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潮威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感情也是一樣,矛盾與争執是常有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些沖突在事後看來,都不是很嚴重的事情,隻是感情上的磕磕碰碰。
像是對方因為忙于工作連續幾個小時沒有回複自己,這些的确讓人很生氣,但是如果對方在工作開始之前相互交代好,那麼沖突就很容易避免了。
但如何讓對方能夠聽自己的話,順從自己的意思,在自己處理家庭與工作之餘,得到對方的體諒與理解,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在這裡先說原則:一定要讓矛盾和争執有價值,有價值的矛盾是讓愛情雙方越來越契合的機會,沒價值的矛盾隻能是讓愛意耗竭的黑洞。
什麼是有價值的矛盾呢?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那間學校有兩位老師是一對夫妻,他們每周一都會手牽着手,臉上帶着傷痕一起去買碗碟。同學告訴我,他們這對夫妻經常會吵架,還會互相砸東西,但隻要到了周一,他們就會和好。
我在那間學校上了兩年多的學,一共看見他們買了11隻碗。前些日子,我參加聚會,看到了那兩位老師,還是那麼喜歡吵架,可感情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越來越好,這就是有價值的矛盾,在矛盾中磨合兩個人。
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會有矛盾,一開始也許會大吵大鬧,但是隔幾天後,雙方冷靜下來了,周一男方都會主動來跟女方探讨矛盾爆發的理由,是因為想法不一樣還是兩個人行為有沖突,并且最後達成統一,下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很好處理了。
所以,别擔心親密關系中有矛盾和争執,隻要沖突有價值,愛情中的攜手共進就依然有可能。
怕隻怕,你們永遠都為同一件事生氣——她永遠不顧忌你的收入,包包哪個貴就要買哪個;他呢,也永遠不聽你的感受,出門踢球回來,襪子跟你的貼身衣物扔到洗衣機裡一塊洗。這才叫問題。
接下就要談談在親密關系中,容易讓雙方卷入矛盾的五種錯誤溝通方式。這些溝通方式,是通過一定的數據實驗,真的能決定愛情能否長久地走下去。
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古特曼是全世界親密關系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專家之一,他在一個長期研究中發現,低效社交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錯誤的溝通方式導緻,而這些低效社交能夠有效地預測初次約會是否順利、情侶會不會分手以及夫妻會不會離婚。
在對上百對情侶的長期觀察後,古特曼總結出了幾種應該在任何時候都避免的交流習慣,下面列舉四個,它們會直接影響親密關系的走向,以至于古特曼本人都把它們稱為戀情的“毀滅信使”。
第一個毀滅信使是直接的蔑視。
翻白眼的人,這樣的行為在任何相處關系中最好盡力避免。
蔑視的言行包含了一個潛台詞,就是把對方放在了一個比自己更低的地位,或者認為對方的言行不可理喻。“你現在這麼低的收入,租房對你而言是個挺大的負擔吧。”類似的話對親密關系充滿了殺傷力。
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當然也不能一味地順從對方,而是放平心态,彼此關懷。
第二個是蹩腳的譏諷。
蔑視确實不禮貌,但是蔑視的内容畢竟有可能客觀存在,比如對方真有可能個子不夠高嘛,縱然有一定傷害,但是自己也沒說瞎話嘛。
而譏諷的讨厭之處在于,它是一種刻意的、對他人特質的錯誤評價與錯誤衍伸。
“你走開你走開,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想顯擺什麼?”譏諷在嘲笑了他人行為的同時也否認了他人的價值,它曲解了當下的社交情景,讓交流變了味道,自然難以對溝通産生積極影響。
第三個是無端的戒心。
并不僅僅是在言語中充滿攻擊性的尖酸刻薄者才讓人感到不快,把所有外界信息都當做是對自身攻擊的人同樣也并不容易讓人喜歡。
這樣的人把身邊大多數人都當作假想敵,他們往往會預先假設他人對自己有所圖謀,而别人的一言一行在他看來都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你們看,我就知道你早就對我有意見了,怎麼樣,藏不住了吧。”這樣的話經常會把交流帶進無中生有的矛盾之中,給社交環境預先貼上了矛盾的标簽。
有的人,在親密關系裡,有什麼不滿意了,既不表達也不溝通,就帶着一種“請開始你的表演”的眼神,等着對方掉坑。
一旦對方掉坑了,立刻跳出來,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态度高喊:“我跟你說過吧,我早就知道!”
第四個毀滅信使叫消極的沉默。
可以理解為“冷暴力”,我們經常看到小孩子怄氣不說話,會氣鼓鼓的坐在一旁撇着嘴,無論事情是什麼緣由,采取消極的情緒表現方式。
把這種交流方式轉移到成人身上,你就知道什麼是消極的沉默了。
這種負能量的表現往往是因為對方說了他不愛聽的話。他不選擇反駁或者辯解,卻隻選擇包含了七分怒火和三分委屈的沉默。
誰都可以看得出他不高興,可他本人就是倔強地坐在那裡,誰也不搭理,拒絕任何交流,成為社交場上一塊又臭又硬、但也讓人無法忽視的石頭。
以上四種交流方式是在社交活動中最容易出現,并且影響大家彼此感受的交流方式。
你自己會不會有意無意地帶有一些這樣的表達風格?那就一定要約束自己。這些表達方式你用的越多,對方就讓你攆的越遠。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除了自我約束之外,還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避免掉進矛盾的漩渦。
首先,就是時刻給交流本身足夠的優先級。
與其他事情相比,交流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更優先。今天不拿出時間好好溝通,明天一定要花更多時間狠狠吵架。無論是哪一方提出溝通的需求,另一方都有必要盡己所能盡快進入到溝通的狀态中,傾聽和探讨親密關系中另一方的需求。
有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件自己已經做的很好的事情,但是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在這一點上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其次,未必要肯定對方的觀點,但一定要認可對方觀點存在合理性。
在溝通的過程中總是難免會有分歧,女性想要逛街而男性更喜歡吹着空調、喝着可樂打王者榮耀。
我們可以不陪着對方逛街或者看球賽,但也不能藉此認為逛街就是瞎花錢,或者認為看球賽就是浪費時間。
我們可以對對方的觀點持保留意見,但是不能僅僅因為他人同自己的意見不統一就否認他人。
共情能力優秀的夫妻婚姻滿意度更高,而共情能力高的典型表現就是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進而理解他人的想法。
心理學家柯德克的研究證明了,不願分享自身能力的人更容易陷入離婚的困境。
這其實很好理解,我們投身到嚴肅的親密關系中,但如果不掙錢、不做家務、不帶孩子、不浪漫、自身也并沒什麼獨特的吸引力,這很容易引起伴侶的不快。
在新人情侶之中也一樣,情感投資多少都是需要回報的,如果一方在不斷地付出時間、體力、精力甚至名聲和其他更重要的資源,同時又不能得到任何有價值的回報,維系這段愛情自然就變得很困難。
最後,就算彼此間已經很熟了,也仍然要用積極的詞彙提出要求。因為就算已經成為戀人,人們也更喜歡良好的态度,熟悉本身不應當成為不禮貌、不客氣的原因。
我們常說相敬如賓,并不是虛僞做作,更多的還是要強調與人為善。恰恰因為對方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個體,所以才更應當以禮相待,笑臉相迎。
那什麼是積極詞彙呢?最典型的積極詞彙,其實可能在幼兒園裡面就教過了——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
作者 | 陳潮威 喜歡心理學,愛好閱讀,自信是最強大的力量源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