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本周不斷接到熱線,反映大望路現代城有多家收藏品公司,圍繞老年人展開收藏品推介。以一家普通店月收入60萬元測算,年收入700萬;以大望路現代城不低于15家店計算,年收入一個億絕非天方夜譚,是騙子們的神奇銷售術澆灌了一棵棵有毒的發财樹。(8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從發禮品兌換券引誘老年人去領禮品開始,但凡老年人随着推銷員進入大望路現代城内,便不由自主地陷入多家“收藏品公司”精心設置的陷阱之中,進行所謂的收藏品投資活動。
投資者是清一色的銀發老人,投資顧問是清一色的帥哥美女。看似如家人般噓寒問暖,卻不知在這貌似親熱的交談中,老人的職業、收入和興趣包括投資經驗早已洩露。年輕的“收藏理财專家”,一會兒“熱情如火”,一會兒聲淚俱下,分工明确,每個環節和每句話都有固定程序和經典句式,按照程序和對象有條不紊地展開攻心工作,将老年人蠱惑得喜笑顔開,難以招架。投資回報率驚人的收藏品實則是騙子斂财的道具,已有很多老人一步一步入其彀中,乖乖地奉上一生積攢的血汗錢,數額從數萬元到數十萬不等。
近年來,虛假收藏品投資成為詐騙“重災區”,一些無良機構、人員專門盯上了老年人。相對而言,老年人信息處理能力比較弱,特别是突然獲取大量新信息的時候,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這就成為某些公司謀取不義之财的突破口。其次,人到老年容易産生“沒用”“被忽略”的沮喪感,特别希望在退休後花錢投資證明自己的能力,以獲得他人的贊許和關注。因此很多老年人在購買了這些收藏品之後,都不讓家人知道,期望到時候給人一種意外驚喜。然而,等到老人們血本無歸,發現上當受騙時,為時已晚。
讓人郁悶的是,北京大望路現代城并非個案,類似的案例全國各地都有,一些受騙老人上當報警的故事也非鮮見,然而這些公司仍然存在,有時就是換個招牌或換個地方。
有毒發财樹戕害老年人罪無可赦。老人們要加強學習,增強辨别是非能力,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嚴厲打擊詐騙犯罪,消滅一個又一個的“收藏陷阱”,強化監管,保護老年群體的合法權益。同時子女、社區及全社會都要關愛老年人,幫助他們拓寬社交渠道及投資渠道、疏解心結,提高老年人生活能力及反詐騙能力,老人們平安康順才是和諧社會的最美“夕陽”。
斯涵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