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況?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重特大事故整改落實“回頭看” 這些安全問題值得重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重特大事故整改落實“回頭看” 這些安全問題值得重視!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劉夏村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近期組織開展了對2015年至2019年發生的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這次“回頭看”發現了哪些突出問題?如何解決?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29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
應急管理部總工程師、調查統計司司長李萬春表示,這次對特别重大事故的“回頭看”,發現事故發生地吸取教訓比較深刻,整改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些明顯成效,但從全國層面看,還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高危行業領域風險依然存在。比如,煤礦超能力生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煤礦的違法違規建設和生産屢禁不止;中小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基礎還比較薄弱,危險化學品全鍊條監管還有一些漏洞;建設施工領域違法違規現象還比較突出。
交通運輸領域安全風險仍然突出。比如,旅遊客車等運營車輛安全監管缺失,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不少、監管還不到位。
此外,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電力建設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等還存在不少問題。
李萬春說,通過對重大事故“回頭看”,發現存在四方面問題——
安全發展理念不牢,一些地方對安全生産重視還不夠,沒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訓。一些“老大難”問題,比如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還依然存在。
“三個必須”落實不到位。一些地區行業監管部門在對安全生産“三個必須”的認識和落實上有差距,存在安全監管盲區和漏洞。有的地區跨部門協作、聯合監管執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審批許可把關不嚴,日常監管寬、松、軟。一些負有安全生産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監管不到位。
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差距很大。一些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無視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礎不牢、水平不高。
近來發生在山東栖霞的笏山金礦事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暴露出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漏洞。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調查統計司司長趙蘇啟表示,通過這次“回頭看”,發現當前煤礦安全工作存在安全紅線意識不強、安全基礎工作薄弱、基層安全監管弱化等薄弱環節。
趙蘇啟說,下一步将全面開展煤礦安全大排查,深化煤礦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大力實施煤礦智能化開采,淘汰退出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各類煤礦;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表示,總的來看,我國安全生産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平台期,一方面安全生産基礎仍然非常薄弱,一些源頭性、本質性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方面,存量風險和增量風險交織疊加,事故容易出現波動反彈,所以必須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據介紹,今年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将圍繞“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強化安全生産各項責任措施落實,着力推進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防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來源: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