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中秋,不覺想起兒時的中秋節。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的各種節日都是跟特定的食品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小的時候從來不會把這個日子叫做中秋節,而是叫“月餅節”。同理,還有“元宵節”和“粽子節”。隻有“二月二”沒有跟着食物叫,而是就叫“龍擡頭”,盡管依照天津舊俗,這一天要吃煎焖子。不過這個原因也很簡單,那時候到了二月二的時候,商店裡也沒有賣焖子的,至于吃煎焖子時要用的蝦油,當年也買不到,所以這個節日無法和食品聯系在一起。我家正經八裡吃煎焖子,那要到改革開放之後了。
小時候每年的“月餅節”都是我們這些孩子們最盼望的日子之一,到了那一天家裡才會拿出糧票到點心鋪買月餅。記得跟着爸爸到了小白樓的點心鋪裡,香味撲鼻,爸爸隔着櫃台,指點着挑出幾塊月餅,然後售貨員麻利地用褐黃色的紙把點心包成一個小包,上面蓋上一張紅紙,再用紙繩捆好,随手撚斷了紙繩後交到爸爸的手上。
跟着爸爸從點心鋪往家裡走的路上,我的饞蟲子早就按捺不住了,一回到家就找爸爸要月餅吃。爸爸不給,一擡手就把點心包放到櫃子頂上我夠不到的地方,說是要到晚上全家人都回來的時候一起分了吃。看着櫃子頂上的點心包,我心裡那個癢啊!可沒辦法,隻有忍着。終于等到哥哥放學、媽媽下班,全家人吃過晚飯之後,爸爸才很有儀式感地把月餅放在桌上,用刀把月餅切成兩半,每個人分半塊。我拿到屬于自己的半塊月餅,又急着吃又舍不得吃,就那麼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覺得真是好吃得不得了。沒過多久,半塊月餅吃完了,手上好像還有一點渣渣,于是又伸出舌頭把手也舔了個幹淨。
有一年的中秋節,我家樓上的L叔叔家弄來一個月餅模子,然後在樓道裡變戲法一樣自己做出了月餅的餡料,L叔叔的愛人G老師在我們這群孩子們的圍觀下包月餅,包好一個餅胚之後就用模子扣出來,上面就有了月餅的圖案,随後把這些月餅放到一個比平時烙餅更大更深的餅铛當中,餅铛裡面刷上了油,就這樣兩面烙到金黃,然後又扣上蓋子烤了一會兒。不大的功夫,月餅就熟了。G老師就叫着我們幾個孩子,每人拿了一塊還燙手的月餅捧回家去吃。我們那時多少也懂點事了,知道不該拿這些月餅,因為那時候的糧、油、糖,以及制作月餅餡料的東西都是憑票供應的,L叔叔家裡也不寬裕,所以一開始都不接。後來G老師說,每人都有一份,不用客氣。我們幾個才接過月餅,雙手捧着下樓去了。
不知道其他人聽沒聽說過,反正我聽老人們說過不少聳人聽聞的“常識”。比如,吃耳屎會變成啞巴,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死人,口香糖如果咽下去會把腸子粘在一起,殷承宗為了彈鋼琴把虎口剪開,以及,不能吃熱點心。過去老人們都說,過去的點心鋪裡招學徒,一進點心鋪裡,老闆就會讓小徒弟吃熱點心,而且要一直吃到飽。據說這樣就可以讓小徒弟被油膩拿住,從此再吃點心就惡心,于是就不會在幹活的時候偷吃點心了。對這些“常識”,我在小的時候曾經深信不疑,但後來一個一個地都被證明是假的。其中第一個被推翻的“常識”,就是不能吃熱點心。那天我把那塊燙手的月餅用雙手交替捧着走下樓來,沒敢直接回家,怕被父母說拿别人東西,自己跑到院子裡,狼吞虎咽地把這塊月餅趁熱吃了。直到吃完之後,才想起來老人們說不能吃熱點心,心想壞了,這樣我以後就不能再吃點心了。想到這裡,心裡又慌又悔又怕,就這樣惴惴不安地回到家。到了家裡之後,我也沒敢說這件事,直到晚飯之後,家裡照例又分月餅了,我拿了屬于我的那半塊月餅,結果一吃并沒有覺得惡心,于是心中竊喜,方知道老人們說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我們小的時候吃的月餅主要是五仁和棗泥餡的,姥爺牙不好,所以喜歡吃棗泥餡的蘇式月餅,而我則來者不拒,什麼餡的都喜歡吃。我這種喜歡甜食和粘食的口味至今不改,諸如年糕、元宵、青團、粘豆包之類的東西我都喜歡。對月餅、蜜三刀等甜食更是喜愛有加,盡管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高油高糖,對身體不好,但從小養成的口味,改起來也難。
這不,又到了中秋節,家裡照例又攢了不少月餅,于是這些天每天的早飯就換成了月餅。家人把大家都不喜歡的五仁餡月餅都留給了我,我則由于平時家裡人管着不讓我吃這麼多糖,現在終于可以解饞了,所以照單全收。是不是挺饞的?我承認,誰讓從小缺這口呢!
不覺間,又說了一段舊事。今天是中秋佳節,又是教師節,還是祝朋友們特别是我的教師同事們節日快樂,團圓美滿,阖家幸福!
最後,送上一首秋日的小詩吧!
秋蟲,唱醉了荷塘,
丁香,绾起結一樣的芬芳,
丹桂,随着露珠兒飄香,
雁陣,變幻着猶如詩行,
小草,淡淡地把心緒染成金黃。
白雲,挂在樹梢,
蒼苔,斑駁了老牆,
金風,淩亂了落葉,
野菊,乜斜着慵懶的夕陽。
月兒,漸漸爬上了西窗,
藤蔓,化成了影子搖晃,
桌上,閑着一把蒲扇,
簾栊,柔柔的似要催人進入夢鄉。
美妙的夜色,
怎舍得輕放,
一地月光,
幾度秋涼,
多想,把今夜珍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