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電商龍頭,易趣關閉網站,宣布結業#在一衆央視紀錄片之中,隻要說到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發展之時,往往都離不開一個名字易趣,這家曾經中國最大的電商,也是阿裡巴巴曾經多年的冤家對手,然而就在其運營23年甚至被世界電商巨頭ebay收入麾下之後卻還是最終關門歇業,很多人都在問曾經的超級巨頭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
一、阿裡多年冤家易趣徹底關門?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昔日電商龍頭易趣網發布了關閉公告。
上海盈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告稱,由于公司調整運營策略,決定停止易趣網絡平台運營,關閉易趣網站。2022 年 8 月 12 日 24:00 前,易趣網将關閉網站所有商品、商鋪的交易功能,同時關閉易趣網用戶注冊、登錄、充值功能,關閉網站服務器。
1999 年,畢業于哈佛商學院的邵亦波和譚海音回國,創立了 " 中國版 eBay" 易趣網。網站成立兩個月注冊用戶就增加到 4 萬人,網上交易額突破 1000 萬,并在成立三個月的時候獲得美國三家風投公司的 650 萬美元的投資。不久後又獲得一直模仿的 " 老大哥 " ——當時國際最大的電子商貿平台 eBay 的投資。強強聯手後,易趣網在 2003 年到達巅峰,一舉成為當時擁有 80% 市場占有率的 C2C 巨頭。
不過,就在此時,創始人邵亦波卻做出一個意外的決定:以 2.25 億美元的價格把易趣網賣給 eBay。易趣網也自此改名為易趣 eBay。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舉動其實是中國電商産業的一個轉折點,正是因為易趣被電商巨頭eBay收購,這才讓那個成立不久的電商小公司被著名的軟銀掌門人孫正義看重,之後就有了大家熟悉的那個故事,馬雲與孫正義長談,拿到了軟銀投資的阿裡巴巴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了如今整個中國電商産業都必須要重視的超級巨無霸。
根據 CNNIC 發布的數據,2006 年易趣 eBay 市場份額已經下滑至 29%,同年淘寶已經擁有了近七成的市場份額。而僅在一年前,ebay 易趣仍占據國内近六成的市場。
2006 年,eBay 與 TOM 在線合作,成立新的合資公司。2012 年 4 月,易趣網成為 Tom 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易趣所有的業務由 eBay 剝離,獨立運營。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 C2C 網購市場,淘寶 2012 年第二季度以 95% 的份額處于絕對領先,易趣的份額則降至 0.01%,可以忽略不計。
而當年那個需要阿裡巴巴仰視的巨頭易趣卻最終到了曲終人散的日子,曾經中國最大的電商到底做錯了什麼?
二、易趣是如何淪落到今天的?
看到易趣當前的遭遇,讓人真的是唏噓感歎不已,當年令人仰視的中國電商巨頭,如今卻已經淪落到最終關閉的地步,很多人都在問這樣的易趣到底做錯了什麼?
首先,易趣最大的錯誤就是誤判了中國市場。其實,看到易趣今天的表現大家一點都不會以外,當年邵亦波選擇把易趣賣給eBay其實不能算是一個錯誤,畢竟如今的邵亦波已經是中國著名的投資人,投資了寶寶樹,獵聘,找鋼網,分期樂等著名項目。所以,從個人的發展角度來說,邵亦波個人是非常成功的。
再來反觀當年被邵亦波賣掉的易趣,其之所以從中國電商平台的霸主逐漸淪落為當前的關停的企業,其實最核心的原因還是“美國是美國,中國是中國”。在早期的互聯網人的心目中,美國是世界互聯網的肇始之地,那裡的互聯網模式無疑是最成功的,我們不能否認美國互聯網模式的成功,但是正如齊白石先生所雲“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味模仿美國模式的做法卻不一定能成功。
比如說,易趣當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中國整個互聯網産業尚未出現大規模變局的時候,互聯網發展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走?模仿eBay出現的易趣網無疑就成為了市場的嘗鮮者,作為這樣的先鋒企業,在誰都沒有比較好的商業模式的前提下,易趣的捷足先登幫助其奠定了市場的優勢地位。
但是,情随事遷,所有的東西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易趣的問題就是其被eBay收購之後,過度相信了自己在美國母公司的成功模式,卻忽略了那個被自己根本瞧不上的阿裡巴巴,當阿裡巴巴用免費模式開始大規模搶占市場的時候,易趣還是在堅守其美國式的收費模式,兩者在競争中高下立判,最終的結果就是堅持美國模式的易趣敗北,而走中國模式的阿裡巴巴卻取得了成功。
其次,雖然誕生于中國卻不了解中國市場。相比于其他的電商企業來說,易趣其實更像是一個“香蕉人”,雖然長着一副黃皮膚黑頭發的華人面孔,但是其本身的商業模式卻是徹徹底底的美國人,在中國誰都不知道什麼是電商的時候,易趣自然很容易獲得成功。
但是,當有中國企業開始真正沉下心來研究中國市場的時候,就會發現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大家的價格敏感度相當高,真香定律永遠能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發揮他該有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裡巴巴成功占據了中國人的心智,通過免費模式有效地搶占了市場,對于大多數商戶來說,在阿裡巴巴上面開店成本真的很低,雖然後續有比較高的營銷費用,但是這都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但是,在易趣上開店卻是一開始就要大規模地花錢,這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我連自己能不能賺錢都不知道,卻要一開頭就花錢,這實在是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模式。
2006年,易趣終于發現了問題,開始選擇與貝寶對接,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模式,并從 2006 年開始免除所有服務費用,但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阿裡巴巴早已搶占了足夠的市場份額,易趣可謂是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後續,雖然易趣想着劍走偏鋒,用海外市場來彌補國内市場的不足,但是海外市場eBay雖然有優勢,卻不一定能夠完全加持到易趣身上,再加上易趣網成為 Tom 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更難得到更多的支持了,最終易趣輸在了不懂中國市場之上。
第三,易趣給我們的啟示到底是什麼?易趣可以說是一個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典範企業,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易趣的成功是因為中國電商市場發展的風口,但是其失敗又是因為其不懂中國電商市場發展的趨勢。
歸根到底,易趣的失敗是因為eBay、Tom集團一次次的錯誤指揮所共同積累導緻的,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擁有海外的巨頭作為支撐有的時候不一定是幸運也有可能是不幸,如果海外母公司隻提供資金和資源卻放手讓你去幹的話,往往會有不錯的表現,比如說大家熟悉的百勝中國、Tims中國等等。
但是,如果海外母公司依然用自己的邏輯來指揮中國企業的話,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其實易趣不是第一個,之前的卓越網也可以說是前車之鑒。
面對着易趣的倒下,其實在我們唏噓感歎的同時,可能真的要好好反思,什麼是中國市場的底層邏輯,企業到底要如何去學習并且用好中國的邏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