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的發展曆史和具體實施時間。
今天我們就以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為分析對象,來看具體的晉升要求是什麼?
因為最先實施職員等級晉升制度的是甯夏自治區,但是甯夏自治區的職員等級晉升制度很具有地方特色,而且對于晉升的要求較為嚴格,可能很多人都達不到,而且當時公務員的職級并行政策還沒有實施,并不具有可比較的參照對象。
所以甯夏的制度并不能代表在全國已經試點并即将全面推行的職員等級晉升制度。
一、非領導職員等級的設置範圍因為是縣以下事業單位管理崗的職員等級晉升,而縣範圍内的最高行政單位級别是縣處級,所以在設置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時,非領導職員最高設置在管理五級。具體來講包括:五級職員、六級職員、七級職員、八級職員、九級職員。 因為十級職員是管理崗的最低級别,大多數人的起始崗位就是十級職員,所以管理崗十級并沒有對應的非領導職員。
二、非領導職員晉升的年限條件在幹部管理方面,事業單位在很多地方都是與公務員保持一緻的,這也符合黨政幹部管理的相關原則。 在公務員職級并行的相關規定中,相接近的兩個職級任職年限是2年,而且在處級及以下職級中,每一個級别對應兩個職級,所以單純走職級路線,每晉升一個級别是需要4年的。
同樣,在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的原則中,非領導職員等級晉升的條件為:
十級職員晉升,任職滿二2年以上,可晉升九級職員等級;
九級職員或職員等級,任職滿4年以上,可晉升八級職員等級;
八級職員或職員等級,任職滿4年以上,可晉升為七級職員等級;
七級職員或職員等級,任職滿4年以上,可晉升為六級職員等級;
從六級職員或職員等級晉升五級職員,與公務員職級并行中的規定相一緻(類似于三級調研員到一級調研員),至少是需要5年。
同樣在任期内,沒有一個年度考核優秀的等次,任職年限可以在晉升時縮短半年。被評為基本合格或者不合格的,不計入任職年限範圍。
三、職員等級比例的設置從試點縣的實施情況看,具體崗位設置原則為: 七八級職員不超過管理崗總數的60%,七級又不超過七八級職員總數的一半,這也與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設置的原則相一緻。
在計算時,不會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而采用的直接取整。同時,在各地會将這些取整後的職級數統一管理為機動職位數量,已背在特殊情況,或者遇到特殊困難時使用。
四、非領導職員等級的待遇
非領導職員等級與領導崗位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一樣,這樣的等級隻是兌現待遇的等級,主要體現在經濟生活方面的待遇,并不牽扯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
但是對于幹部的激勵,主要是在經濟待遇方面,尤其是在事業單位中,很多管理崗人員都是在管理九級崗位上辦理退休,所以職員等級晉升制度對于事業單位管理崗幹部的激勵作用是非常大的。
關于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後期我們還會推送文章,繼續介紹詳細的實施細則,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員等級試點情況。感興趣的同志可以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