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過
這句話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應該怎麼去教育孩子,或者更簡單一點:如何才能把孩子引上道呢?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好與壞,對與錯,美與醜,而作為領路人的父母則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美國著名教育專家,布魯爾·卡特就曾經說過:培養孩子,特别是對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系更為重要,孩子隻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會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那麼為人父母,又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讓他們勇敢地挑戰未來,走向成功呢?
其實,老祖宗早就給出了答案:
為人父母,訓子七不責
到底是哪七不“責”?
聽我給您掰扯掰扯,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當衆不責
很多家長就喜歡當着衆人的面,數落自己家的孩子,像什麼:
作業寫好了嗎?就出來玩?
像話嗎,爸媽掙錢養你容易嗎?
你看看人家貝貝成績比你好,現在還擱家裡看書呢,你這臉皮還真挺厚的?
......等等,請問如此正确嗎?
當衆不責
不要認為孩子小,就能肆意踐踏他們的自尊,摧毀他們的自信,如此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甚至是自卑,如此下去,長大了還能好嗎?
二,愧悔不責
喬治·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因讨厭鳥兒總是在院中停留,繼而産生難以清理的糞便,就手起刀落把父親最喜愛的櫻桃樹給砍了。
事後,情知釀成大錯的喬治·華盛頓,深感愧疚,在第一時間便向父親奧古斯汀·華盛頓承認了錯誤:
“父親,對不起,我把你的櫻桃樹砍了......那些鳥兒太可惡了,總是停在櫻桃樹上面拉屎,我一時沒忍住,便将它給解決了!”
然而,本以為會挨鞭子的喬治·華盛頓,最終等來的卻并不是奧古斯汀·華盛頓的嚴厲責罰,而是父親一句發自肺腑的由衷稱贊:
“好孩子,你的誠實讓我很欣慰,因為即使是一萬顆櫻桃樹也比不上一個誠實的孩子啊!”
愧悔不責
孩子犯了錯誤,如果自己知道錯了,這時候應該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别上去就是一頓臭罵,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反思,能知錯,那既然已經知道錯了,還這麼批評,反而會讓孩子更加難以原諒自己,久而久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就沒有了嗎?
三,暮夜不責
有的家長,在單位被迫加班到很晚才回來,回家後就把氣撒在了剛準備睡覺的孩子身上:
“作業都寫好了嗎,就這麼睡下了?”
而有的家長則更誇張,在外面喝得醉醺醺的,進門後拽起孩子就是一頓無緣無故的數落:
“老子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
暮夜不責
孩子都已經上床準備睡覺了,家長還訓他,最後就這麼哭哭啼啼地睡着了,試想如此不容易做噩夢嗎?長此以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與精神狀态嗎?
四,飲食不責
經常看見家長趁吃飯的時候罵孩子,甚至有些奇葩的家長還專門喜歡挑飯點罵孩子,不吃飯不開口,一到吃飯時間便開始上政治課,像什麼:
吃吃吃,就知道吃,一天三頓沒見你落下,為啥每次作業本就會忘家裡呢?
别挑三揀四,嫌肥愛瘦了,有的吃就不錯了,你若不學好,餓死的日子在後面呢。
吃飯這麼積極,怎麼學習從來沒見你這麼積極過?
......等等,總之,飯桌上不整點“威風”出來,都渾身不舒服。
對此,我特别喜歡《大宅門》中白景琦的老派作風:
“吃飯就是吃飯,哪那麼廢話,訓孩子滾屋裡訓去!”
飲食不責
孩子正吃着飯呢,家長上來就開始責罵,幾句話下去,這孩子還有心思吃飯嗎,這胃受得了嗎,長此以往對身體危害能不大嗎?
所以說,甭管多大的事,等孩子吃完飯放下碗筷再說,咱不急在這吃飯的功夫,您說是不是?
五,歡慶不責
大過年的,全家一起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地圖個喜慶,講個和諧不好嗎,可有些家長偏要沒事找事做,沒話找話說,盯着剛拿了壓歲錢的孩子就是一頓數落:
“記住了,這壓歲錢可不能白拿,明年若再考不好,咱走着瞧!”
你說說看,家長這叫辦得什麼事,說得什麼話,今年事今年做呗,扯明年幹嗎?
被您這麼一說,這孩子年還過得好嗎,這不等于給孩子添堵嗎?
換位思考一下,若是您的父母趁着大過年的時候數落你一句:
“臭小子,明年這錢還掙這麼少,就别回來過年了!”
試問,你會怎麼想?将心比心嘛!
歡慶不責
所以,在這種喜慶的時候,索性就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過個節吧,咱就别去做那破壞氣氛,潑冷水地掃興父母了,畢竟過節也就那幾天,你說是不是?
六,悲喜不責
孩子受了委屈,放聲大哭的時候,有些家長不但不安慰,還火上澆油的上去就是一頓臭罵:
“你個沒用的東西,哭什麼哭,不就那麼大點事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您可知道,孩子難過了想哭,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這時候的批評不但起不到任何壓制效果,反而是雪上加霜。特别是女孩,說不定還會記恨你一輩子。
悲喜不責
孩子哭泣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在旁邊說一些盡量讓孩子聽起來舒服的話,給他們勇氣,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知道沒有過不去的坎,趟不過河,如此才會讓孩子轉悲為喜,讓家長與子女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和諧,您說對不對?
七,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了,那是他們最脆弱,最需要得到安慰的時候,而有些父母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予關心,還不停的在一旁冷言冷語的責備:
“讓你多穿點衣服,多穿點衣服,就是不聽,現在好了,受涼了,能怨誰?活該!”
你說你這說的不是廢話嗎,孩子他們懂什麼,若是事先都知道了,還要家長幹嗎?
再說,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責怪又有何用,此時要做的,就是兩個字:關心,無微不至的關心,讓孩子早點康複,讓孩子知道什麼叫做父母之愛。
疾病不責
每個人都怕生病,也沒有人願意生病,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一樣,既然都無法避免,便就不要費那個口舌,您說是不是?
總評:
為人父母,訓子七不責:一,當衆不責
二,愧悔不責
三,暮夜不責
四,飲食不責
五,歡慶不責
六,悲喜不責
七,疾病不責
您覺得有道理嗎?
謝謝觀賞!
關注我,每天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