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簡介
因為吳姓的遠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陝西西北部),故以姬為姓。吳姓的遠古初祖是黃帝。黃帝娶有四位賢淑的妻子,生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個,後就形成14個部族。黃帝正妻嫘祖生兩個兒子玄嚣和昌意,他倆都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吳姓就是玄嚣這一支系傳承下來的。吳姓的開氏始祖是吳太伯。他是《史記》記載的天下第一世家——吳太伯世家。吳太伯是吳姓的第一人,但無嗣,所以叫開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繼承了他的位子傳承下來。于是仲雍就是吳姓的血緣始祖
吳字來源
吳字是象形字,據《說文解字》:吳者,嘩也。古時先人在狩豬時,發現大獸後,一邊奔跑,一邊回頭呼喊。這種大呼大叫的動作形象一個“吳”字。這種人,當時就叫吳人。吳人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有個大臣叫吳權,黃帝的母親叫吳樞。上古時吳人及其源流已無可考。今天的吳姓及其源流是清楚的,與上古的吳人不是同一回事。
吳氏來源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周太王古公建周國,晚年欲傳位于三兒子季曆,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動讓賢,遠到江南,以農為業。後由太伯建立勾吳國。周朝建立後,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改國号為吳。後被越國所滅,其王族子孫便以吳為姓。
2、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虞舜乃其領袖,他的後代因虞吳音近而姓吳。
3、相傳為上古颛顼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後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為吳氏。
吳氏郡望
宋代《百家姓》明确記載吳姓的郡望是延陵。延陵是今江蘇常州市附近地區。周朝的封國——吳國,有個季劄公按父親的意願和當時國民的要求,他應繼承王位。但他為了不當國王躲到延陵鄉下耕種。後他的哥哥諸樊當上了國王,将延陵封給季劄。後世為了紀念他将吳姓郡望定為延陵,其後裔将姓氏前冠以“延陵吳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慈利吳氏是劄公的第五子吳木熹(化名永貴)的後裔,是嫡裔延陵吳氏。
吳氏圖騰
吳姓的圖騰是句芒玄鳥圖騰,像是挂起來的一支鳥,表示吉祥、富貴。
吳氏人口
吳姓在當代100家大姓中,按人口計算占第10位。前十位按順序名次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吳姓在全國總人口中占2.05%,約2600萬人左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