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 記者 彭怡郡
躲在樹枝上的蟬。記者 陳理傑 攝
蟬喜歡紮堆‘唱歌’,好像在比誰的嗓門大。記者 陳理傑 攝
廈門入夏了,蟬鳴不斷,深更半夜亦不停歇。有讀者反映,"我們以前住在農村裡,白天才能聽到蟬鳴,夜間則聽不到蟬鳴。為何現在廈門街頭巷尾小區樹林裡,卻蟬鳴不已?"為此,晨報記者請教專家,為您解開夜半蟬鳴的秘密。
蟬鳴交響,從早到晚不停
盛夏來臨,正是蟬兒肆意鳴叫的時候。但實際上,今年 6 月上半月,廈門雨水頻頻,氣溫起伏不定,幾乎聽不到蟬鳴。直到 6 月下旬,氣溫回升,不斷創下今年以來新高,于是,蟬鳴交響曲此起彼伏。不少市民表示,今年,蟬叫得晚,聲音卻格外大。"你聽,從早上 5 點開始,蟬就叫個不停,攪了我的好夢。"家住石亭路的市民張女士說道。張女士家窗外有幾棵大樹,天剛蒙蒙亮,就有蟬開始鳴叫,一直到夜間都不停止。
家住仙嶽路的王女士也覺得今年的蟬鳴似乎更聒噪。"我經常去仙嶽山上散步,路過樹木茂盛的地方,蟬鳴聲格外響亮,吵得我連别人說話都聽不見了。蟬鳴單調,紮堆‘唱歌’,好像在比誰的嗓門大。路過的時候,我經常捂着耳朵快速通過。"王女士說道。
觀察蟬鳴的情況,市民張先生還有了這麼一個疑問:"小時候住在農村裡,夏季晚上一般是聽不到蟬鳴的。但為何城市的夜晚蟬鳴聲仍然不停呢?"
蟬兒蟬兒,為何喜歡鳴叫?
想要解答夜半蟬鳴的疑問,首先要從蟬為何鳴叫說起。
集美大學水産學院教授王國棟介紹,會鳴叫的隻有雄性蟬,雌性蟬的樂器構造不完全,是不能發聲的。雄蟬鳴叫的原因,是為了吸引雌蟬前來交配。據了解,蟬的發音器在腹部,像蒙上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于蟬的鳴肌每秒能伸縮約 1 萬次,蓋闆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到共鳴的作用。
廈門最常見的蟬叫黑蚱蟬,一般有成人大拇指大小。在山地公園附近還能看到蟪蛄,其身呈灰色,個頭較小,大約有無名指那麼寬。此外,在島外還有草蟬、斑蟬等。不同品種的蟬個頭、花紋都不同,叫聲也不一樣。黑蚱蟬整個白天都在鳴叫,叫聲持續較長,蟪蛄大都傍晚時鳴叫,聲音較為短促。
影響蟬鳴的因素是什麼呢?王國棟認為,溫度和光線皆有。蟬在地下是若蟲,羽化成蟲後破土而出,才開始上樹鳴叫。在地下時,雖然無法感知光線,但可以感受到外界的溫度。外界到達一定溫度,蟬儲備能量發育完成後,才會破土而出。"今年蟬推遲‘登場’,主要是受天氣影響。氣溫高,特别是雨後,土質松軟,蟬容易爬出來。相反,如果幹旱,土質很硬,對蟬‘出土’較為不利。今年夏季前段時間,氣溫較低,蟬成蟲的時間推遲了約 1 個月,所以蟬鳴也推遲了。"王國棟說道。
夏夜絕唱,原為兩相交歡
蟬鳴實際上就是蟬一生的絕唱。當雄蟬與雌蟬交配後,它的使命便完成了,生命也随之終止。也就是說,雄蟬的壽命隻有 1 個月左右,它們希望盡快完成交配産卵的任務。而當蟬出土後,外界一般保持在較高的溫度,王國棟認為,這個階段影響蟬鳴的因素主要和光線相關。"蟬可以短距離飛行,白天雄蟬鳴叫就是為了精準地尋找交配對象。晚上光線弱,雄蟬無法定位雌蟬的位置,所以就不鳴叫了。但城市夜晚光線充足,再加上蟬的視覺較為敏銳,這讓它錯以為還是白天,可以尋找到交配對象,因此鳴叫不停。"
蟬叫聲過吵,是否有辦法解決呢?有的地方曾通過捕捉,或是噴灑農藥等方式減少蟬的數量。但是,蟬可以飛行 300 米— 1000 米,蟬鳴聲可傳送 50 米— 100 米,即便是在樹木很少的地方,也可呈現 3D 立體環繞的蟬鳴聲效果。就算捕捉或殺死一定區域内的蟬,其他地方的蟬很快又會飛過來。
據了解,蟬喜歡栖息的樹多為闊葉樹種,比如苦楝、椿樹、楊樹、柳樹、果樹等。蟬不喜歡栖息針葉林如松樹、柏樹,以及單子葉植物如棕榈科的大王椰和槟榔等樹種。雖然蟬會吸食樹的汁液,但這一過程對樹木影響不大,而且一棵樹上蟬數量也不會太多,對樹木生長基本沒有危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