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君:每年的洪水過後,因為養殖逃逸,各地的江河湖泊裡總會多出許多“形形色色的怪魚”來。
比如近日在河南新鄭,就有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洪水退後,河裡出現許多“無鱗怪鯉魚”,有人一次甚至釣起幾十斤……
01河裡出現一群“怪鯉魚”
據新鄭當地的釣友反映,從暴雨結束後,河裡就開始出現這些“無鱗怪鯉魚”,一開始是有人撒網捕到一兩條,還以為是“變異鯉魚"。
而随着洪水退後,河邊釣魚的人變多,釣到這種鯉魚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人一次釣起幾十斤魚,很多都是這些“怪鯉魚”……
本土鯉魚和這種怪鯉魚幾乎各占一半
這些鯉魚體型看來個本土鯉魚幾乎一樣,食性也差不多,蚯蚓、玉米和各種商品餌都能釣起來。
不過,這些鯉魚有的全身光滑無鱗、有的還有零星幾片殘鱗,但鱗片根部甚至在滲血……看起來頗為“瘆人”。
02長江君:這是德國鯉魚
其實,新鄭郊區河道裡出現的這些“怪鯉魚”,就是一種外來物種“德國鏡鯉”,引入我國開展養殖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以至于有人以為這種魚是“本土魚”。
不過,因為鏡鯉本身耐寒性極佳,以前主要在東北、新疆等寒冷地區開展養殖,近些年才逐漸向内陸地區發展,比如河南地區如今鏡鯉養殖也有一定的規模,相信有不少朋友見過。
德國鏡鯉——資料圖
顯然,像這種養殖為主的“德國鏡鯉”,新鄭郊區的自然河道裡不可能有如此密集的種群。
在長江君看來,十有八九是前一陣暴雨的“産物”——應該是從上遊的水庫、養殖魚塘以及一些垂釣黑坑裡沖出來的養殖鏡鯉……
類似洪水導緻的養殖逃逸事件,近年來在各地都有許多,本身不算太稀奇。
不過,在新鄭河道裡,這些釣魚人釣起來的鏡鯉如此之多,也是頗讓人吃驚,可見此次河南暴雨之下,養殖業受損之嚴重。
數量極多
03網友:看着就吃不下去
對于釣魚愛好者來說,河裡出現這麼多的魚群,不管是什麼魚都是件好事,畢竟隻要有魚釣,大多數釣魚人都是開心的。
不過,這些“怪鯉魚”稀奇古怪的外表,也是引發了許多網友吐槽……
鱗片斑駁、魚皮滲血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鯉魚應該是德國鏡鯉和蘇聯三道鱗的雜交後代)
@baby玲:這個鯉魚怎麼這麼醜,看到就不想吃,我老公有一回也釣了一條回來,我以為是生病了,就讓他丢了
@釣翁老陳:這個魚其實鄭州的黑坑裡早就有,不過一般我釣了确實不吃,看着瘆人。
@涼涼子:這鯉魚是誰把鱗片一片片掰掉了吧,看起來好吓人,誰吃的下去……
04鏡鯉其實很美味
其實,長江君已經多次科普過,鏡鯉(或者三道鱗)的鱗片脫落、表皮出血的現象是正常的肌體反應,并非有病變、寄生蟲或者意外損傷,即使看起來“瘆人”,但完全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肉質細嫩緊緻,比本土的鯉魚更為鮮美……
網友們,你們當地出現了這種光滑無鱗的“怪鯉魚”嗎?當地人吃不吃這種魚?
#釣魚#
助力江河生态保護、科普各類野生魚水族知識,我們是長江君說野生魚,也歡迎大家吐槽投稿,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還請點擊下方小火箭,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