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火炬開發區公路鋼結構産業園“工改”項目正式動工,這裡将打造聯速·健康科技産業園。項目改造後,聯速·健康科技産業園将瞄準總部經濟、智慧醫療、健康科技等産業開展招商,建設科研科教總部基地、智慧健康科技産業中心、展示交易中心、贛商總部基地等多種業态,全鍊條推動健康醫藥産業轉型升級,預計産值将從原來的100萬元增加至3.5億元。
上述場景,是中山推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下稱“工改”)的一個縮影。
這是中山破解曆史性、結構性問題的一把鑰匙:通過低效工業園再造,對原有的發展模式進行重塑,對産城空間進行再造,對高質量發展邏輯進行重構。
這是中山謀劃未來、提升能級、尋求出路的一場探索:水污染治理、社會治理和安全生産、城市配套完善、産業轉型升級等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都将在這場産城空間再造的征程中,找到新的支點。
改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改出“鳳凰涅槃”的信心,改出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在過去近9個月時間裡,以中山“工改”為主線的一系列改革,激發了一座城市的改革魄力、創新動力、發展活力。
【奮鬥歲月】
破局:啃下“硬骨頭”,打赢“攻堅戰”
“如果還是老樣子,怎麼引進優質的企業?”
矮小破舊的鋅鐵棚,零碎分散的作坊和小散亂企業分布其中。這是中山市古鎮鎮海洲村村民歐伯最熟悉不過的場景,而部分曆史遺留土地問題,也讓村幹部們焦頭爛額。
在中山,像海洲村鋅鐵棚這樣散落的低效工業園并不少。作為一個面積不到1800平方公裡的地級市,中山土地開發強度接近40%,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實施減量規劃的地級市。尤為嚴峻的是,全市現有工業用地33萬畝,其中國有出讓工業用地面積30畝以下地塊面積占比接近50%,且80%以上已出讓給私人(企)所有,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問題突出。
困于用地之難,中山工業投資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統計顯示,過去10年中山工業平均增速0.9%,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
推行“工改”,是中山推進工業發展、實現“鳳凰涅槃”的必由之路。
2022年1月4日,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山市高規格召開村鎮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工作動員大會,正式吹響全市村鎮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号角。當天下午,中山超20個鎮街同步舉辦低效工業用地拆除動工儀式。
“隻要有利于中山高質量發展的事情,我們都要堅定去闖、去試!”大會号召,推動低效工業園改造,全市上下要唱響《敢問路在何方》,堅決啃下“硬骨頭”,打赢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
在這次大會上,中山“工改”明确了幾個方向:堅持規劃先行,跨鎮街做好百畝千畝萬畝産業園的規劃,并同步做好配套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堅持連片改造,打造若幹個萬畝千畝現代主題産業園;堅持政策引領,制定接地氣、利發展的政策,最大限度釋放基層積極性、激發社會投資熱情;堅持改革突圍,創新開路、各顯神通,各鎮街要勇于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多種改造路徑和模式;堅持“工改工”為主,嚴防工業地産推高工業成本,嚴格控制工業用地轉商住用地;堅持蹄疾步穩,用心用情用腳走好新時代群衆路線,最大限度争取群衆、企業的理解和支持,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堅持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結合水污染治理,對生态環保、安全生産等問題加強執法,依法果斷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尤其注重把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過程作為做通思想工作、凝聚改造共識的過程;堅持把低效工業園改造的過程作為中山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要妥善騰挪安置好園區優質企業,鼓勵企業在騰挪過程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這也是中山推進“工改”的基調和路線圖:既要下定決心,也要因地制宜穩中求進;既要為産業騰挪空間,更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今年1月,中山市小榄鎮九洲基廣成路工改項目集中拆除現場。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謀局:企業租金少了,村民收益增了
“騰挪之後,廠房面積和設備投入計劃增加近三分之一,年産值預計從不到2000萬元增加到3000多萬元,企業在廠房搬遷當年預計就可實現企業‘上規’!”在中山神灣鎮“工改”工作組布局了超50萬平方米的3個“工改”騰挪園後,一批企業借此機會“一飛沖天”,該鎮“工改”指揮部的鄧海煌自豪地拿位于外沙科創園的慶乙金屬有限公司舉例:“我們引導鼓勵優質企業把搬遷騰挪的過程作為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
怎麼理清複雜的土地所有問題?怎麼妥善安置搬出園區的情況不一的企業?怎麼确保“工改”期間企業不停産、信心長久在?
中山拿出了一套穩中求進、密切群衆、多方聯動、日夜兼程的“工改”的方法論。
“舊園區大部分被‘二房東’承包了,租金每平方米要10多元,現在村集體物業提供的騰挪安置廠房,每平方米隻需5元錢不到。”在古鎮鎮岡南村開辦燈飾配件企業的樊馬甯欣喜地說,“村裡還有不少扶持政策,當然要支持‘工改’!”
