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鬓毛衰。”
不論在哪裡,
方言鄉音根深蒂固,
随人一生。
身居異地,
聽到家鄉的
口音或土語,
親切感便油然而生。
而逢年過節回到家鄉,
被熟悉的方言土語
環繞的我們,
更是倍感舒适,
幸福異常。
當親朋好友
聚在一起時,
他們說的這些方言,
你能聽懂幾句呢?
肥西方言
01、回家篇
一年的盡頭又到了,你看着網上訂購好的車票,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回頭卻看到同鄉的工友正愁眉不展。你上前關心道:“做我們這行沒冬四夏的,難得過年回家聚一聚,你怎麼還抓眉格皺的?家裡有什麼沒安排好?”
工友擺手說:“家裡大事小事都安排得一戲(事)舞排,沒什麼需要我操心的。就是我一想到過年這人情往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心裡有點擔心。”
你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安慰了幾句。他的心情逐漸好起來,和你乒乓十五一頓收拾,把回家的東西都準備好,期待着放假那天。
方言小科普:
沒冬四夏:一年四季之意,用來喻指一年到頭。例句:“幹我們這行的,沒冬四夏都要在外面跑,很辛苦!”
抓眉格皺:眉頭緊鎖,喻人愁悶、厭煩的樣子。“抓”音為去聲,有“緊”意;“格” 當為語助詞。如:“這事問題不大,你不要老是抓眉格皺的樣子可好!”
一戲(事)舞排:一切就緒,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樣子。“戲”,諧音“事”, 本地方言口音往往[x][s]不分,二字同音。一台大戲排演就緒 隻等上演,故言。如:“老王就是停當,家裡家外、大事小事安排得一戲(事)舞排,井井有條。”
人情往費:人際交往之間的花費。本地十分看重人情,有“人情大似債,頭頂鍋蓋賣”之說。如:“一年到頭人情往費這(“這”方言音如“第”,後同)麼多,這毫(“毫”方言音如“高”,陽平聲,後同)工資哪有餘項。”
乒乓十五:動作很快、行動很大的一連串動作,往往有失細緻。如:“他上來就乒乓十五給他一頓打,也不問個青紅皂白。”
回家的那天,天氣晴光繞繞,你的心情也是萬裡無雲。你上了火車,旁邊坐着一個跟你相同目的地的人,你和他聊得忘天忘時,臨分别時還意猶未盡。
到了家門口,發現家中院子聚了一群親戚,蝦蟆咕噜(嘟)看到你都羞怯的稍微跑遠了些,躲在大人的背後偷偷瞄你。
你笑了笑,大聲吆喝着:“正好大家都在,我帶了許多年貨,就不一一送上門了,給你們三一三十一現在就分了吧!”
于是大家都圍上來,一時間熱鬧之極。
方言小科普:
晴光繞繞:大晴天。如:“今天一大早就是晴光繞繞的天氣,正可以好好幹活。”
忘天忘時:比喻不知不覺間忘記過了多長時間。
蝦蟆咕噜(嘟):本指“小蝌蚪”。亦用來代指小孩子們。本地亦稱小孩為“霞們”、“伢子”,用“蝦蟆咕噜”來形容孩子小且多。如:“他家一家蝦蟆咕噜,怎不窮!”
三一三十一:平均處理。如:“你們把這毫東西三一三十一都分了吧。”“十”為“剩”的音變,語源來自珠算除法口訣“三一三剩一”。
02、祝福篇
年夜飯終于端上桌了,這無疑是一年中吃的最熱鬧的飯了。大家族的人,老老少少都聚在一張桌子上,實在坐不下的,再分個小桌子,讓小孩們在小桌子上吃飯。
觥籌交錯,暖意重重,在大家都微醺之際,有能言善道的人站了起來,對着衆人舉了舉酒杯:“今天這大好日子,大家平時在外奔波,聚在一起都不容易,我來講幾句吉利話!百善孝為先,我就先祝在桌的老人們,新的一年身體依然紮紮杠杠的!”說完就把一杯酒幹了。
旁邊的人替他倒酒的動作不停,眼見酒都要漫出杯面了才停手。有人笑道:“看老王熱情的,倒酒倒這麼滿,等下端起來不得披披灑灑的!”
幾杯下肚,眼見着這個人搖搖晃晃,話都開始說不利索了,旁邊的人按下了他的酒杯:“看你跟能豆子一樣,不能喝還喝這麼多,歇歇吧!”
方言小科普:
紮紮杠杠:壯實、結實。紮,本地有結實之意,如“闆紮”;“杠”,取其堅實之意,凡杠都是堅實之木做成的。二字連在一起且疊用,強調了語氣。多用于對老年人的祝福。如:“祝您老人家年年身體都紮紮杠杠的!”
披披灑灑:容器裡液體裝得太滿滴出去,“灑”讀音如“色”。如:“酒杯不要斟的太滿了,免得一端就披披灑灑的。”
能豆子:對逞能的人或小能人的蔑稱。豆子圓而善滾,吵起來會蹦會跳,故以此為喻。元關漢卿雜劇中就有“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之語。實例如:“你真是能豆子!這事要你煩神嗎?”
03、拜年篇
大年初二,你們備上禮品,挨家挨戶到關系不錯的親戚家中拜年。一敲門,親戚家的小孩蹬蹬蹬就跑過來把門打開迎接:“大舅來啦!媽媽已經在燒飯啦,我給你們倒茶喝!”
你不禁笑出了聲:“你這小鬼神嗤鬼翻的,一年沒見更機靈了!”
東西放好後,你朝着廚房喊道:“大姐,我們來了!都看到你家茅台了,可不要惜疼護癢,等下拿出來喝啊!”
方言小科普:
神嗤鬼翻:謂小孩子機靈,有嗔怪意味;或謂不夠莊重。如:“你老大不小了,還這樣神嗤鬼翻的!”
惜疼護癢:左又舍不得右又舍不得,猶豫不決的樣子。如:“反正隻有一種選擇,就不要惜疼護癢了,快作決斷吧!”
吃完飯後,兩家人聚在客廳話家常,談到小孩子。親戚說:“聽講你家小孩現在在學英語話劇啊,能不能現場來一段?我想把我家小孩也送去學。”
你看了看自家的孩子,隻見他抿了抿嘴,有些畏縮地看着你。于是你笑道:“我家孩子和你家孩子同年相仿,怎麼差距這麼大。你們家孩子大大方方的,我家孩子就羞醜難面的,不敢在人前表演,就不為難他了!”
方言小科普:
同年相仿:年齡差不多。“仿”讀如“榜”。如:“一幫青年同年相仿,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羞醜難面:忸怩、害羞、怕醜,不敢出面的樣子。如:“孩子小,叫他到人多地方表演,還有點羞醜難面的,不好意思。
隻有肥西人才能掌握的方言土語,
是肥西土著的專屬情話密碼。
一聲聲,一句句,
都凝結着肥西人對故鄉的牽腸挂肚。
你覺得肥西哪一句方言最令你難以忘懷?
快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