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登楊梅山頂記

登楊梅山頂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7 02:06:34

“因為山就在那裡!”

1924年6月8日在第二次沖頂珠峰時壯烈犧牲的英國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生前在回答記者“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簡潔而又豪邁的回答,影響了數代極限運動和登山運動的後來人。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豪邁,激勵無數人毅然決然地邁向征途,往山的更高處走去……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1

硬币總是有兩面,可以是堅毅和榮光,也可以是失敗和悲傷,對于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和專業指導,一味憑借個人愛好和興趣去追求所謂的刺激和征服,是萬萬不可取的,不僅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悲傷,也耗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有許多人可能不理解耗費資源,當你在高海拔原始山體遇險的時候,沒有任何機械可以上去,特别是遇上極端氣候,更是讓救援力量也無能為力。

很久都不寫文字了,但是五一從太白上回來後,就聽到了多起穿越者在太白山遇難的消息,就在前天,白銀山地百公裡越野賽更是傳來172人參賽,21人遇難,8人至今在醫院救治的噩耗。導緻悲劇的原因絕大多數是高海拔地區的失溫現象。因為5月3日上太白山時,親身體驗了山上氣候變幻的無常,所以也特别想把自己的經曆寫下來,登山,可以是愛好,但不要輕視任何一座山,否則你走上的可能就是一條不歸路。

關于太白山,在陝西的每個人都很熟悉,但絕不是每個人都登頂過。這座青海以東海拔最高的山,以終年積雪而聲名在外,其中從鳌山到太白山的穿越路線,更是被國内的穿越愛好者作為至尊路線奉為圭臬。我不是一個資深的驢友,最多算個登山愛好者,目的也無非是看個景,徒個步,離裝備齊全、露營遠征差十萬八千裡。但對太白山一直心心念念。十多年前也是一個假期,突發奇想,要去登太白山,背了一個背包,帶了一點幹糧,穿個短褲短袖就去了,到山腳下,被當地人無情地嘲笑,悻悻而歸。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2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3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4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5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6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7

登楊梅山頂記(登太白山記)8

第二次去太白山,也是興之所至,坐着纜車,一站到天圓地方,在山上領略了雲海盛景之後,興緻勃勃地開始了高山徒步,奈何在往大文公廟的途中,遇到大雨,同行友人執意返回,所以也沒有走多遠,但已經被眼前一日四季、雲海積雪的美景所傾倒,于是心裡默默地許了個願,下次一定要鄭重地選個日子再來,徒步大爺海,登頂拔仙台。

今年的五一五天假期,正好能有時間,五月一号過完就想圓自己登太白山的夢,可惜五月二号起來突然降溫了,天冷風大,而且從中午開始又下起雨了,想想山上溫度會更低,于是隻好作罷。晚上冒雨從藍田回來。踏踏實實的睡了個好覺,早上起來躺在床上就開始想今天去哪裡,看看天氣預報下午天氣就會好轉,第二天還是個大晴天,于是斷然決定去太白山。

起床匆匆忙忙的開始準備,主要是厚衣服和食物,當然準備的越充分越好,但也不敢負重太多。十點半左右從從西安出發,走的時候,天氣還有點小雨。阿房宮上高速,一路沒太堵,但是路上車很多,速度也快不了,12點20分到山腳下,服務中心的停車場已經進不去了。路邊也停滿了車,在景區附近的一個院子裡停了車,趕快往售票處走,一出大廳,排隊的人就烏泱烏泱的,看看時間已經一點多了,心中不由得有點着急,因為按照計劃,今天要徒步到大爺海,第二天登頂拔仙台的。但是五一的景區,完全不可能快速登頂,隻能一個景點一個景點的随着人流,一路狂奔。需要說明的是,此時陽光燦爛,天氣晴朗,一派夏日風光。

好不容易來到天下第一索道,剛到門口,就有山上下來的人說,不要上去了,山上全是大霧,能見度不足五米,而且特别冷。進到大廳裡,工作人員也開始用廣播提醒,山上大霧,能見度有限,請大家考慮是否乘坐索道上山。此時,大多數遊客依然排隊購票,畢竟大老遠的來了,不上山有點說不過去,至于我,更不用說了,目标直指大爺海,此刻,大廳電子屏上不斷地閃現着太白山上的絕美風光,特别是大爺海,一片碧波,好似一塊渾圓的藍寶石,鑲嵌在大山之巅。那不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嗎?

纜車在快到山頂時,所有的人才發覺霧大到什麼程度,用伸手不見五指去形容也不誇張。下纜車後,一出大門,一股寒風撲面而來,所有人不由得打個寒噤,冷!

