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實話,剛當爸媽的前兩年内,大多數人的心理都是崩潰的。
大家一定都經曆過寶寶大半夜鬧覺、哭奶的情況,家長睡不好,寶寶又哭得讓人心疼。
有時真想問問蒼天:寶寶真的隻有家長哄着才能睡嗎?還是必須吃飽後才能入睡?
為了快速止哭,很多家長不知不覺中就給孩子養成了“奶睡”的習慣,入睡之前一定要吃點奶或找尋家長,然後各種“鬧睡”……
一番操作下來,不僅寶寶睡不好,家長也累得夠嗆、身心俱疲。
為什麼寶寶睡個覺也要不安生呢?他什麼時候才能自主入睡呢?
其實寶寶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就已經有自主入睡的意識了,隻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看到寶寶在哭或“張牙舞爪”,就以為一定要各種哄,時間一長,寶寶就養成了“鬧睡”、“奶睡”等不良習慣,更是錯失了成長的好時機。
孩子是否具備了自主入睡的能力,其實是有表現的,可憑三點判斷。寶寶五個月大左右,家長們就要注意觀察,别錯過了寶寶身體發出的信号。
寶寶具備自主入睡能力的表現,寶媽們對照一下1、睡前會“吃手”
平時寶寶家長要注意留心寶寶的小動作,開始吃手時,看看寶寶是不是困了。
如果很多次都是困意來臨想睡覺,就說明此時的寶寶已經有自主入睡的意識了,因為他開始嘗試着自我安撫。
家長一定要把握機會,及時練習和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習慣;
2、吃手後喜歡再翻個身
此時的寶寶喜歡嘗試各種動作,不僅會吃手玩,還會在吃手後來個翻身,這就說明寶寶可能已經進入自主入睡階段。
此時家長就不要輕易地把這套動作歸到寶寶想玩耍的系列裡了,其實是寶寶想要睡覺了。
而且你會發現,通常這套動作下來,寶寶入睡的時間因此也會變得長一點,但無論如何要有耐心一點,不要輕易打攪,隻需要保護寶寶的安全即可。
3、吃手後還要哭鬧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不要急呀,更不要立馬喂奶。
可以細細想一想,寶寶什麼時候吃過奶,是真的餓了還是不舒服?先不要着急将寶寶抱起來哄,稍稍觀察兩分鐘,讓寶寶有個自己适應的時間,很可能一會兒他就自己睡着了。
知道寶寶進入自主睡眠階段後,該如何引導寶寶學會并适應自主入睡呢?這也是有技巧的。
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入睡?第一步:建立喂奶周期
一般來說,月子裡的寶寶每兩個小時喂一次奶,但鑒于個體之間存在差距,建議寶媽們先提前觀察并記錄寶寶當前的吃奶周期情況。
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規律,可以先從兩小時開始,前後都留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作為彈性執行計劃。
這樣的情況持續3、4天左右,就可以開始對半個小時的彈性時間進行縮短,逐漸微調到你期望的作息時間表。
這樣就可以發現哪些哭鬧不是因為餓了,找到根本原因,比如尿布濕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就能夠高效安撫寶寶,并且不打亂喂奶習慣。
第二步:建立睡眠儀式以及晨奶和睡前奶的作息
白天的喂奶形成規律之後,就要把重點放在晨奶和睡前奶上了。這兩點做好了,能為以後寶寶自主入睡打下堅實的基礎。
和上一步一樣,晨奶和睡前奶也可以設定一定的時間彈性,不必完全固定在某個時間,等寶寶漸漸适應後再微調就好。
至于睡眠儀式,要結合家庭的具體情況。
大人的睡眠儀式一般是洗澡刷牙洗臉,寶寶可以是睡前奶過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洗個澡、做撫觸、換紙尿褲,然後打開小夜燈、拍拍哄睡。
睡眠儀式最重要的是堅持,讓寶寶了解當父母打開小夜燈,開始輕拍他的背,就代表要睡覺了。
PS:一定要注意,睡覺和睡前奶間隔開一段時間,不要讓他把睡覺和喝奶兩件事聯系在一起,可以擺脫奶睡的噩夢。
以上兩步說起來簡單,但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有困難的。比如如何延長寶寶的喂奶間隔這件事,就不簡單。
前期觀察寶寶的吃奶規律時,一定要做到讓寶寶每一頓都完全吃飽,否則結果是不準确的。
其次,根據寶寶的情況以及家長自己的需求,制定一張可行的作息表。
等孩子的作息能夠漸漸貼合制定表時,再慢慢培養孩子更長時間不吃奶的能力,畢竟寶寶每天都在成長,胃容量也在逐漸變大,這是貼合成長規律。
逐漸延長喂奶間隔,可以慢慢進入到下一個甚至是下下個作息計劃。
當寶寶的喂奶間隔足夠長,睡前奶吃得飽,晚上哭鬧醒了,家長能夠正确判斷他的需求給予安撫,而不是一味奶睡,寶寶自主入睡甚至睡整覺的習慣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道理很簡單,隻是需要寶媽們耐心執行,現在付出的努力,在看到寶寶的進步後都是值得的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