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務院撤銷上海縣和原闵行區、設立新闵行區30周年。30年來,闵行經曆了“撤二建一”之後“轉型騰飛”的10年、進入新世紀後“快速發展”的10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質量發展”的10年,創造了令人贊歎的“闵行速度”。
對老百姓而言,最直接的感受便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闵行溫度”:在全市率先設立民生指标體系,民心工程紮實推進,相繼完成一批老年人助餐點、幼兒托育點、老舊公房加裝電梯等實事項目,社區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30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闵行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堅持體現特色、軟硬并舉、注重實效,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以最優的供給服務人民,相繼建成一批涉及社會民生的标志性項目和基礎性設施,着力把發展紅利轉化為民生幸福指數,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更足。
落實民心工程
解決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
在莘莊工業區,申莘三村的張伯伯最近出門時難掩喜色,因為他家所在門洞加裝的電梯于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了。張伯伯住在6樓,之前每次回家爬一半樓層腿腳就使不上勁了,隻能抓着欄杆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走完剩下樓層。現在,他所在的申莘三村有3部電梯投入使用,成為莘莊工業區推行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以來首批投入使用的電梯。
對闵行百姓而言,加梯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自2019年1月31日闵行首部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在江川路街道金銘福邸小區竣工并投入使用後,“加梯”這一民生實事陸續走進闵行百姓生活,成為居民津津樂道的“喜事”,因加梯而獲益的居民也越來越多。
截至目前,闵行累計完成簽約1378台,累計開工672台,累計完工444台。2021年闵行在全市加梯年終考核中排名第一,還獲得了2021年度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團隊獎。根據工作要求,2022年闵行加梯工作全年要完成“簽約600台、開工400台、竣工200台”的年度目标。
颛橋老街原址建起來的紫薇花園
與此同時,老舊住房改造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2019年,《闵行區老舊住房改造“2 2”行動方案》出台。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留改拆并舉,打造宜居宜業老街。對确定保護保留的14個老街片區,闵行聚焦“保基本”問題,查遺補缺實施綜合改造,徹底解決居民“拎馬桶”難題,改善區域環境,打造兼具品質和特色的老街;對無保留價值的12個老街片區,以項目開發帶動房屋征收,引入專業且有實力的社會企業,在拆舊基礎上打造設施更配套、環境更優美、産業布局更合理的宜居宜業新街區。另一方面,通過對江川、吳泾等地區不成套老舊住房改造,着力解決居民廚衛合用問題。
截至目前,闵行新一輪舊改已累計完成簽約7539戶57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改造約4700戶37萬平方米(含動遷)。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打通居民就醫“最後一公裡”
“我的精力有限,不能為每一位腎病患者診治,通過成立工作室,青年醫師跟師學習,能夠将我點滴的經驗進行推廣,為廣大腎病患者診治,造福周邊的腎病患者。”9月16日,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陳以平工作室在闵行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挂牌,将通過“龍華-闵行”醫聯體把中醫經典和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推廣到闵行,形成良性互動局面,帶動闵行區中醫藥事業進一步的發展。
說起優質資源下沉,醫聯體建設功不可沒。到目前,闵行區已建立5種不同類型的15個醫聯體,包括“中山醫院—闵行”“華山醫院—五院—闵行”“仁濟南院—浦江闵行”3個綜合性醫聯體,“龍華醫院—闵行”1個中醫中西醫型醫聯體,“複旦兒科(闵行協作網)”“腫瘤醫院—闵行”“眼耳鼻喉科醫院—闵行”3個專科型醫聯體,“複旦口腔”“中風120”“華山闵行皮膚”“六院骨科闵行”4個專科聯盟,以及4個社會辦醫醫聯體。
如今,越來越多的三甲醫院專家定期或不定期地來闵行坐診,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挂到專家号或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不用奔波也不用長時間等候。如果需要手術或進一步治療,利用雙向轉診通道,居民可以優先預約、優先挂号、優先住院、優先手術。出院後,轉診到社區醫院進一步康複。
龍華醫院專家趙海音到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居民看病
住在七寶的張老伯是一名退役軍人,多年來,受腰腿痛折磨,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經家庭醫生介紹,張老伯來到七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的中山—闵行醫聯體“頸肩腰腿痛”多學科診療門診。中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餘勇為其進行了詳細診療,最終建議進行脊柱内鏡微創治療。術後,張老伯症狀明顯改善,并下轉到七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聯體病房進行康複治療。一段時間後,多年的病痛得到有效緩解。
以前,居民有個頭疼腦熱的總喜歡到大醫院去。如今,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作為看病配藥的一大選擇,因為這裡不僅有專業負責的全科醫生、專科醫生,還有三級醫院的專家。截至目前,闵行共有1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所分中心、7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3個村衛生室,打通了居民就醫的“最後一公裡”。
從教育大區到教育強區
推動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8月4日,上海首顆科普教育衛星——“闵行少年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8月8日,“闵行少年星”傳回首幅圖像,圖像上清晰可見孩子們送給太空的禮物——上海非遺“石庫門的奧秘”……“闵行少年星”的研制發射,實現了“天上有星、地面有站、進校有課、老師有教材、學生有課題”。下一步,闵行将繼續孵化航天教育強區和培育航天教育強校,開展培養未來航天人才的長遠規劃行動,激發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立志攀登科技高峰,為實現航天夢、中國夢貢獻力量。
對闵行學子,令人興奮的遠不止“闵行少年星”。這些年來,闵行成功入選全國8家之一、上海唯一的“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區,在全市率先開展0—3歲托育服務試點。至2022年8月,闵行共有基礎教育階段學校400餘所(含分園、分校),建立7個教育集團和14個學區,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全覆蓋,智能科技助力教育減負提質,從體量上的教育大區邁進質量上的教育強區行列。
以闵行中學為例,現在的闵行中學不單指一所學校,而是一個教育集團,包含高中、初中和小學全階段教育。單是高中部分就涵蓋了闵行中學、闵行三中、華理科高、闵中東校、闵行實驗高中等學校,實現了資源共享、場館共享、教師共享,從而推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對于大家關注的“雙減”,闵行也探索了一條數據驅動“雙減”落地之路。2021年9月,教育部發布《關于推廣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的通知》,遴選10個案例予以推廣,闵行成為其中之一。為了給每一位學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闵行持續對學生的學習、作業、互動等行為進行伴随式數據采集,為學生生成學習狀态診斷模型,在課堂中實現了差異化教學,在課後實現了分層作業和精準而個性化的輔導。老師可以通過智能作業雲平台獲取班級薄弱知識點和所對應的學生信息,從而精準實施輔導,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到了一對一的關注。
各個學校在高階思維評估、差異化教學、虛拟分層走班、課堂教學數字化轉型、智能作業等方面有所突破,如紫竹小學基于平台對學生的高階思維進行精準診斷,根據診斷結果為學生提供一個滿足多元個性化需求的差異化學習環境,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闵教院附屬友愛實驗中學借助點陣數碼筆采集學生作業過程數據,教師可以在線批改作業;華理科高借助數字化工具在行政班内實現了虛拟走班、智慧選課……
下一步,闵行将繼續完善适應區域整體推進的教育雲服務平台,優化支持個性化教與學的智慧學習環境,深入探索個性化和差異化教與學,持續推動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促進闵行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穩步發展,打造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
原文刊載于10月16日《新民晚報》
記者:陳美玲
圖文:區房管局、區衛健委、區教育局
編輯:陳美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