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18:35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聽課、聽講座雖然記了厚厚的筆記,但是真正學到的知識卻不多?

看着别人記着滿滿幹貨的筆記深感茫然,自己卻壓根無處下手。

不知道該記什麼内容,所以,索性一股腦兒地把老師所說的内容全部記下來。

每次看完書,卻想不起來書裡都講了什麼内容。

結果導緻:花了時間看書,卻沒有吸收到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付出了時間、精力換不來回報,逐漸讓你開始覺得讀書無用。

其實,上面這些問題根本原因在于:你記筆記的方式出了問題。

也就是說,想更好的消化學到的知識,你與牛人之間差的就是一本幹貨滿滿的精華筆記。

而正确的記筆記,也能讓你從混沌的知識中萃取精華,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催化行動。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1

一、記筆記的常見3大誤區

為什麼我們每次聽課、看書、看文章都記了很多筆記,但是還是沒學到知識呢?

可能是陷入了記筆記的3大誤區。

1.單純的記憶過去

記筆記的誤區一:單純的記憶過去。

記筆記的人分為兩種,一種人是從來不記筆記,另一種人就像是複刻機。

比如今天上了什麼課、上課的地點環境、老師說了哪些話等都一股腦兒地記下來。

毫不猶豫地寫到自己筆記裡面,記着記着就當成記流水賬了,變成沒有價值的資料。

像這樣,僅僅為了防止自己忘記某件事情、某個要點而記錄筆記非常不妥。

它會讓你使用起來很沒有效率。

而且筆記中有用的内容少,看了筆記也對你沒有任何幫助。

如果想讓你的筆記變得有效,那“為未來而寫”的思維少不了。

也就是說,要有把将來可能需要用到的、複習的内容精挑細選放進筆記的思維。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2

2.簡單的複制你看到的

記筆記的誤區二:簡單的複制你看到的。

有的人記筆記,會把老師上課分享的内容、閱讀時書中寫了啥金句等等,都往筆記裡面塞,拿出來筆記也有一大摞。

但一旦問到他們到底學了啥,他們大概率一下子答不上來。

這是因為:他們采用這種簡單複制形式做筆記,是完全沒有經過自己思考和提煉。

也就是說,本質上不算是真正的記筆記,而隻是一堆信息的堆砌。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3

3.記錄的内容難以使用

記筆記的誤區三:記錄的内容難以使用。

你有沒有這種體會:

當使用知識時遇到一個疑問,想翻出以前的筆記來回顧一下。

但發現,筆記上隻寫了一句:關鍵詞是數據增長。

當你看到筆記上的簡簡單單8個字都快吐血了,什麼是數據增長、具體增長多少呢?

完全不記得了,自己記的筆記咋就不知道寫啥了呢?

這就是第三個常見的記筆記誤區:記錄的内容難以使用。

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沒有及時記錄前後語境、詳細的備注或說明。

單獨就寫了這麼一句話,結果,時間一長回頭再看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表達什麼,想記錄什麼重點。

那怎麼做可以規避這些錯誤呢?我們究竟應該要怎樣才能記好筆記呢?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4

二、巧用3層筆記法,讓筆記随時為你所用

三層筆記法很簡單,拿出任意的紙張20秒就能搞定。

而所謂三層筆記法,就是在紙上把筆記分成三層空間。

無論你是橫欄分割畫三條橫線、還是豎列分割畫三條豎線、還是做出三格表格都是可以。

什麼形式都無所謂,隻需要在紙上區分出一個三層空間。

通過3層筆記法,能夠幫助你理清楚學到的知識,并加入自己的獨特思考,最後促使你自己産生行動。

1.構思層筆記:我的想法

構思層筆記,主要用于記錄你當前的想法。

比如今天為什麼要上演講課?演講課想學到什麼内容?

這些内容可以提前寫上作為備注信息。

這一層記筆記,最為關鍵的内容在于老師講述過程中,每講到一個關鍵的演講知識點,需要記錄下來。

然後對應列出:“為什麼會這樣?”、“我是怎麼想的?”這種類似的關鍵問題。

緊跟着你寫上這關鍵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思考的結果。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5

比如,當老師講了演講開場白的知識點。

那你就在這裡寫上老師的觀點:開場白先要講故事;

然後再寫上“我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的思考和自己觀點:

“我認為老師說得有道理,在演講開場的場合講個故事确實有助于調動聽衆情緒,但是要注意故事要短小、精悍等等”。

也就是說,構思層主要記錄兩類關鍵信息:

第一類關鍵信息是基礎知識點,就是别人的觀點和知識幹貨。

第二類關鍵信息是自己的思考,比如對老師觀點的自我延伸思考,以及自己認同或者不認同的原因。

這樣記筆記,不僅能讓你記下知識點,還能通過深度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6

2.封存層筆記:我的記錄

所謂封存層筆記,也就是記錄一些參考資料的地方。

比如老師上課的時候提到,如果你們還想學習更多的演講開場白或者演講技巧,推薦翻閱某某書籍、關注某個牛人的公衆号等等。

像這些能夠作為參考資料的信息點,和多餘的備注筆記等内容,就可以記錄到封存層。

除此之外,封存層筆記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筆記進行重新整理,接收已過時的知識。

比如,以前上演講課的時候老師說:

以故事開場是最好的方式,可是随着時代的變化、聽衆口味的變化。

以故事開場顯得不那麼好了,現在的聽衆壓根不想聽你講故事,而是奔着幹貨來的。

所以現在演講開場更應該直接給吸引聽衆的鈎子。

那麼,你就需要再次翻閱筆記并動手修改了,需要把之前記錄的筆記内容從構思層挪到封存層,封存層就充當了記錄過時筆記的作用。

上下層正确的整理方法(學習完什麼都記不住)7

3.行動層筆記:我的行動

最後,一起來看看行動層筆記該怎麼用。

行動層筆記隻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促使你産生行動。

這個區域的筆記,隻需要寫上一個問題:“我想要采取什麼行動來改變?”

比如你學演講,那麼目的毫無疑問是掌握更好的演講技能,從容應對每一場演講。

那麼在行動層筆記,你需要基于你學到的演講知識制定對應的行動計劃。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行動層筆記,一步一步地列出自己的行動步驟,包括:

1.每一次演講前準備好一份演講稿,通過學習的演講框架法搭建框架;

2.每一次演講前都排練5次,并且錄視頻看看哪些地方值得改進;

3.每一次演講過程中,都注意與聽衆的互動,記得提出某某互動問題;

4.演講結束後進行複盤,讓聽衆填寫演講評價獲得反饋意見,并且持續改進。

把自己的具體行動步驟寫入行動層筆記,可以讓你在看到一段筆記的時候,能立刻找到指引自己采取下一步行動的方向和方法。

通過這3層筆記法被記錄下來的内容,無論過了多久都不會忘記,因為文字本身就具有力量。

學會3層筆記法,能讓你在參加培訓等學習場合、自己看書學習都能學到更多知識。

并且會讓你基于所學的知識創造更多的想法,促進更好的行動,切實地改變自己。

簡單好用的3層筆記法趕快用起來吧,用筆記改寫人生。

關注@筝小錢,陪你共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