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絕不是一部簡單的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的爽文。
而是一出國存亡絕續,人水生火熱,不拘小節卻處處憐憫的悲劇。
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漢們也不都是俠義心腸之輩,梁山一百單八将,唯有魯達真好漢。
《水浒傳》結尾處有這麼一段偈語: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忽的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噫!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段偈語是魯智深的悟,也是魯智深的俠,更是人人都愛魯大師的原因。
俠氣是什麼?
金庸言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龍道之,光複門派,弘揚武學;梁羽生語之,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魯智深沒有那麼大的抱負,但他卻是真俠客,大丈夫行走江湖秉持“情義”二字,推崇“道義”兩法。
快意恩仇、行俠仗義、光明磊落、為人豪爽、善惡分明、菩提慧根,這就是花和尚魯智深的俠氣。
花和尚“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貉臊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雖然有“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但是魯智深卻“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粗中有細。
與史進吃酒時,樓上的啼哭聲叨擾了他,得知是金翠蓮二人被惡霸鄭屠戶欺負,魯提轄給了些銀兩叫他們遠走。
為防不測,他一大早起來堵住仗勢欺人的店小二,看到金翠蓮父女真正無恙才找鎮關西算賬,三拳打死了他。
惹了人命官司,魯達跑路,遇到已尋下好人家的金家父女。
在金家女婿的幫助下,進了五台山,當了和尚,隻是魯智深屢犯清規戒律。
智真師父與他講禅,魯智深似懂非懂,但他有慧根,一個之前酒肉不離手的提轄,忍了幾個月不吃酒,隻以粥飯飽腹,領悟打坐佛性。
後來破戒也是因為被其他僧人設計陷害。
可他大鬧五台山後,師父一句話便叫停了他,魯智深不辯解也不推脫,聽從師父的安排與責罰。
他本可以抱怨,本可以發火,為了救金翠蓮鬧得前程盡毀,隻得削發為僧,到了寺院該又被冤枉。
可他從不怨怪與誰,也不曾後悔,做了就是做了,一身俠肝義膽,滿腔不拘小節,行事灑脫坦蕩。
離開五台山,魯智深在桃花山桃花村遇到了劉太公。
聽聞村子旁的桃花山一群土匪要強搶劉太公的女兒做壓寨夫人,魯智深怒從中起,細細思慮後,于婚房中假扮新娘,待到土匪二當家入帳,暴揍了小霸王周通。
周通自然不服,何時受過這等屈辱,請來大當家打虎将李忠前來複仇。
李忠與魯智深是舊相識,也知提轄為人便不再計較,花和尚借此勸說,周通做罷了這門親事。
李忠、周通二人約魯智深同上桃花山落草為寇。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豈不比那當和尚快活,但魯智深嚴詞拒絕,實際上是看不上他們的為人。
且說這魯智深尋思道:“這兩人好生悭吝,現放着有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得别人的,送與灑家。
這個不是把官路當人情,隻苦别人。灑家且教這厮吃俺一驚。”
因為别人假慈悲,他是真菩薩。
這些人與他素不相識,也未曾蒙面,都是些無權無勢的平頭百姓,死了就是一座荒墳,沒人記得,也沒人留戀。
他們遇到惡,隻有痛哭難過,怪老天爺不公。
若沒有魯智深的路見不平,又怎會有金翠蓮嫁給趙員外,劉太公女兒逃出魔窟的幸事;
又怎會有幸遇到為窮人挺身而出的怒目金剛,他不知道馬列思想,可他踐行了社會主義。
到了大相國寺,魯智深不受約束,隻看菜園子。
交班時還不忘詢問老者,自己是否搶了他的飯碗,得到“哪裡,哪裡,老了,不中用”的回應後才接過了鑰匙。
那班地痞流氓不識好歹,妄想給魯智深來個下馬威,卻被魯智深三拳兩腳扔進了糞坑。
魯智深也知他們無一技之長,不願斷了他們的财路,教訓一番後,告知他們可以來菜園子拿菜但不能偷,需用勞作來換。
地痞流氓忌憚魯智深的威力,每日盤食獻酒奉承。
花和尚吃了幾日酒,尋思道:“每日吃他們酒食多矣,灑家今日也安排些還席。”
叫道人去城中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與他們吃酒。
這就是魯智深,對人情世故分寸拿捏,不恃強淩弱,還可與普通人打成一片,以心換心。
與林沖的相識,是魯智深走向江湖的開始。
林沖妻子被高衙内調戲,魯智深帶人沖過來要殺掉高衙内,即使他知道高衙内的老子是高太尉依舊不畏懼,吼道:“怕他鳥甚。”
林沖被高球陷害發配滄州,魯智深一路跟随,甚至為了不誤事還戒了酒。
直到董超、薛霸準備在野豬林結果林沖時,魯智深從天而降救下了自家兄弟,并護送到滄州邊界才走。
林沖談及魯智深說道:“相國寺一顆柳樹,連根也拔将出來”,差解薜霸言語“我聽說大相國寺菜園裡新來一個僧人,喚作魯智深,想來必是他。”
董超、薛霸回京後告了魯智深,那班潑皮也将此消息盡數講與花和尚聽,魯智深不願牽連寶刹,收拾些東西,拿了禅杖便走。
于江湖中流浪的魯智深差點栽在十字坡張青手裡做了人肉餡包子,幸得孫二娘及時趕來避免了一場誤會。
随後魯智深上了二龍山,與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娘等英雄聚義除惡。
最後帶着衆兄弟上梁山,魯智深也不是犯了滔天大罪被逼上梁山。
而是因為好兄弟林沖在此,去了梁山歇歇腳還能與衆兄弟把酒言歡,為的是義與道。
魯智深與林沖野豬林後不再是兄弟也是臆想,施耐庵那麼愛魯智深,怎麼可能将花和尚寫成小肚雞腸之流。
若是如此,魯智深也不可能看到林沖因未殺掉高俅中風後,一掌拍翻烈馬,惡狠看向宋江,怒氣而去。
魯智深與宋江不是一路人。
他反對招安,征方臘是為了兄弟之情,把這當作與兄弟們的最後一份共事。
平方臘後,宋江允諾魯智深做官或到大寺廟做主持,魯智深通通不要,隻希望有個幹淨處留個囫囵屍首足矣。
處于亂世,立了大功,本可功成名就,但他卻全部舍棄隻願保持單純人性,過普通生活,這般心性與思想,除六根,四大空,乃成佛。
魯智深自知,雖不曾欺壓弱小、濫殺無辜,但也殺戮無數,罪孽深重。
畢竟連他師父智真禅師與他再見面時也嘲弄了一番徒弟:“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
魯智深聽罷不做言語,自覺羞愧,所以他才于六和寺徹底出家,皈依我佛。
斷了塵世的魯智深,聽到外面嘶吼震天,以為有人殺将而來,提起禅杖沖出去,卻發現隻是錢塘江潮起潮落。
魯智深方覺以前所有的多面性都是我,這一瞬間他接受了自己,與羁絆一生的花花世界講和,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便有了坐化圓寂的魯大師。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挂。那裡讨,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随緣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