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選購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購買套機的基礎上添加其他鏡頭來彌補套機鏡頭的短闆,形成互補。比如尼康的D3000系列套機一般搭配18-55mm或者18-105鏡頭,如果購買者打算拍一些人物肖像可以在18-105的基礎上搭配DX35mm F1.8鏡頭或者AF 50mm 1.4D鏡頭形成風景人像都兼顧的效果。
如果旅遊比較多,那麼可以選配70-300mm長焦鏡頭搭配18-55mm廣角鏡頭達到長短都覆蓋的需求。
另一種則是直接購買單獨的機身,然後再搭配自己需要的鏡頭,這類人群一般是從事一段時間攝影,或者對攝影理解比較深刻,對自己的需求非常明确。
比如一般的室内靜物攝影,會用全幅高像素機身搭配定焦微距鏡頭,這樣的組合可以在室内相對狹小的空間内盡可能更多的展現被拍攝産品的整體以及細節;而有些專門的野外動物拍攝工作者,往往會用半幅高感光高速機身搭配超長焦鏡頭,這樣就可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完成拍攝任務。
選購鏡頭的注意事項
什麼是變焦,哪個是定焦,牛頭牛在哪裡,狗頭能不能出牛片,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說說選購鏡頭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購買心态要放平,認真思考再購買
很多朋友初次購買鏡頭,往往都有這樣的願望:感覺擁有了單反相機就能拍出叫人眼前一亮的相片,或者拍出的女孩個個都是女神級别,可一旦照了幾張就會發現夢想很美麗、現實卻很骨感,于是就潛移默化的責怪自己手裡的器材不好。所以再選購鏡頭之前,扪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把手裡的器材都吃透了呢?從技術上還有沒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呢?
所以我們說,再選購以及升級鏡頭前,一定要端正心态,好好熟悉設備,反複去拍攝,感覺真的是鏡頭阻礙了拍攝,再去購買也不遲。
二、購買鏡頭有講究,焦段選擇很重要
在購買鏡頭前要考慮清楚拍攝什麼主題,用什麼焦段。
人像攝影的話焦段選擇都是中長焦,從50mm的标準鏡頭到85mm的标準人像鏡頭到105mm焦段、135mm焦段都能拍攝出很好的人像作品。50mm比較适合室内棚拍全身或者半身像。85mm比較适合室内頭像、室外半身像、室外全身像。
糖皮網友 9527作品
50mm焦段标頭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路,況且入門的标準鏡頭價格便宜,市場保有量大。而85mm焦段鏡頭相對會貴一些。這類人像鏡頭自從有相機的年代就開始生産,經過多少代的設計改良,到如今成像效果已經非常完美,而且人像鏡頭非常看重的兩點,一方面是焦内像場是不是平坦,再有就是焦外虛化是否自然,能不能達到像奶油般融化的效果。
尼康85G 樣張 采自色影無忌網
而旅遊拍風景,一隻廣角鏡頭是必不可少的。廣角鏡頭的特點就是鏡頭視角大,視野寬闊,能夠涵蓋更多的景色,而且廣角鏡頭景深長,前景和背景都能清晰的展示出來。
廣角鏡頭還有一個參數是最近對焦距離,最近對焦距離越近,越能強調畫面的透視效果,可以表現誇張的前景,以及景物的遠近感,有利于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還有些攝影師專門用廣角鏡頭拍攝建築物,這類攝影師對廣角鏡頭的要求就是盡可能的廣,鏡頭的畸變要小。超級廣角鏡頭就應運而生了。
當然在風景拍攝當中還有一些專門為創作而使用的長焦鏡頭,一般焦距為85mm-300mm,還有一些300mm以上的鏡頭稱為超遠焦距鏡頭。
由于視角小的原因,用長焦拍出的片子往往主體比背景感覺要大一些,能夠壓縮背景,突出主體;另外由于景深範圍比其他中短焦鏡頭小,所以可以更加有效的虛化背景。
但長焦鏡頭的鏡筒較長,重量重,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而且其景深比較小,拍攝中會因為抖動較難對準焦點,因此常搭配三角架使用。
三、牛頭、狗頭區别多,拍出好片不看它
攝影愛好者在購買鏡頭的時候,通常将價格低、做工粗糙,成像質量差的鏡頭稱為“狗頭”,而将那些價格高、畫面解析力好,做工精良的鏡頭稱為“牛頭”。不可否認牛頭在畫質、環境适應性、攝影工作穩定性上處在絕對的地位,當然價格也在絕對的地位上。
但随着時代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早期的牛頭不見得會比現在的狗頭強多少,非球面鏡片、螢石鏡片、CRC矯正技術、鏡頭防抖等新技術的出現,使得“狗頭”也有了“牛頭”般的屬性。
我們并不宣揚選鏡頭就一定要選“牛頭”,而是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量身使用。但同樣的都是差不多同類型的鏡頭,就有從幾百到上千元,甚至是近萬元的差别,這其中的差距都體現在哪裡呢?
