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5 00:50:59

6月17日上午9時22分,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态設置。15時54分,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号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曆時約6.5小時。而在下午18時48分,3名航天員先後從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由此,航天員的太空生活正式開始。

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将從今日開始,展開為期3個月的太空生活。這也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第一次迎來“常駐居民”。那麼在三個月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員要如何度過?在“太空豪宅”中,他們如何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

紅星新聞記者就此專訪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和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對太空生活進行揭秘。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1

進駐天和核心艙的航天員向全國人民敬禮緻意 圖據新華社

航天員可以帶什麼上天?空間站工作可休息嗎?

可攜帶私人物品,安排娛樂活動

吳季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這次航天員在太空生活的時間較長,而且随着貨運飛船的抵達,飛船内還是有空間允許他們攜帶私人物品,航天員也可以攜帶與愛好相關的物品。

三名航天員在接受央視新聞專訪的時候也透露了他們攜帶的私人物品。航天員湯洪波透露,他準備把在生活中偷偷錄下的很多兒子生活的視頻帶上飛船。湯洪波說:“兒子非常幽默、樂觀。這些與愛人一起生活的錄像帶上(太空)去看一看,也是平常生活的放松。”航天員劉伯明帶上了全家福和“牛娃娃”還有一小袋助睡眠的物品,他透露這些物品有的在核心艙,有的在貨運艙,有的随着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一起進入太空。而航天員聶海勝則留下了懸念,他表示會把帶的物品在太空上展示給大家。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2

圖片來源見水印

那麼航天員在太空有娛樂活動嗎?吳季說,航天員除了工作時間也有自己的休息時間,休息時間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在筆記本上看電影或者做些别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航天員要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吳季說:“因為地面控制人員和航天員都需要休息。除了一些實驗需要晝夜來做,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按照正常作息來,地面測控服務支持的人員也可以按照正常作息。大家有一個正常的作息,更利于未來在空間站長時間停留,讓航天員保持與地面同樣的作息對他們健康也有好處。”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3

圖片來源見水印

航天員如何和地面聯系?如何洗澡?

三顆同步軌道衛星幫助實時與地面聯系

6月16日,在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航天員通過天地通信鍊路和視頻通話設備,可實現空間站與地面的雙向視頻通話和收發電子郵件。

吳季解釋,因為目前中國有了三顆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站可以把信息首先傳給36000公裡高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然後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回地面測控中心,實現了信息實時傳輸。

那麼航天員的一舉一動都需要被監測嗎?吳季表示,航天員有自己的隐私空間,每一個航天員有一個小休息室,他們有隐私的活動空間。對此,楊宇光也解釋到:“航天員有私密空間,他們在與家人通話的時候都是在私密空間,可以不讓别人聽見。”

在太空要呆三個月,那麼航天員在太空洗澡怎麼實現?楊宇光介紹說,1970年代美國空間實驗室在太空做過洗澡的試驗,但是不太成功,因為是失重條件,效果不好。所以後來航天員基本都是擦澡。中國的空間站有一個噴頭的裝置,把水噴在身上用毛巾去擦。國際空間站基本也是用這種方式。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4

艙内景 圖片來源見水印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鍛煉?

不鍛煉後果嚴重,腰間拴橡皮筋跑步

在發布會上,季啟明介紹天和核心艙的鍛煉區配備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車,用于航天員日常鍛煉。

為什麼珍貴的太空艙空間裡還開辟了專門的鍛煉區?吳季介紹說,在失重條件下,骨質疏松很厲害,大概幾月時間骨質就會變得很脆弱,回到地球上也難以恢複,所以為了讓航天員在長期停留太空的時候,不至于骨質疏松發生鈣的流失,要讓他們進行力量訓練。

楊宇光表示,重力是維持人體骨骼肌肉形态的必要條件,沒有重力以後肌肉就會萎縮,骨量也會減少,鈣會流失,所以必須進行鍛煉。過去前蘇聯的禮炮号飛船,航天員在太空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回來也沒有特别注意,後來航天員的生活能力非常困難。從和平号空間站以後,航天員的這種鍛煉開始加強。這也是人類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後來,健身功能成為空間站長期生活的标配。

在失重的太空下,航天員是怎麼鍛煉的?吳季解釋:“在太空的運動不同于地面,航天員在跑步台上需要在腰間系一個橡皮筋拴在跑台上,不至于飄起來,讓他們的力量得到訓練。”而自行車訓練,通過增加車輪的阻力,達到鍛煉效果。

身體健康之外,航天員在太空是否還面臨心理健康問題?對此,吳季表示,因為目前,通訊手段已經非常發達,航天員可以通過視頻與親人通話,甚至可以每天通話,應該說不存在很孤獨,很困難的情況。但太空生活給航天員的心理素質提出了要求,比如說協作精神,隊員們不能相互鬧别扭,性格不能太孤僻。

“在選拔航天員的時候也考慮這些情況,他們的選拔是按照乘組來,一個乘組在地面上就經常在一起呆着。他們之間很協調,相互補台,相互支援,有明确分工,他們也習慣于這種分工。所以當一個航天員出現了問題,不是換掉其中的某一人,而是換下整個乘組。這次公布的航天員名單,就有一個備份乘組。”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5

艙内景 圖片來源見水印

未來科學家和普通人也能進太空嗎?

協作精神比身體素質更重要

在去年兩會上,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接受采訪時表示,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是為了空間站執行任務。“将科學家送入太空,讓他們利用專業知識來操作先進的實驗設備,根據需要調整和完善方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衆所周知,航天員對身體素質有着苛刻的要求。把科學家和普通人送入太空,也需要他們有非常好的身體素質嗎?對此,吳季表示,因為航天員要執行任務,需要操作、維修,處理緊急情況,就像司機駕駛員一樣。而其他人就像乘客,他們是去做其他的任務或者去旅遊觀光,他們不需要承擔特别的任務。空間站出現緊急情況需要指令長和航天員處理,所以對他們的身體素質有着不同的要求。

“雖然從起飛到着陸的過程對普通人沒有特别複雜的生理要求,但是對他們的心理還是有要求的。”吳季解釋說,大家需要有協作精神,因為飛船上空間很狹小,大家需要友好相處,共同協作。”當然,對于普通人來說,不能有高血壓、心髒病等,因為到微重力環境,心髒要适應新環境。

中國空間站開始建設,三位航天員進入太空,中國人圓夢太空又邁出了關鍵一步。那麼中國人的太空旅行還會遠嗎?

今年,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的吳季出版了一本名為《太空旅遊》的科普著作。他介紹說,美國的太空旅遊已經開始,中國的太空旅遊技術上問題不大,關鍵是成本。因為中國的航天計劃要實現任務的大目标,目前的目标還不是太空旅遊,不是降低成本。要實現太空旅遊未來需要把成本降低到人們買得起的水平。然後逐漸形成一個生态,一個市場。目前中國的商業載人飛船還沒有出來,還有一段距離。

最極緻的地球之美,是在月球上欣賞地球完全被太陽照亮的時刻。而在吳季出版《太空旅遊》時,他曾表示,人類在太空移民之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太空旅遊。隻有大量太空旅遊者不斷來往于地球和太空旅遊目的地之間,比如往返于近地軌道太空旅館或月球旅店之後,太空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有太空移民的技術基礎和實際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航天員上太空怎樣生活(航天員3個月太空生活怎麼過)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