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水浒傳》中為數不多的主要人物之一,林沖的一生無疑是悲劇的。最初,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妻子賢淑,家庭和諧;後來,妻子被高衙内調戲,好友陸謙背叛,連太尉高俅也設計陷害。即便被發配到滄州,高俅依舊沒放過林沖,野豬林和草料場,林沖兩次遇險,幾乎死于非命。總之,林沖一步步被逼上絕路,最後才不得不殺人并上梁山落草。
但相比其他好漢而言,林沖連落草為寇都不順利。
林沖去梁山時,帶着柴進的舉薦信,他本人也殺了陸謙、富安和差撥,按說他原本都可以順利入夥梁山。但是,王倫卻一再刁難林沖,先是以梁山地方小容不得英雄為理由阻止林沖落草,後來又讓林沖立“投名狀”。
當林沖與楊志激鬥而不分勝負時,王倫才勉強同意林沖落草,林沖這才坐上第四把交椅。
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之後,因為事前敗露,不得不去梁山躲避。王倫一如既往,找出各種理由不讓晁蓋等人加入梁山。林沖實在看不過,于是火并了王倫,并推晁蓋為梁山寨主。
央視水浒王倫形象
很多讀者認為,林沖走投無路之際,王倫收留了林沖,但林沖不念恩情還就殺了王倫,是忘恩負義。也有讀者認為,梁山是王倫開辟,是否收留林沖都是王倫的權利,收留是情分,不收留是本分,不管如何,林沖都不該殺王倫,更何況王倫已經收留林沖。
那麼,王倫究竟該不該殺?林沖火并王倫算不算忘恩負義?接下來,個人以原著為基礎,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兩個問題。
一、梁山所屬權問題
王倫本是落地秀才,算得上能文能武,但是沒有多大本事。因為考不上功名,又不甘心被貪官惡吏驅役,所以王倫和杜遷到梁山泊落草。之後,宋萬、朱貴等人也相繼投奔,且招攬了大約七八百人,梁山泊也因此壯大,官兵也不敢直撄其鋒。
可以說,王倫、杜遷等人,對梁山有開辟之功。後來宋萬戰死,宋江也為之哭泣,認為“當初梁山泊開創之時,多虧此人”。
央視水浒杜遷、宋萬形象
但問題是,梁山泊被王倫開辟,就能算是王倫的地盤嗎?
1.柴進、王倫與梁山關系
從原著來看,王倫隻是個窮秀才,當初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所以才會去投奔柴進。這樣的人,哪裡有錢财去開辟梁山,打造三關,解決梁山最初一批人的吃喝住用?所以,王倫是得到了柴進的資助,且這筆資助不菲。
正因如此,所以柴進說王倫等人與他交厚。
事實上,沒有柴進的資助,王倫、杜遷等人可能都活不下去,更别說開辟梁山了。所以,王倫不肯讓林沖入夥時,朱貴說“且柴大官人自來與山上有恩,日後得知不納此人,須不好看”;杜遷則說“日前多曾虧了他(柴進)”“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的我們忘恩背義”;而宋萬也說“見得我們無義氣,使江湖上好漢見笑”。
從這三個人的話中也能知道,柴進對梁山有莫大的恩情,這種恩情大到不能拒絕,一旦拒絕就是忘恩負義。
央視水浒柴進形象
柴進幫助了王倫,又資助他許多錢去開辟梁山。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柴進才是梁山真正的東家,他相當與梁山董事長,不過沒有出面,隻在幕後,算是大股東;而王倫不過是替柴進管理梁山,表面上是寨主,實際上隻是總經理而已。故而,梁山嚴格來說并不算王倫的地盤。
如果王倫是借柴進之錢開辟梁山,梁山才能算是他的地盤。這麼做相當于借錢開公司,盡管錢還是别人的,但公司卻是自己的,如此王倫才有絕對的話語權。
2.二龍山與梁山對比
當然,這麼說很多人會覺得牽強,畢竟王倫是一寨之主。其實,如果換個角度,同樣可以證明,梁山并非王倫的地盤。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土地,原本都屬于皇帝;如果不把梁山泊看成是王土,就是一塊江湖地盤,那麼這塊地盤屬于誰,就要看誰的拳頭硬了。這一點,我們看看二龍山的争奪就知道了。
央視水浒魯智深形象
魯智深被高俅所迫,楊志丢了生辰綱,兩人走投無路,在林沖徒弟曹正的建議下,兩人決定去搶二龍山。
二龍山本來由金眼虎鄧龍占據,魯智深要去投奔,被鄧龍拒絕,魯智深一怒之下還踢傷了鄧龍小腹。後來,曹正出計,魯智深、楊志等人直接就把二龍山搶占了。而在此之前,楊志得知二龍山時,第一反應也是搶過來。
曹正道:“……為頭那人,喚做金眼虎鄧龍。制使若有心落草時,到去那裡入夥,足可安身。”楊志道:“既有這個去處,何不去奪來安身立命?”