最大光圈的區别,就拿定焦舉例:價格低廉的鏡頭最大光圈也許就是F1.8甚至是F2.0,而價格高的鏡頭最大光圈往往能做到F1.4、F1.2甚至是F0.95,變焦“牛”頭能夠在變焦過程中保持恒定光圈,而變焦“狗頭”則光圈會随着焦距增加而減少。
還有就是功能上的區别,“牛頭”一般會有防塵防水設計、在鏡頭卡口處會設置膠圈防止雨水進入機身。還會增加寬大的對焦環和變焦環方便使用,也會增添鏡頭防抖功能。外觀上“牛頭”都會采用内變焦技術,在變焦的過程中,鏡頭外觀不産生變化,進而避免了“拉風箱”運動,有效減少灰塵吸入鏡頭内,而“狗頭”則在變焦的同時鏡頭套筒會伸出,顯得比較廉價。
另外就是拍出來的照片顔色的問題,不可否認“牛頭”在同等條件下,确實出片比較“油潤”“豔麗”,不似“狗頭”那麼“幹澀”。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有鏡片鍍膜、鏡片本身材料等關鍵節點,這些一般都是廠家的秘密,也就是“牛頭”貴的原因之一。
從鏡頭的光學素質來說,油潤也是解析度和反差的相對立結果。細節解析度和明暗反差是鏡頭素質中相互不斷博弈不可調和的二個存在,解析度過高會發灰,顯得不通透。明暗反差大就會通透漂亮,但是勢必傷及解析度損失細節。油潤的鏡頭便是在這二者之間取得完美的平衡。
有些時候,我們選購鏡頭,要看鏡頭使用的特殊鏡片都有什麼,搭載的技術多與寡,就能大概估計這個鏡頭的素質:
就拿尼康系統舉例,在廣角端,非球面使用的多,那麼畸變就能很好的控制;在長焦端,ED(超低色散)鏡片使用的多,那麼顔色就會油潤不幹澀;鏡頭防抖的應用能保證提高2-4檔快門速度,内變焦能減少灰塵的進入,大光圈能保證一定的虛化能力,這些都是增加鏡頭成本的重要因素,大家在選購鏡頭的時候,都要好好思考一番。
糖皮網友 颠強作品
四、特殊拍攝需要特殊鏡頭
在選購鏡頭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專門為了特殊拍攝手法而購買一些專用的鏡頭,這些鏡頭除了當正常鏡頭使用外,還兼具一些“專門”的使用方式來滿足攝影師的拍攝手段,現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被用于文件、照片、繪畫的翻拍複制的微距鏡頭分辨率非常高,是一種特殊鏡頭。他的畫面中心與邊緣影像具有一樣的質量,且反差較高,色彩還原好。攝影愛好者們用微距鏡頭也拍攝花卉及昆蟲等,還有用微距鏡頭拍攝靜物産品以及人像等。
微距鏡頭的景深極淺,因此在拍攝時,需要注意對焦一定要精确。了解微距鏡頭,還需要知道放大率這個概念,各家的百微鏡頭都可以達到 1:1 的放大倍率。
移軸鏡頭:一般拍攝建築物是站在地上,為了拍到全貌,相機要稍微向上仰。由于建築物下部較近上部較遠,會拍出「下大上小」的彙聚效果。而移軸鏡則是為了修正這種狀況而出現。
不過,由于機械結構比較複雜,并且還要求鏡頭有更大的視場和後工作空間,所以移軸鏡頭的價錢亦會相對地高。而移軸鏡最常見的是玩法是微縮攝影,把一個城巿拍攝得像模型一樣。
移軸鏡頭還有一些攝影師用來拍攝全身人像,拍攝時因人物不同需要而調整,但是稍有不慎,調試過度就發覺成像會因此有很嚴重的變形(例如人像拍攝時高炒而變得頭大身細)。
魚眼鏡頭是一種特殊的超廣角鏡頭,一般視角接近或等于180°、甚至更高視角角度的鏡頭。
比起和同樣有廣闊視野的廣角鏡相比,好的廣角鏡會有很好的變型控制,但魚眼鏡則反其道而行,成像有着很嚴重的桶狀變型,桶狀變型指成像變得愈來愈「圓」。這是魚眼鏡的特别視覺效果。
以上這三種鏡頭,更多的時候是為了特定的效果才要購買,尤其是魚眼鏡頭,适應範圍很窄,所以在購買前要三思。
五、原廠、副廠,傻傻的分不清楚
3年前在寫《攝影技術基礎分享系列》的時候,原廠鏡頭和副廠鏡頭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現在來看,副廠的鏡頭有時候還甚至高于原廠。比如說騰龍的90微距鏡頭、适馬的ART系列鏡頭,都有着不錯的素質,而且價格也不貴,如果沒有原廠情節,這些鏡頭都是選購的首選目标。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副廠都那麼完美,比如與機身的兼容性問題,還有鏡頭跑焦問題,客觀上還是存在的,在選購鏡頭時候還要多試試,挑選與自己機身配合完美的為好。
六、購買鏡頭,你要注意哪些?
購買新鏡頭最關鍵的是要看三碼合一,就是鏡頭、保修卡、外包裝盒上的條碼是不是一緻。
另外新鏡頭要看卡口觸電有沒有較明顯的磨損,并且看看鏡片有沒有破損和劃痕。
最後要安裝到機身上,看看是不是可以合焦拍攝,一般就沒什麼問題了。
當然跑焦的問題也要測試一下,一般來說定焦比變焦,“牛頭”比“狗頭”比較不容易跑焦。
好啦,關于鏡頭的分類,咱們就簡單的聊到這裡,如果以後再有機會,我們再将這個話題延伸下去。
當然我們也非常歡迎您将器材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我們,您也可以給我們的公衆号留言,告訴我們您所需要了解、學習的内容,又或者您也可以把您對于攝影的一些見解發送給我們,我們會将您的觀點和内容分享給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因為我們
糖皮網的宗旨是:
因為分享 所以更強!
糖皮往期 精彩回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