中山的“騰挪園”安置了企業的廠房,也安置了企業的心。中山出台了企業搬遷騰挪補助實施細則,摸排全市需騰挪安置的企業,發放騰挪安置補貼,并規劃了66個地塊用于企業騰挪安置,用地面積近2500畝。此外,對于淘汰企業的人員安置問題,各鎮街也出台了相應的安置扶持政策,妥善解決好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同時,中山劃定總規劃面積達27.53萬畝的十大主題産業園,重點推動主題産業園内低效工業用地改造升級。編制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園區規劃,确定産業空間分布與規模,謀劃好“工改”片區産業轉型升級方向和路徑。
橫有多部門協作謀篇布局,縱有“工改鐵軍”深耕一線,中山“工改”點面同時發力。中山市“工改”指揮部與市人大、市政協、市招商辦、治水辦等聯動,市鎮合力攻堅克難。同時,一批批“工改”幹部紮入基層,主動上門帶領企業和村民群衆看項目、走企業、算大賬,結合各鎮街實際情況不斷推陳出新“工改”模式。
今年9月,中山市小榄鎮九洲基廣成路“工改”項目建設現場。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變局:更多高新企業選擇中山
9月21日,看着南頭鎮北帝社區“工改”項目正式動工,該鎮“工改”專班成員馬俊燊在現場驚歎:“原本長達一個月的審批時間竟然能壓縮至3天!”
“工改”緊鑼密鼓地騰出空間,又怎能在項目落地的速度上落後。為了确保“工改”高質高效,中山“工改”相關部門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并與市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建立聯動機制,為審批機制提速、對項目落地流程再造,實現“工改”項目和招商項目無縫對接。馬俊燊所稱贊的通過項目預受理機制實現的“拿地即動工”,正逐漸成為中山建築項目落地的新常态。
“工改”改出了高收益,騰挪空間實現了“多赢”。沙溪鎮水溪工業園改造項目(一期)将一改零稅收局面,預計帶來2500萬元稅收,村集體年收入從40萬元上升到150萬元;小榄鎮菊城大道中7号廠房“工改”項目年租金收入将達825萬元,為原來的4.8倍……鄉村振興有了新的生态,集體經濟有了新的增長,國有資産進一步擴展壯大。
“工改”改出了新面貌,綠色發展駛入快車道。于2021年9月奠基的、中山第一批“工改工”項目之一的小榄鎮北區社區高端環保産業園,貫徹“環保共性産業園”理念,與中山市生态環境局聯動,對用地、産能及産業布局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拓展區和輻射區四大闆塊。除此之外,中山一批“小散亂污”企業得到治理,城市工業生産污染、安全等問題極大改善,中山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工改”改出了信心,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山。借“工改”東風,企業用地問題積累已久的古鎮鎮海洲村順勢而為,分批騰挪企業,建設起了面積增加近5倍的高新技術科技園,并以高準入标準篩選新入園的企業。未來,村集體不僅可以收獲固定收入1260萬元、新增3500個就業崗位、創造4000萬元年納稅,還能夠确保企業生産的低能耗、低污染性,實現經濟生态效益雙豐收。村集體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更多中山本地企業願意增資擴産,外地企業願意投資中山。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一場由“工改”破題的攻堅戰,将為這座城市帶去新的機遇、新的力量、新的希望。
神灣鎮誠藝·外沙科創城工改指揮部與招商中心。 葉志文 拍攝
【奮進者說】
見證從“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轉變
“記得那天晚上11點我接到社區電話,得知那個地塊的權利人願意過來作進一步的溝通。我趕緊通知工改專班的同事帶上資料先行過去,同時馬上驅車從城區回小榄。到達永甯社區已是晚上11點40分。”就在當天24時,也就是權利人可獲得第一階段獎勵的最後一刻,中山市小榄鎮副鎮長吳鑄輝把這份解除長租地塊合同簽了下來。
這一刻,來得不易。
吳鑄輝分管小榄鎮“工改”工作,他所處的第八談判小組,是工作量最多、談判任務最重的。當中有位70歲的權利人,由于對“工改”政策不熟悉、不理解,對“工改”比較排斥。對此,吳鑄輝與小組成員差不多隔天就走到他耕作的田頭,深入其生活、感受其生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他細說工改的好處。同時,更深入他的家庭,與他家人普及工改的知識。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就在8月14日晚上,該權利人在家人的陪同和見證下,用實際行動支持小榄工改。
從“要我改”到“我要改”,吳鑄輝和同事們見證了一個個股民、村民的轉變。同樣在第八談判小組,有一地塊權利人是一對創業的夫妻。由于對物業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度無法接受“工改”,經“工改”幹部多次上門,深入細緻地分析講解,終于化解了夫妻倆的疑慮和心結。
又是一個深夜。由于夫妻倆是會計出身,現場給吳鑄輝算了一筆賬,列出了對這個地塊的投資清單,逐項跟“工改”幹部校對。吳鑄輝一一回應,消除他們的疑慮,終于再次獲得寶貴的“工改”票。
