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花呗還清了嗎?雙十二的包裹收到了嗎?
在互聯網上“買買買”的同時,假貨、商品受損、退換貨運費糾紛……
這些問題也開始困擾到越來越多的人。
正因為如此,退貨運費險等保險産品開始悄然走紅,但這類保險也出現了不少投訴糾紛問題。
退貨運費險的正确打開方式,究竟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少賠、拒賠讓人上火
“退換貨可自動理賠”“對商品材質有異議,可申請第三方免費材質鑒定,如材質不符可獲兩倍賠付”……在各大電商平台,退貨運費險、正品保證險已經成為商品寶貝詳情頁的一大宣傳點。
據了解,為了增加購買率,不少商家都主動向消費者贈送退貨運費險等保險保障,不少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購買商品時,也會傾向于挑選有保險保障的商家,有的消費者還會自己掏錢購買。但一些消費者反映,在理賠環節遭遇賠付金額不足甚至拒賠的情形。
上海的蔡明近日在淘寶上購買了幾雙鞋子,商家贈送了退貨運費險。但是退換貨的時候蔡明支付的運費為39元,獲得退運險的理賠卻隻有15元。客服告訴蔡明,退貨運費險的賠付額度是系統根據買賣雙方的地址距離寄送1公斤快遞需支付的費用來計算的,是一種補償性質的保險,不是全額理賠運費的。“雖然金額不大,但心裡覺得不舒服,購買前也沒提示理賠金額可能不足。”
近期,北京銀保監局也通報了一起消費投訴:消費者陸某投訴,反映其在某網購平台購物過程中購買了退換運費險,收貨後陸某發現商品與賣家描述不一緻,與賣家協商一緻退貨,由保險公司承擔運費賠付責任。但由于商品尺寸較大,陸某實際支付運輸費用較高,保險公司實際理賠金額無法全面覆蓋運輸費用,因此向北京銀保監局投訴,要求保險公司補足差價。
北京銀保監局表示此投訴事項屬于合同糾紛,經北京銀保監局指導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合同糾紛調解委員會介入調解,最終投訴人與保險公司達成一緻,并撤訴。
退貨運費險的正确打開方式
近年來,退貨運費險、正品保證險等消費型保險發展迅猛。投保便捷、保費低廉等特點,讓這種短平快的互聯網險種受到了網購消費者的青睐。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去年第一季度,退貨運費險簽單件數就達20.02億件,增長73.39%,但相關保險的投訴同樣較為突出。從監管機構通報的情況看,銷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義、理賠條件不合理、拒賠理由不充分等是投訴集中反映的問題。
以消費者熟知的退貨運費險為例,不同于傳統保險産品,退運險從投保到理賠都是在線完成,理賠金額也是系統自動審核生成。由于大部分都是商家投保,消費者網購時會自動默認贈送,因此頁面上并無任何的保險條款告知詳情,這也導緻了不少消費者并不知道退貨運費不會全額賠付。
由此,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廣大消費者:
1.了解購買需求。消費者理性判斷是否需要購買退換貨運費險,消費者每一訂單均有對應的保險,應根據選購商品判斷是否具有退換貨風險,比如,多次購買類、日常生活類、高品質類等商品相對不易出現退換風險,消費者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購買。
2.合理比價。退換運費險的保費與實際訂單内容、消費者等挂鈎,理賠額度根據買家的收貨地與賣家退貨地之間的距離來判斷賠付額度,一般最高限額為18元。消費者可通過計算實際保費與理賠金額的差價,以及理賠金額是否覆蓋實際運費,選擇是否購買。
3.明确保險責任範圍。消費者應重點關注保險合同中的保險範圍和免責條款,防範出現合同約定的免責情況。通常導緻無法理賠的原因包括買賣雙方未能達成一緻的、超過保險期間以及因承運方的責任導緻損失等情形。
4.了解投保和理賠流程。确定購買保險後,消費者應确認投保成功,避免因未繳費成功等原因導緻保單未生效。發生理賠事項後,應及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并履行相應手續,如:填寫退貨快遞單、退貨事由等,保證及時得到賠償。
應建立保險服務長效機制
從幾年前推出的退貨運費險,到如今網購消費保險已經覆蓋了質量、價格、物流和商家經營保障等全鍊路環節。專家表示,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的趨勢下,退貨運費險、正品保證險等消費保險是互聯網經濟的一道風險保障。在互聯網投保、理賠的機制下,應建立規範完善的保險服務長效體系,同時消費者也應在投保前認真了解保險條款,避免理賠糾紛。
記者從相關保險公司獲悉,如今的消費保險種類,已經從最開始的退貨運費險1種,擴充至2018年的約70種。同時,大量互聯網消費用戶也被培養成了“新保民”。
文章綜合自新華社
編輯 房文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