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是用來演奏音樂的,而是用來進行天文觀測的。為什麼叫天籁之音呢?就是因為音律也是來自于天地的。
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賈湖骨笛在當時的用途呢,主要不是用來演奏音樂的,而是用來觀測日影,确立節氣的。
把骨笛跟叉形器這樣組合起來,骨笛的用途就很明顯了,它們其實起到了,類似圭表測量日影的作用,當陽光照射到骨笛上,不同的笛孔,就代表着不同的節氣。
在周髀算經,陳子模型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冬至夏至,觀律之數,聽鐘之音。這一論斷告訴我們,曆法和音律是同根同源的。
古人在創建太陽曆的同時,又劃分出五音六律。
五音對應十月太陽曆的五行,木行角,火行徵,土行宮,金行商,水行羽。這是黃帝内經中的解釋。
六律對應太陽曆的十二月,一月一律,十二月十二律,禮記和呂氏春秋中,都有記載。
在先秦典籍中,曆律同源的記載處處可見,比如:淮南子天文訓當中,以北鬥星的鬥柄論24節氣,以24節氣論十二律,24節氣與陰陽十二律對應關系,整理在了一張表格上,來看一下。
節氣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十二律 |
黃鐘 |
應鐘 |
無射 |
南呂 |
夷則 |
林鐘 |
蕤賓 |
仲呂 |
節氣 |
谷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十二律 |
姑洗 |
夾鐘 |
太簇 |
大呂 |
黃鐘 |
大呂 |
太簇 |
夾鐘 |
節氣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十二律 |
姑洗 |
仲呂 |
蕤賓 |
林鐘 |
夷則 |
南呂 |
無射 |
應鐘 |
明朝世子朱載堉,用橫跨81檔的特大算盤,進行開方計算,證明了十二律的均等性和循環性,稱為“十二平均律”,是當今世界采用的音律标準。後來十二平均律被傳教士通過絲綢之路,帶到了西方。如果把巴赫稱為鋼琴之父的話,朱載堉便可以稱為鋼琴之祖了。
朱載堉所著的,曆律融通一書,将24節氣與十二律,與64卦相對應,對應關系如下。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冬至 |
黃鐘 |
益卦初九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大寒 |
大呂 |
益卦六三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雨水 |
太簇 |
益卦九五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春分 |
夾鐘 |
震卦初九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谷雨 |
姑洗 |
震卦六三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小滿 |
仲呂 |
震卦六五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夏至 |
蕤賓 |
恒卦初六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大暑 |
林鐘 |
恒卦九三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處暑 |
夷則 |
恒卦六五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秋分 |
南呂 |
巽卦初六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霜降 |
無射 |
巽卦九三 |
節氣 |
十二律 |
64卦 |
小雪 |
應鐘 |
巽卦九五 |
我個人是不懂音律的,這一期文章也是想通過先秦的典籍,和出土的文物,來對我們的文化脈絡進行梳理,然後分享給大家。了解天文曆法呢,可以讓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抓住主要脈絡,把典籍中的思想可以串聯起來。如果說典籍是珍珠的話,那麼天文曆法就是把珍珠串聯起來的那根線。因為古人就是用天文曆法,創建了我們華夏文明。
我是劉書明,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