因為着急按計劃趕路,所以我基本上是一路小跑,當到了小文公廟站的時候,剛過了四點,工作人員已經嚴禁前行了。此時山上大霧彌漫,寒氣逼人,要麼住到小文公廟,第二天去大爺海,要麼就此下山。就在這躊躇之間,卡口前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如果晚上住到小文公廟,第二天的路程勢必壓力會非常大。此時已經有人趁着大霧繞到後面穿越過去,我猶豫了一下,看着伸手難見五指的大霧,還是沒有冒險。在門口足足呆了一個多小時,想想已是第三次來了,不能再留遺憾,最後還是決定當晚住下來,第二天出發去大爺海。

1人100塊錢,一個大通鋪,本來以為晚上人少可能會寬敞點,可是沒想到人巨多,大多數是大學生,放假紮堆來爬山的,小夥子們一個個坐在那裡神采飛揚、指點江山,仿佛一點不覺得累,年輕真是好。安頓下來之後,就到旁邊的餐廳去吃飯,人不多,吃了一碗20多元錢的噪子面,真是索然無味,但總歸是點熱乎東西。吃完,又去外面看了一下,依然是大霧彌漫,可氣溫卻明顯的降低了。沒有别的事做,就想着早點上床,養精蓄銳,明天天一亮就出發。上床才真正體會到了住宿條件的艱苦,大通鋪上擠得滿滿當當,平均一個單人床位置要擠下兩個人,稍微一側身,再想躺平就不可能了,一屋子的嘈雜聲混雜着各色氣味兒,伴随着近乎包漿的枕頭被褥開始睡覺。盡管難熬,也隻能熬着,此時,外面的山風刮的愈發厲害了,窗戶外發出各種各樣的怪叫,但願明天會是個好天氣。

迷迷糊糊中,聽見有人起床了,一看表剛過五點,趕緊也收拾起床,出去一看,果然不負所望,天氣非常好,昨天的濃霧消散殆盡,旁邊的幾個大學生們已經歡呼雀躍着拍照打卡了。不知道是因為對未知探索的好奇,還是對即将開啟旅程的向往,盡管隻是三四個小時左右的低質量睡眠,但還是一點不感覺累,收拾好東西,灌滿了開水,踏上了前行之路。從小文公出發的這一段路之前走過,基本上走得很快,過了第一個轉角,就看到了遠處的雪山,據說那就是拔仙台,太白山最高峰。興奮的在這裡拍照打卡。從小文公到大文公的路相對來說比較平坦,說實話走的飛快。在大文公休息站,短暫的停留了一會,屋裡滿是遊客,大家在這裡簡單的補給、休息,打電話,據說整個太白山,隻有在這個院子裡的某個位置有細微的信号,所以打電話的人也比較多,時值中午,陽光正好。

真正的考驗在大文公之後,休息好繼續前行的時候,路就遠遠沒有那麼好走了。3000多的高海拔、陡峭的坡度、刺骨的寒風,幾重因素交織,讓後面的路變得非常難走。在行進的過程中,看到好多瑪尼堆,掏出手機準備拍照,但裸露在外的手指,瞬間就感受到寒風吹過刺骨的疼,,腳下全是冰雪凝結的冰花,誰能想到這是五一的天氣,誰能想到山下是短袖T恤,綠水青山,這就是太白山。

走得慢,但休息的時間很少,一路奔襲,從早上5點多小文公廟出發,将近12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爺海。與想象中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的高原湖泊不同,此刻的大爺海冰層覆蓋、冰霜遮面,完全不是山下宣傳片中汪汪一碧的奇秀景象,沒辦法,雖然沒有看到神往中的大爺海,但總算是到了地理意義上的大爺海。在湖邊上坐了一會兒,平複心情、若有所思。湖邊上的活動闆房裡,一些驢友們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再次出發,據他們說,這裡不過才是起點,他們要去往二爺海、跑馬梁等更遠的地方。因為之前已經了解了多起山難事故,又是獨身一人,斷斷不可能前往未開發區域。擡頭看了一眼拔仙台,心想登上這裡,也就算此行圓滿了。

休息好了之後,繼續往拔仙台方向走,從大爺海西邊的一條小路往上,看起來并不高,不過十分鐘的路程,但讓我想不到的是,路竟然特别滑。由于并沒有野外登山的經驗,也從來沒有登過如此拔高的山,所以準備工作幾乎是一片空白。沒有手套,也沒有登山鞋,沒有手杖,幾乎是赤手空拳來爬山。在登拔仙台短短的一小段路上,亂石嶙峋、冰天雪地,再加上海拔較高,感覺身體極度疲憊,有好幾次差點滑倒。在登高了200米左右後,眼看着就要到達拔仙台,但還是果斷決定後撤,因為害怕此刻腳受哪怕一點點傷,也會增加很大下山的不确定性,來的路上已經體會到了路途的艱辛險阻,如果崴腳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沒有人會幫你,畢竟後面還有四五個小時的路程要走,下山後,還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返回西安,堅決不能冒險。在下山的路途中,回望了一眼拔仙台,高聳入雲、壁立千仞,心想放棄了拔仙台,也是給下一次的再來留下點念想,生活中的每一次圓滿,都是由前期的不圓滿激勵的,所以沒關系,拔仙台,下次再見。

下山,并不見得比上山容易,因為上午消耗了太多的體力,返回的路上格外的疲憊,幾乎五分鐘就要休息一次。此間遇到許多上山的小孩子,真的很佩服他們的體力,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哭鬧,家長也無能為力,對于這座山來說,負重前行,太為難。

下午四點左右,終于下山。坐在出山的大巴車上,既有完全經略太白山後的歡愉,也有一絲絲的遺憾,總是想要是能再堅持下,登頂拔仙台豈不更好,但是哪能事事如意,領略了太白山的四季轉圜和雄渾壯美不也是一種收獲嗎?

是為記!

2021年5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