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毛沙在杜塞爾多夫中國節上展示化隆牛肉面。 鐘欣 攝
中新網西甯1月23日電 題:80後青海“拉面王子”的一碗“緻富面”
作者魯丹陽
“我20歲的時候來深圳親戚家的面館打工,2015年成立了餐飲公司,并帶動楊氏家族開了8家化隆牛肉面館。”今年33歲的楊毛沙背井離鄉十多年,如今在深圳站穩腳蹬,一碗化隆牛肉拉面改變了他和整個楊氏家族的命運。
圖為楊毛沙在深圳開的化隆牛肉面館。 鐘欣 攝
個頭不高、體型微胖的楊毛沙來自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上四合生村,2006年3月份帶着妻子南下來到深圳打工,“我當時在親戚家的化隆牛肉面館學習做拉面,我妻子學習炒菜。”
萬事開頭難,在化隆牛肉面館打工的那段時間,楊毛沙每天從早上7點忙碌到晚上12點,“來店裡吃面的人特别多,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端茶送飯打下手,實際學習做拉面的時間不多,所以我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來學習做拉面,面匠這個工作不好做,當時沒有空調,我就在38攝氏度左右的後廚學習做拉面,每次都熱的滿頭大汗,站一整天腳也特别疼。”
圖為楊毛沙為深圳光明新區山體滑坡的受災群衆送去物資。 鐘欣 攝
“我知道打工累,所以一開始就有創業開面館的想法,我用1個半月的時間基本掌握了做拉面的技能後,湊了5萬元錢開了一家隻能放得下6張餐桌的化隆牛肉面館。”楊毛沙說,“面館開了以後,我的父母還有弟弟都來到深圳幫忙。”
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楊毛沙開的化隆牛肉面館的生意每況愈下,“當時全家人靠着每月幾千元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有好幾次我都想要放棄了,是父親的鼓勵讓我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雖遠離家鄉,楊毛沙早已将打拼十多年的深圳當作第二故鄉,融入當地的生活後,生意逐漸穩定。2013年,楊毛沙擴大了店面,兩年後又成立了深圳市伊清源餐飲有限公司。為了回報社會,楊毛沙多次投身公益事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5年12月21日,距離面館2公裡處的光明新區發生山體滑坡,第一時間我為在前線救援的武警官兵送去了300餘份愛心餐和礦泉水。”楊毛沙回憶,直至15天的救援結束他召集周邊穆斯林面館一共送出18000餘份愛心餐和4000多箱礦泉水,同時組織穆斯林給安置點受災群衆捐款4500元錢。
圖為超強台風“山竹”席卷深圳後,楊毛沙停業組織面館員工上街清理社區街道。 鐘欣 攝
此後,楊毛沙又加入到面館所在社區的公益組織“義工聯”,成為一名義工。2018年9月,超強台風“山竹”席卷深圳,台風過後街道一片狼藉,為了早日恢複城市原貌,楊毛沙停業組織面館員工上街清理社區街道。
開面館這麼多年,令楊毛沙最驕傲的一件事情是2017年8月份,他收到了杜塞爾多夫市政府的邀請函,邀請楊毛沙到德國展示青海拉面,“杜塞爾多夫中國節開幕當天我賣出了470碗化隆牛肉面,受到了德國市民的歡迎。”
如今,在楊毛沙的帶動下,家鄉需要幫助的親朋好友們在深圳陸續開了8家化隆牛肉面館,親友們也都買房買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化隆,近年來憑借一碗拉面讓十多萬化隆人甩掉貧困的帽子,創造了“拉面經濟”的奇迹。(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