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3:50:14

公元前3世紀,被譽為“西方地理學之父”的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在測算地球周長時,曾估算出子午線(1度相對地表弧長),從而引來無數人贊譽。不過,埃拉托色尼對于子午線畢竟隻是估算,而非實測。

直到公元724年,唐代僧一行才率先實測出子午線,這比阿拉伯著名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模還要早上90年。按理來說,測出子午線後,便不難測算出地球周長;可奇怪的是,中國到了明代以後,仍沒有人測算出地球周長,這又是為什麼呢?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1

上圖_ 一行(公元673年~公元727年),唐朝僧人。中國唐朝著名天文學家和釋學家,本名張遂

一、地球子午線是怎麼測量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僧一行實測過程的本末。

僧一行,本名張遂。《大唐新語》以及一些史書說他是初唐名将、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公謹之曾孫(一說支孫)。或許是因為這個出身,則天大聖皇帝之侄武三思才會極力拉攏張遂。

然張遂志不在此。為躲避武三思,他逃往嵩山削發為僧,并更名為一行。無奈的是,僧一行終究未能擺脫做官的命運。唐玄宗即位後,強行征召僧一行前往長安,令其主持新曆的編修工作。

按照慣例,修訂曆法需要不少天象數據進行參考。于是,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僧一行帶領衆人正式開始了他的“大地測量”工程。

為此,僧一行還發明了一種名為“複矩”的新型測量工具,用以“定表樣,并審尺寸”。隻可惜,史書并未記載“複矩”的式樣。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2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在這之後,僧一行便安排衆人分别前往全國各地進行實測,其中包括太原、武陵、襄陽以及更為遙遠的鐵勒回纥部(今蒙古國境内)共計13處測量點。

測量隊趕赴現場後,分别在冬至與夏至時分實測了當地的日影長度與北極高,并及時将這些數據彙總,“回日奏聞”。僧一行收到後,“以南北日影較量,用勾股法算之”。

為了便于比較和測算,南宮說小隊沿用隋代劉焯的計劃,于黃河兩岸的平原地區分别選取了渭州白馬、汴州浚儀太嶽台、許州扶溝以及豫州上蔡武津館(四地差不多在同一經度上)作為測量點,最終得出的結論為:南北“大率三百五十一裡八十步,而極差一度”。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3

上圖_ 南宮說小隊在黃河兩岸的平原地區選取的四處測量點數據

按唐例,五(唐)尺為一(唐)步,三百(唐)步為一(唐)裡;而一周天又為365.25(唐)度,再換算成現代單位,即可得出:地球上子午線1度相對地表弧長為129.2公裡。

此結論雖然與現代(1度相差約111.2公裡)有些差距,但它畢竟是最早通過實測得出的數據。隻不過,僧一行能測出子午線,有部分“機緣巧合”,因為他當時并沒有意識到“子午線”的存在。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4

上圖_ 高僧觀棋圖(僧一行為觀棋者)

二、僧一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上文已經提及,促使僧一行組織這場“大地測量”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修訂曆法。範文瀾先生也說過:“一行在制造‘黃道遊儀’的同時,又造‘覆矩圖’,開始實測九州晷影和北極高度,以定各地食分的多寡和南北晝夜的長短。”

不過,僧一行等人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打破當時人們在傳統認知上的“障礙”。

須知,具有典型意義的“黃河兩岸平原測量計劃”,原本出自隋代劉焯之手。而他之所以提出這個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流傳已久的“寸差千裡”之說不可信。

這個說法,起源于《周髀算經》。此書相當古老,大約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再加上它托名為周公所著,因此後世不少人都對書中内容無比笃信。因此,《周髀算經》在唐初時,還是國子監的主要教材之一。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5

上圖_ 《周髀算經》原名《周髀》,算經的十書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學和數學著作

書雖老,卻不見得都是真理。據《周髀算經》記載:“周髀長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正南千裡,勾一尺五寸,正北千裡,勾一尺七寸。”

每隔千裡之地,日晷影長便相差一寸,這個說法一度流行上千年。直到南朝劉宋時期,有人才通過實測發現了“寸差千裡”說的錯誤。至梁朝,已有人得出“二百五十裡而影差一寸也”的結論。

又據《隋書·天文志》記載:“(劉)焯(計劃)請一水工并解算術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數百裡......随氣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裡即可知。......不用。至大業三年,敕諸郡測影,而焯尋卒,事遂寝廢。”

不難看出,南宮說等人的測量方法,正是采取了劉焯的計劃。然而,這幾位先輩還是都被帶“偏”了,他們誤以為:日晷影差與兩地距離是成正比的。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6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7

上圖_ 日晷 結構圖

好在,僧一行等人通過大量實測數據,已得出了“凡日晷差,冬夏至不同,南北亦異”的結論。為此,僧一行乃“修大衍圖,更為《覆矩圖》,自丹穴以暨幽都之地,凡為圖二十四,以考日蝕之分數,知夜漏之短長”,從而為當世的生産生活帶來了一場理論的“革新”運動。

由此可見,僧一行的“大地測量”雖然不是直奔子午線而去的,但他的确得出了“北極高相差一度,地面距離相差351(唐)裡又80(唐)步”的結論。

按唐制,一個周天為365.25度。既然已求出了子午線的一度,那麼隻要再乘以圓周的度數,地球周長便迎刃而解了。令人扼腕歎息的是,僧一行自始至終都未曾踏破這臨門一腳,這又是為什麼呢?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8

上圖_ 埃拉托色尼,被西方地理學家推崇為“地理學之父”

三、中國是如何錯過這一機會的?

顯然,僧一行盡管實測出了子午線,但他本人隻是發現了這種規律,并沒有意識到子午線的存在意義。這是因為:古代天文學中尚未出現明确的地球概念,以緻于世人不知道,地球其實就是個“球”。

而埃拉托色尼當年能估算出地球周長,便是受到了“地圓說”思想的指導。當時,他們已通過極高變化這一現象,聯想到了地球的球形狀态。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9

上圖_ 渾天說示意圖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10

上圖_ 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反觀中國古代,卻陷入到“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中,要麼認為“天平地平”,要麼認為“天曲地曲”或“天地之間有一方為曲”。

此外,“渾天說”中的一個分支曾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這種說法顯然更接近“地為球形”的事實,但可惜的是,它主要解釋了天體形狀,并未進一步說明大地形狀。

及至元代,阿拉伯人劄馬魯丁才将“地圓說”傳入中國;到了明初,吳伯宗還将一些先進的天文知識翻譯到了國内,可“地圓說”仍未引起較大反響;直到晚清時期,國内才逐漸認識到“地球”的概念,但也更多是出自于政治上的考量。

子午線測地球周長(唐代就有人測出子午線)11

上圖_ 地圓說表述圖

這個事實雖然讓人惋惜,但僧一行的“大地測量”,還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他雖未曾測算出地球周長,但卻真正打破了“寸差千裡”的謬論,并對當時的生産生活産生了深遠影響。

難怪,英國學者李約瑟會将此次測量活動稱為“科學史上劃時代的創舉”。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周髀算經》《隋書》《中國通史簡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測量及其意義——關于張遂(僧一行) 的子午線測量》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