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了第一批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41款APP存在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為用戶賬号注銷設置障礙等問題。
在41款違規APP中,由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小米金融在列,被工信部點名賬号注銷難。
藍鲸财經注意到,在第三方投訴網站聚投訴平台中,關于小米金融的投訴集中于催收不當、提前還款收違約金、結清證明難開等問題。
例如一則投訴信息顯示,有用戶在2019年4月30日從小米金融獲得4000元借款,目前已還清但小米金融不給開結清證明,也很難銷戶,該筆借款出借方為新網銀行。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小米金融就曾鬧出“征信烏龍”。
今年5月,部分網友在微博和投訴平台反饋稱,自己在通過小米金融正常還款完畢的情況下,卻在14日收到民生銀行的逾期提示短信。短信内容顯示,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銀行将該筆貸款逾期相關信息報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随後,小米金融通過官方微博回複稱因小米金融與民生銀行對接系統因故出現異常,導緻少量用戶的還款信息未及時更新,公司與民生銀行已制定了解決方案,在30個工作日内恢複征信。
但6月15日,在征信烏龍鬧出的一個月後,聚投訴仍有用戶投訴稱還清了小米金融的貸款且未逾期,但在民生銀行的征信報告上還顯示未還,且顯示為呆賬。聯系客服反饋稱後台人員會處理,但處理了3個多月還沒有任何動靜。
小米集團從2015年開始涉足互金業務,在當年6月宣布成立小米貸款,9月正式上線,提供無抵押小額信用貸款,這也是小米金融的雛形。目前小米金融提供的服務包括活期或定期理财、小額信用貸款、保險等服務。
另外,小米集團的金融布局還包括第三方支付、商業保理、銀行等。小米與新希望集團、紅旗集團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内第三家互聯網銀行——新網銀行,持股29.5%。5月9日,小米金融和香港尚乘在香港聯合設立的虛拟銀行正式獲批。11月26日,重慶銀保監局公告,重慶農商行獲批參股設立小米消費金融,若小米消費金融順利獲批,小米也将拿下消費金融牌照。
小米集團三季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科技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币10億元,同比增加91.2%,主要原因是消費貸款業務的快速增長。
此前小米曾由于為“米粉”推薦的P2P平台暴雷被粉絲指責。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通過“小米運動”APP和小米VIP每日任務,用戶被導流至P2P平台,并且得到返利優惠。但在2018年雷潮後,小米推薦的諸多平台均出現提現困難、公告逾期、暫停運營等問題。目前小米已下架所有理财平台推薦。
(責任編輯:朱荻)
來源:互聯網金融電訊
作者:李覽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