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閑逛,偶然看到在“知乎”和“百度知道”都有不少人在問“秘”和“密”兩個字的差别,這讓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大概四五年前,我教過一個性格特别執拗可愛的美國男生。他上了古代漢語課以後,開始對漢字的形音義産生了一種癡迷般的好奇,經常狂轟濫炸似的問我很多問題。
有一天,他有點悶悶不樂地來找我,告訴我一段故事:
周末他和中國朋友相約去玩兒“密室逃脫”的遊戲。在上網購票時,他發現一些遊戲室寫的是“密室”,還有一些遊戲室寫的是“秘室”。
他的“漢字病”立刻被誘發了。“秘密”這個詞他是學過的,可是為什麼有人寫“密室”有人寫“秘室”呢?他還進一步想到,“密”和“秘”有什麼區别?什麼時候該用“密”什麼時候該用“秘”呢?
他去問一起玩兒遊戲的中國朋友,得到的回答是:這兩個詞的意思一樣,就是秘密的房間。然後他受到進一步的“指導”:你管那麼多幹什麼?明白意思不就行了?專心玩兒遊戲!
可是那整個下午他都沒法專心了。他告訴我,玩兒遊戲的過程中,他一直心不在焉,腦子裡總是想着“秘”和“密”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必須說,他這種狀态真是一種病!不過這種病,我喜歡。
回家後他立刻查了詞典,不過結果讓他更糊塗了。詞典裡不但把“秘室”和“密室”兩個詞都收錄了,還有“密道”和“秘道”,“密境”和“秘境”,“隐密”和“隐秘”等一大堆既用“密”也用“秘”的詞。而且查着查着,又勾起了他更多的問題:到底是“揭秘”還是“揭密”?到底是“秘訣”還是“密訣”?甚至連“秘訣”和“絕密”這樣音近而意思完全不同的詞也被他列為一組,問:為啥一個用“秘”一個用“密”?
看得出來這些問題把他憋得難受,對着我連珠炮般的放出來後,他舒服了不少。我問他:“你既然去查了詞典,詞典裡是怎麼區别這兩個字的?”
他好像更生氣了,苦笑着搖頭:“沒有用,老師,一點幫助都沒有。”
我也立刻查了一下《現代漢語詞典》,得到的解釋是這樣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又要開始“黑”某些辭書了。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不過有時候真的忍不住。你說,對一個真心想學習“秘”和“密”的人來說,你把“秘”解釋成“秘密”,再把“密”也解釋成“秘密”,這樣真的好嗎?
其實,“密”和“秘”的異同是很明顯的。簡單說,是這樣的:
兩個字都是表示“不讓人知道”或“不能讓人知道”,這是它們相同之處,意義相近。所以它們可以組成聯合式的合成詞“秘密”。而區别主要在于:二者“不讓人知道”或“不能讓人知道”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
“秘”之“不讓人知道”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事物過于神異奇妙而讓人無法知道,或者說,因為過于神異奇妙而讓人無法理解,這就是“神秘”“奧秘”“詭秘”“探秘”的“秘”。二是因為事物的珍貴罕有而讓人無法知道或不能讓人知道,這就是“秘訣”“秘方”“秘籍”的“秘”。
排除以上兩種原因,為了保護隐私或其他原因需要遮掩而“不讓人知道”的,就要用“密”。這就是“密碼”“密談”“機密”“密信”“保密”的“密”。
除了這個最主要的區别以外,“密”和“秘”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區别。“密”一般都是用作形容詞,很少有其他用法。而“秘”除了主要用作形容詞以外,還可以用作動詞,如“秘而不宣”,這裡的“秘”就是指保守秘密的動詞;還可以用作名詞,如“不傳之秘”。用作動詞和名詞的“秘”,都不能用“密”替代。
知道了這些區别,那個美國學生的疑問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漢語裡确實有“密室”和“秘室”兩個詞,但意義不同。“密室”是不讓人知道的房間,而“秘室”是一個古語詞,它的意義有二,一是皇家的藏書室,二是帝王的内宮。這兩個地方當然都是神奇而珍貴之處,因此用“秘”。由此可見,用于遊戲“密室逃脫”的,隻能是“密室”,用“秘室”就錯了。同樣的,“密道”是不為人知的地道,而“秘道”是“秘術”,即神奇而珍貴的辦法;“密境”是不為人知的地方,“秘境”是神奇而珍貴的地方(一個軍事基地是“密境”,一個令我充滿旅行沖動的熱帶雨林是“秘境”)……
“揭秘”和“解密”意思當然也不同。“解密”是破解密碼或秘密,“揭秘”是揭示神奇珍貴的現象。所以“維基”網站當然隻能是“解密”而不能用“揭秘”。如果你看到一個網站的名字叫“揭秘”呢,大概率它是一個科普網站,專門揭示神秘現象的。
知乎上還有人問“秘書”這個詞的由來,其實就很簡單了。“秘書”本為皇家的藏書,古代求書不易,皇家藏書自然是神秘而珍貴的,故稱“秘書”,後來為了保管、整理“秘書”,又特設了“秘書監”這個官職,于是逐漸用于指管理文檔的人,這就是後來“秘書”一詞的由來。英文的“secretary”好像是遵循着同樣的過程從“secret”變過來的,很有意思。
再挖深一點,我們還要考慮,“密”“秘”的這種區别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也一說就破,因為“秘”的本字其實是“祕”。
“祕”字從“示”,本來就與神靈有關。《說文·示部》:“祕,神也。”可見“祕”的本義就是“神”,因此它可以用于表示“因神奇而不可知”,即“神秘”。“神奇”往往是因為“珍貴稀少”,司空見慣的事物當然談不上“神奇”,因此“秘”也由“神奇”而進一步表示“因珍貴稀少而不能知”,即“秘訣”“秘方”。再進一步發展,“秘”在古代甚至可以專表“與皇家有關的”,因為對普通百姓來說,皇家自然是神奇而珍貴的。我在陝西法門寺有幸見到傳說中的“秘色瓷”,這個“秘色”的“秘”,并不隻是指其制作方法需要保密,更多的是說這是皇家專用瓷器,神奇而珍貴。
而“密”字從“山”,本義與“山”有關,是指“幽深閉塞的山地”,由這個“幽深閉塞”的意思,進一步産生了“隐蔽、遮掩”的意思,于是也就産生了“被遮蔽而不為人知”的意思了。
如果從源頭來看,這兩個字的區别真是很明顯的。問題是,後來“祕”字被訛寫為了“秘”,其“神奇珍貴而不為人所知”的意思,就沒有那麼明顯了。一個小小的偏旁變化,就使得這個字的意思模糊起來了,給學習者造成很多困擾。
講完了秘密的故事,最後還是發點感慨:要準确地了解漢語字詞,“溯源”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有些同學往往因為覺得自己學的是對外漢語教學,覺得自己教的是現代漢語,就忽視對自己溯源能力的培養,這是不對的。教現代漢語的人,也要多研究古代漢語,隻有堅持去發現漢語的“秘密”,成為掌握“密碼”的人,你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漢語教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