在這些村民、股民和權利人身上,吳鑄輝和同事們也看到了他們的态度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在于看到更長遠的利益,更在于他們對“工改”、對城市發展的理解和信心。
“正是他們這種理解、支持和遠見,才讓小榄的産業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吳鑄輝說。
【一線案例】
舊廠房變身“火炬原藥港”
近日,在一片鳴笛聲中,火炬開發區民衆沙仔園區恒創科技園項目拆除儀式正式啟動。據悉,該項目是由國家健康基地集團牽頭打造的萬畝“火炬原藥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恒創科技園項目建成高标準廠房,為産業鍊配套、有轉型升級空間和成長性較好的本土企業安置“新家”的同時,也将大力開展産業鍊招商,吸引更多上下遊優質企業落戶。
恒創科技園于去年12月被納入“工改工”項目。該改造地塊位于中山市民衆街道新平村,占地面積74畝,現有建築面積約31499.88平方米,年産值2億元,年稅收為650萬元,土地産出效益較為低下。
改造後,恒創科技園将以新材料産業、數控機床與精密儀器設計、生物等為主導産業,并積極引入省、市、區推動的高新、專精特新企業,預計年産值達8億元,年稅收将達3500萬元。
年産值提升4倍背後,是火炬開發區向土地要效益、向存量要空間的決心。恒創集團董事總經理林秋燊表示:“恒創集團科技園作為現代化産業園區的重要節點,将配合沙仔工業園區産業規劃,聯合粵科檢測科技等合作單位,重新對地塊進行産業規劃,規範建設載體,規範環保物流。”
恒創集團科技園與其運營公司廣州粵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粵科檢測科技”)将配合省科學院科學儀器中試平台,配合粵科檢測科技旗下100多家企業,以檢測服務為公共科技平台,發揮中山電子産業和制造業優勢,在分析儀器、醫療器械、關鍵工程核心零部件國産化制造上建立産業鍊。
粵科檢測科技董事總經理宋嘯亮表示,粵科檢測科技将在中山恒創建設以化妝品、保健品為核心的新生化檢測平台。根據省科學院科學儀器中實試驗平台的計劃,粵科檢測科技将模具開發、工業設計、特種發酵等符合中山産業鍊優勢的項目向恒創轉移,并與傳統合作夥伴中山好來化工、中山林工工業裝備等夥伴共同探讨創業服務與聯合投資。
以商引商夯實産業鍊根基。目前,恒創科技園已入駐為華為供應無碳銅5G應用産品的中山萊通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專精特新”企業中山市新博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并即将引入廣東省科學院設備中試平台、睿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林工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等一批項目。
“對沙仔工業園區的低效改造,是解決土地資源緊缺、拓展産業空間布局的重要基礎,也關乎整個地區的生态環境、鄉村振興、安全生産,可以說是一場沒有退路必須打赢的攻堅戰。”火炬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民衆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黃聲群指出,希望更多符合項目拆除标準的企業能夠加入“工改”行列中,通過“工改”釋放産業空間、提高生産效率、實現轉型發展。火炬開發區也将一如既往優化政務服務,努力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當前,沙仔工業園正依托健康基地,立足園區資源禀賦與産業實際,緻力打造逐步建成立足大灣區,面向全世界的以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為特色的萬畝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原料藥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示範園區,吸引企業家們來沙仔工業園落戶發展,共同打造大灣區一流的“原藥港”。
【數讀】
●“工改”計劃
年内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1.3萬畝
三年拆除整理5.8萬畝
建設總面積達27.53萬畝的十大主題産業園區
●“工改”部署
派出市鎮兩級“工改”專班幹部達540人
批複“工改工”項目改造方案14個,涉及用地面積超763.1畝,投資額約45.9億元
●“工改”進展(截至今年8月底)
已啟動4輪低效工業園集中開拆
拆除整理超9500畝土地,完成年度任務的73%
依法查處落後産能企業93家
整治拆除違法建設和危舊廠房物業214宗,面積達158.34萬平方米
規劃了66個地塊用于企業騰挪安置,用地面積近2500畝
摸排全市需騰挪安置的企業有372家,目前已完成安置285家
全市已出台“工改”政策文件51項
全市“工改”項目已完成招引企業129家,投資總額近108億元
服務本土企業增資擴産188家,投資總額超177億元
【采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陳少宏 南方日報記者 羅麗娟 楊慧榮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作者】 陳少宏;葉志文;羅麗娟;楊慧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