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粉圈”這個概念出現以後,延伸出了各種各樣的“粉”。
路人粉、黑粉早就不足以分辨他們的身份,毒唯粉、媽媽粉……
各種想象不到的細分“粉”,在展示着這個圈子的不一般。
原本隻是三次元有這些粉的劃分,現在二次元的角色,也開始出現這些粉。
而且除了把粉圈的設定帶到了動漫,還把粉圈掐架那一套也帶到了動漫,并且由于主要受衆不一樣,動漫的粉圈往往更不可控。
01.國漫粉圈的“愛”國漫的粉圈,這兩年總是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同一部作品的兩個角色,因為衣服套數不一樣,能吵到絕交。
不同作品的兩個角色,因為長得太像,能吵到打官司。
不同角色的粉絲因為偏好不同,能吵到人身攻擊。
……
三次元的粉圈,因為有很多成年人,即便吵起來,也多少會堅守一下底線。圈内事,圈内了,太過離譜的事情,即便想幹,很多人也不敢真去幹。
甚至可以說,很多成年人,其實就是因為現實壓力太大,要在沒有熟人的網上發洩一下情緒。情緒宣洩出去以後,整個人在現實中會好受一些,生活還得繼續。因為他們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做。
二次元的粉圈,主力軍是未成年人,他們的分寸感沒有那麼強,很容易被帶了節奏,往往會越鬧越大,不計後果。
因為現階段的他們,是真的“愛”,受到身邊人及同好的影響,他們認為這種“極緻的愛”才是表達自己對“偶像”喜歡的一種方法,為了“偶像”,他們可以付出一切,包括底線。
所以,國漫粉圈的某些迷惑行為,并不是不能理解。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回過頭來看當年的這些事,也會覺得不正常。
02.不該存在的掐架理解歸理解,錯了就是錯了。
國漫的粉圈掐架,看上去像極了小學生吵架,複讀機般隻說那些有利于自己的話。
這個時候,評判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根本就不重要。
因為但凡有人認為自己是錯的,就不至于吵起來。
到了最後,即便發現自己是錯的,也不能承認,已經到這個程度了,認錯就是給“偶像”丢人。
于是,掐架到最後,往往是無解的結果,粉絲代表“偶像”表示:“老死不相往來”。
我理解他們這種心情和背後的原因,但是對于這種原本就沒有必要存在的事情,還是很難接受。
03.結語一部國漫的口碑維護、宣傳推廣,離不開粉絲們的力量。
比如,有些國漫的宣發能力較弱,全靠粉絲自發推廣,把作品安利出去,才能讓更多路人黨看到那些好的作品。
對應的,一些國漫也會給粉絲開“綠燈”,比如用同人作品盈利。
粉絲越多,國漫就越容易讓更多人看到,這毋庸置疑。
但是粉絲多了之後,裡面難免會混入一些不太友好的粉絲,如果把這極少數的人,拿來代表所有粉絲,顯然是對所有粉絲的不公。
到了哪個圈子,有不正常的粉絲,都是正常的。
但是和這些不正常的粉絲,去辯論對錯,屬實大可不必,因為他們會将正常人帶入他們的邏輯,然後用他們的邏輯打敗正常人。
如果真喜歡一部國漫,一個角色,那就努力讓更多人去看到這部國漫,這個角色,去找到更多同好。
把更多精力用在對付黑粉上,非但不能讓自己喜歡的作品讓更多人喜歡,反而可能會因此招來更多路人的讨厭。
看動漫是為了開心,為喜歡的角色發電,也是為了開心,去和黑粉掐架,讓自己變得不開心,完全沒有必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