山海關曆來作為萬裡長城的終點而聞名于世。山海關古稱榆關,又稱渝關、臨闾關,在河北秦皇島市以東10多千米處。山海關的城池建築于明代,築城人是明朝開國名将徐達,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城池就是關口,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4座主要城門,還建有多種古代防禦建築,氣勢宏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登上山海關城樓北望,萬山重疊,萬裡長城如一條昂首的巨龍躍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異常壯觀。往南看,乃是波瀾壯闊的渤海,長城從山海關直逼海中。如果把萬裡長城比作一條翻山越嶺的巨龍,這些伸入海裡的建築就恰似龍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們稱它為“老龍頭”。山海關箭樓上的橫額巨匾——“天下第一關”,筆法蒼勁有力,莊重灑脫。

長城在燕山蜿蜓向前。燕山長城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境内,是明長城中最美的一段。

萬裡長城的象征精神(中華民族的驕傲象征)7

長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已失去防禦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代表着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表現了中國古代各族勞動人民的堅強毅力與聰明才智,體現了中國自古形成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