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人物陷入沼澤或者泥沙而救援困難的畫面,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爬雪山過草地時,也有人因深陷泥潭而失去生命,濕地中有沼澤,同時沙漠中有流沙,它們都因吞噬生命帶給大家一種非常危險的印象。如果陷入沼澤和流沙,哪一個将會更危險?
沼澤和流沙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掉下去就上不來了呢?
沼澤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層土壤經常過度濕潤(沒有可以幫助進行固水的多餘的土壤),地表生長着濕性植物和沼澤植物,有泥炭累積或雖無泥炭累積但有潛育層存在的土地。沼澤是含水量非常大的細顆粒土質,掉下去以後會讓人窒息,如果掙紮就像在鑽井,會讓人更快陷下去。 而且使用的力越大,陷下去就越快,用物理原理很容易解釋。
流沙是大自然中的沙漠出現的一種土壤液化的現象。沙漠的下面其實還是有着深層的地下水,由于地下水在上漲的過程中,導緻了沙漠中的沙子的摩擦力逐漸地縮小了,所以沙子就逐漸形成了一種沒有附着力量的一些散沙。這一些散沙中的水分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逐漸就成為了流沙。人掉入流沙以後,流沙就會對人體下半部形成很大的壓力,讓人很難使出力來,即使大力士也很難一下子把受困者從流沙中拖出來。
如何避免掉入沼澤或者流沙呢?
如果看見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青色的泥炭藓或者水苔藓滿布地面,像地毯一樣,那必須繞道而走,因為這是危險的陷阱。流沙是一片潮濕的松散沙地,能吞掉一切重物,通常難以察覺,因為流沙上面可能覆蓋了一層看似堅實的幹沙。
在人迹罕至的沙灘或陌生的沙地上行走時,應該帶一根手杖或棍棒探路;同時,也可采用“投石問路”的方法。如果要走過布滿泥淖的地方,應沿着樹木生長的高地走。如不能确定走哪條路,可向前投下幾塊大石(投石問路),試試地面是否堅硬,發現不對勁,立馬繞道而行。
如果不幸陷入沼澤或泥沙,該如何自救呢?
行走過程當中一旦發覺雙腳下陷,應該立即把身體後傾,而後輕輕跌躺在地面上。跌下時盡量張開雙臂以分散體重,這樣可使身體浮于表面。最好不要脫下背包或鬥篷,或可增加浮力。移動身體時必須小心謹慎,每做一個動作,都應減緩讓泥或沙流到四肢底下的時間。急速移動隻會使泥或沙之間産生空隙,把身體吸進深處。如有人同行,應躺着不動,等同伴抛一條繩子或伸一根棒子過來,拖拉自己脫險。倘隻有自己一人,朝天躺下後,輕輕撥動手腳,用背泳姿勢慢慢移向硬地。如身旁有樹根、草叢,可拉它借力移動身體。不要慌忙,移動數公尺,也許得花一個小時。當你疲憊時可伸開四肢,躺着不動,這個姿勢會保持身體不沉下去。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也見不到一次沼澤或者流沙,但是又說不定哪天來一個“跟着貝爾去冒險”呢?具備一些野外生存的常識,也是有益無害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