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的正月十四同樣不是一個尋常的日子,這一天雖然臨近元宵,但依舊有着自己的特殊傳統。因為這天既是人皇伏羲的誕辰,也是“臨水娘娘”的誕辰。伏羲作為我們的人文始祖,他的誕辰自然免不了各種隆重的慶祝活動,舊時的人們通常在前一天晚上就要烹羊宰豬以及準備各種水果來為次日的祭祀活動準備祭品。待到子時,鄰裡鄉親便會朗讀祭文,随後朝拜,再給伏羲爺唱戲,耍社火。祈願人壽年豐。所有儀式完成後,便把貢品分給朝拜的人,寓意祖先賞賜歲歲平安。 而臨水娘娘的祭祀活動同樣非常隆重,作為古時難産婦女的保護神,在民間還有“順天聖母”的美稱,在沒有科學保護的古代,她成了産婦們重要的精神支柱。當然,除了傳統習俗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動外,民間最為普遍的還是慶祝活動以及飲食與各種忌諱。
八不做
正月十四不僅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佛教文化中,這一天還是“十齋日”之一。中國古代佛教将農曆每個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定為齋戒的好日子,認為這十天是定量諸罪輕重的日子。要是十齋日這天能夠在佛菩薩像前誦一遍地藏經并修八關齋戒,就能百由旬内,無災無難。而這裡的“八關齋戒”其實就是八個戒律,我們也可以理解成八個忌諱。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非梵行(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過午不食)、不香花曼莊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廣大床。按佛法所說,能夠受持八關齋戒的人所積功德達十二條之多。雖然這是佛家戒律,但對于我們常人而言,這些同樣是我們修齊家立業最大的障礙。總而言之,在修身這一方面,節欲是儒釋道以及普天之下萬千學派永恒不變的主題。
試燈
節日禁忌不免讓人低迷,節日顯然不能如此。作為臨近元宵的特殊日子,燈會無疑是最受歡迎的内容。我們大多隻知道元宵燈會,其實古代的燈會通常在正月十三便已經開始。為了保證元宵節當天能夠呈現人間最美的燈火,正月十四的試燈則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古時正月四十的街道上已經布滿了各式花燈,待到正月十五,大夥不約而同地一起點亮,千萬華燈璨若星河,歡聲笑語人間至樂,無怪乎總有神仙眷侶思凡下界了。
喝亮眼湯
亮眼湯不少人定然感到陌生,因為它隻在浙江會稽一帶較為流行。據說起源于宋朝,當時的元宵并不是正月十五這一天,而是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這五天都算是元宵節。而在正月十四這天晚上,當地百姓還将一種叫烏梓的野果撒在院子的角落,說是可以讓貓的眼睛變得更加明亮,讓老鼠的眼睛變瞎,從而使得糧食可以免受老鼠的禍害。後來人們不僅希望貓的眼睛變得明亮,也希望自己的眼睛也能變得明亮,便有了名叫“亮眼湯”的地方美食。寓意用雪亮的眼睛欣賞最美的燈火,收獲最好的心情迎接新年的開始。
食糟羹
我們都知道元宵要吃湯圓,其實還有一個在元宵節時特立獨行的地方,就是浙江台州。因為當地的元宵節就是正月十四,而節日當天并不吃湯圓而是吃糟羹。他們将糟羹分為鹹、甜兩種,在正月十四當天通常吃糊狀的鹹糟羹,而正月十五則吃類似于銀耳蓮子羹的甜糟羹。作為當地獨一無二的節日美食,與當地與衆不同的節日特征和内涵一樣讓人流連忘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