按一般人所想,二龍山屬于鄧龍,誰都不能搶。但從楊志的話裡可知,,在江湖人的眼中,誰的本領大,誰就可以搶占地盤,不管這塊地盤有沒有主人。畢竟,大家都是走投無路,天下不容,有個安身之處就會拼命去搶,誰還在乎這塊地有沒有主人,主人是誰?和平共存是最好的結果,否則必然火并。林沖與王倫是這樣,魯智深楊志和鄧龍亦如是。
央視水浒楊志形象
江湖之地,不是你先占據就會屬于你。
所以,王倫對林沖入夥梁山的請求直接拒絕,這才是忘恩負義,杜遷也說到了這一點。王倫顯然也明白,所以他不便直接拒絕,但卻依然讓林沖去殺人立投名狀。
退一步來說,即便梁山的确屬于王倫,他也應該給柴進一個面子。所以當王倫拒絕林沖入夥時,他自己也認為“隻是柴進面上卻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顧他不得”。
從這些就能證明,王倫的确該殺,林沖殺王倫并非忘恩負義。相反,林沖殺王倫,是替好漢除掉了一大害。林沖若不殺王倫,恐怕晁蓋、吳用等人無法在梁山落草,後來的宋江等人更不可能。
二、王倫其人究竟如何
王倫該不該殺,要看他的為人和作者的态度。
1.從原著看王倫
其實,從投名狀這一點來看,王倫也并非善類。所謂“投名狀”,就是殺人立據,這麼做相當于犯下死罪,不管之前是否清白,殺人之後都是死路一條。再看晁蓋和宋江,他們做寨主時,梁山就沒有這樣的規定。
央視水浒宋江、晁蓋形象
明明不需要,王倫卻非要再逼着走投無路的好漢去殺人,這才是濫殺無辜。
林沖初上梁山,曾看到梁山的規模,其中有一處描寫非常恐怖,堪比《西遊記》中的獅駝嶺。這段描寫有幾句如下:濠邊鹿角,俱将骸骨攢成;寨内碗瓢,盡使骷髅做就。剝下人皮蒙戰鼓,截來頭發做缰繩。
從“骸骨”“骷髅”“人皮”“頭發”可見當時梁山死人無數。當然,這話可能十分誇張,但我們仍然能看出來,王倫時代的梁山,是多麼可怕。這時的梁山,無異于“妖魔之穴”。如此環境下,說王倫有多善良,恐怕沒有說服力。
等到宋江做寨主的時代,梁山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環境了,取而代之的是“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從王倫時代的“妖魔之穴”,到宋江時代的“異姓一家”,這個過程,不僅是梁山環境的變化,實際上也是梁山好漢的蛻變。
所以,即便看王倫的為人,他也是該殺的。
央視水浒林沖形象
林沖火并王倫,并沒有做錯,更不是忘恩負義。如果林沖真的忘恩負義,恐怕晁蓋也不會信任、重用他,宋江更不會。但事實卻是,晁蓋、宋江對林沖極為推崇信任,曾頭市之戰、祝家莊之戰等,林沖都是重要戰将,無論是單挑、沖鋒,還是領軍破陣。
2.作者對王倫的态度
當然,評價書中人物,我們也要看作者的态度。那麼,作者對王倫什麼态度呢?書中其實也有明确說過。
第十一回,林沖上梁山後,王倫得知林沖本領高強,不顧柴進的恩情,要讓林沖下山。這時候,作者以一首詩對王倫和林沖進行了點評。
未同豪氣豈相求,縱遇英雄不肯留。秀士自來多嫉妒,豹頭空歎覓封侯。
央視水浒王倫形象
這裡,作者說“秀士自來多嫉妒”,其實就是說王倫心胸狹窄,容不下林沖這樣本領高強的好漢。
後來,王倫讓林沖納投名狀,作者又說“愁懷郁郁苦難開,可恨王倫忒弄乖”。一個“可恨”,足以說明作者對王倫的态度。王倫被殺之後,作者也借古人之言,說“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這也是說王倫心機很深。
另外,作者還附上了一首詩,算是對王倫的總結。
獨據梁山志可羞,嫉賢傲士少寬柔。隻将寨主為身有,卻把群英作寇雠。酒席歡時生殺氣,杯盤響處落人頭。胸懷褊狹真堪恨,不肯留賢命不留。
大意是說:王倫占據梁山卻沒有志向,嫉妒賢才又對志士傲慢,容不下其他好漢,還把天下的英雄當做仇人一樣對待。王倫這樣心胸狹隘,實在是可恨啊,他不容賢士之命,最終落得個小命不保。
央視水浒林沖形象
這首詩足以說明,在作者眼中,王倫這樣的人該殺,他的死是自己的問題,怨不得林沖。當晁蓋等人與梁山原頭領在梁山議定座次,作者還說“水浒請看忠義士,死生能守歲寒心”,對林沖等人予以盛贊。
綜上可以發現,無論是看王倫的為人,還是作者對王倫的态度,王倫都該殺,林沖所為是為好漢除害,算得上俠義之舉。
總之,無論是從梁山所屬權方面,還是從王倫為人、作者态度方面來分析,王倫都該殺,他的死都是咎由自取,林沖火并王倫并非忘恩負義。
參考資料:《水浒全傳》(明代楊定見修訂本,明代袁無涯刊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