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添加劑是為了滿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飼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營養性或非營養性物質。營養性添加劑包括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這類添加劑是魚類需要的營養成分,添加的目的是補充飼料配方中某些營養成分的缺陷或不足,使配方平衡。非營養性添加劑包括抗菌素、藥劑、促生長劑、抗氧化劑、防黴劑、着色劑、誘食劑等。
魚用飼料添加劑的幾個功效:
1.補充營養 如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類添加劑,可以補充飼料中的營養,使之達到配方平衡。
2.促進采食 如調味劑、粘合劑、着色劑等,可以改善飼料的物理性質,從而增加水生動物的采食量,刺激其對飼料的采食。
3.促進消化吸收 如蛋白酶制劑等,可調節魚類消化機理,增強其消化吸收系統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4.促進新陳代謝 有些添加劑能夠調節魚類的生理機能,促進其體内生理代謝功能,加快魚體的營養吸收與轉化速度,促進機體生長發育。
5.預防疾病 如中草藥、抗菌素通過調節其機體功能至正常狀态,防止疾病,從而保證飼料的正常利用。
6.保護飼料質量 保鮮劑、防腐劑、防黴劑是為了保護飼料在貯存過程中不變質。
添加劑中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微量元素和重金屬元素的安全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魚類是自由采食,如飼料生産過程中攪拌不勻或計量不準,易使魚類産生蓄積性中毒。有些飼料中違規使用激素或抗菌素,損害了魚類的免疫功能,使魚類的抗病、抗應激能力下降。此類魚個體較大,重量較輕,肉質松懈,魚體幹物質比重小,體質很弱,抗病抗逆能力差。遇到拉網等情況,鳍條、鱗片、鰓出血,鱗片脫落,一旦暴發魚病,用藥治療效果差,抗缺氧能力低,經不起長途運輸,越冬死亡率高,給養魚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本文部分摘自《漁業緻富指南》2017-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