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川發生山體垮塌直播

四川發生山體垮塌直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6:35

四川發生山體垮塌直播(四川茂縣山體垮塌93人仍失聯)1

昨日,數十台大型機械在事發地分工協調作業。

四川發生山體垮塌直播(四川茂縣山體垮塌93人仍失聯)2

6月25日4點50分,武警官兵和自己的搜救犬一同在屋内休息。

四川發生山體垮塌直播(四川茂縣山體垮塌93人仍失聯)3

6月25日5點30分,四台大型機械正在現場作業。

已有失聯名單人員主動取得聯系,國家衛生計生委抽調專家趕赴災區救援;專家:大地震讓山受了“内傷”

四川茂縣疊溪鎮突發山體垮塌事件,救援進入第二天。昨日,茂縣前方新聞中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下午,累計發現遇難者遺體10具,目前93人失聯。國家衛生計生委抽調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重症醫學、骨科、神經外科和心理救援專業6名專家組成國家醫療專家組,并調派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救援。

地質專家表示,曆史上的幾次大地震給山體帶來了“内傷”。

村民反映失聯名單中9人已回村

昨日上午,阿壩州政府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茂縣“6.24”疊溪山體滑坡,118名失聯人員身份已經确認,118人名單中,5人備注為“外來人口尚未入籍”,其中兩人沒有身份證信息,另有5名外來務工人員,其中兩名外來務工人員顯示為“無法核實”,沒有個人信息。此外,名單中身份信息顯示,有16人出生于2000年後,其中年齡最小的出生于2014年,今年僅僅3歲。

根據四川日報報道,118人失聯名單公布後,疊溪鎮兩河口村村民張連剛反映,名單上9人是其親人,現在都已聯系上,9人都已回到新磨村。張連剛說,名單上65号顔盈、100号顔雙是大姐的孩子,108号張仕浩、109号張仕傑是大哥家的孩子,110号張世瑞、111号張世朝、112号張仕會是二哥家的孩子,113号張嬌、114号張世偉是三哥家的孩子,“9個人要麼在外地讀書,要麼在外地工作,他們現在都很安全,24号就已經趕回來了。”

昨日下午,茂縣前方新聞應急中心舉行災害搶險救災第五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17年6月24日5點45分,茂縣疊溪鎮新磨村新村組富貴山山體突發高位垮塌,造成62戶118人失聯。失聯人員名單經阿壩州政府門戶網站公布後,部分人員通過公布的聯系電話(0837-7428325)與茂縣公安局取得了聯系,經與本人、直系親屬通話後,目前已确認失聯名單上的15名人員均安全。截至6月25日14時,累計發現遇難者遺體10具,93人失聯。

災害共掩埋及損毀房屋103棟

茂縣應急辦消息稱,截至昨日下午,共有專業救援隊伍2586人,大型挖掘機36台、裝載機10台、生命探測儀10套、救護車13輛、防疫車2輛、運渣車6輛、其他車輛5輛、發電機10台在現場開展救援。

國家衛生計生委抽調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重症醫學、骨科、神經外科和心理救援專業6名專家組成國家醫療專家組,并調派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救援,進一步強化當地醫療救援力量;安排上海3家醫院9名國家級醫療專家和重慶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待命。

此外,四川各級衛生計生部門災後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災害現場已有20餘輛救護車和90餘名醫護人員開展工作,省級36名醫護專家、8名疾控專家和10輛醫療救援車趕赴災區增援,切實做好醫療救治、衛生防疫和心理救援工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以及茂縣及相鄰的汶川縣、都江堰市指定醫院均開通綠色通道,組織精幹醫護力量,做好傷員收治準備。

根據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消息,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本次茂縣疊溪鎮山體垮塌事件,受災面積約0.8平方千米。掩埋及損毀房屋共103棟;掩埋及損毀公路(104鄉道)約2.1千米;破壞橋梁1座;滅失園地約430餘畝;滅失耕地約38畝。導緻約2千米河道被碎屑流掩埋,威脅上遊南河口村約133棟房屋,以及下遊松坪溝景區遊客集散中心約28棟房屋,威脅下遊朝高水電站和較場電站安全。

搜救發現疑似生命迹象

25日上午7時40分許,德陽消防官兵攜帶生命探測儀三台、搜救犬一條前往救援現場4号區域,對該區域進行搜救。9點10分,搜救犬發現一處疑似有生命迹象。德陽消防官兵通過手刨和鐵鏟刨的方式,對可疑處進行清理,并使用搜救犬對該區域進行反複确認。随即,綿陽消防官兵也用雷達進行探測,發現地下約五六米的位置有信号。9點30分,現場救援指揮馬濤表示,隻要有一點生命迹象就要全力以赴救援,随即協調兩台挖掘機配合救援。

四川日報報道,昨日下午,武警四川總隊第一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技術手段可以确定,地下有兩人生命迹象。救援人員再次通過紅外生命探測儀和雷達生命探測儀确定被埋着具體位置和深度。目前,挖掘工作仍在繼續。

■ 鍊接

當地開展環境應急監測

新華社報道稱,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6月24日突發山體高位垮塌後,四川省環境監測系統立即啟動應急監測預案,對受災區域及下遊地區開展了環境應急監測。

監測人員對松坪溝斷面、下遊3千米斷面、松坪溝入岷江口下遊200米斷面和茂縣牟托村下遊100米斷面4個點位進行了水質采樣監測。

監測數據表明,3個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标準,發生地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水域标準,水體質量保持優良。

同時,位于下遊的汶川縣姜射壩和映秀的2個水質自動站對下遊地表水開展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氟化物、溶解氧、六價鉻、總錳、總砷、總汞、揮發酚10項指标的水質自動監測。

監測數據表明,2個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GB3838-2002)Ⅱ類水域标準,水體質量保持優良。

萬達向災區捐款2000萬元

6月24日6時左右,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垮塌,造成40餘戶100餘名群衆被掩埋。四川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家鄉,當他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四川茂縣受災後,立即決定萬達集團捐款2000萬元,專項救助遇難群衆,幫助災區重建家園。這筆捐款通過四川省慈善總會捐往災區,這是茂縣災區收到的最大一筆企業捐款。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魯甸地震等自然災害中,萬達都是捐款最早、數額最大的企業之一。

■ 分析

把脈茂縣山體垮塌:

大地震讓山受了“内傷”

巨大的山體從1000多米的高空轟隆落下,在重力作用下順着山體往前沖,一個用了41年時間從無到有建造起來的山村,瞬間消失。

垮塌發生在兩座大山之間,從一座山的一面傾瀉而下,房屋沒有留下一塊完整的混凝土,廢墟中隻剩下變了形的鋼筋條,100餘村民沒有了回音。

根據新華社報道,300餘名受災群衆已被轉移安置在附近的疊溪鎮疊溪小學和白臘寨村白臘酒店。

富貴山前,推土機和挖掘機不停地忙碌着。救援人員表示,山體滑坡最難出現幸存者,因為泥沙俱下,沒有呼吸的空間。

人們難以想象,極少給新磨村一組帶來麻煩的富貴山,會以這種覆滅的手段,摧毀守護它的人們。

6月25日下午,兩位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給這次災難“把脈”,認為在近84年時間裡,富貴山南北100餘公裡範圍内,先後經曆了1933年疊溪鎮7.5級地震、1976年松潘小河7.2級地震、2008年汶川8.0級地震,“而這幾次大地震給山體帶來了‘内傷’。”

41年前到此避險又遭劫難

41年前,新磨村一組從兩公裡外的擂鼓山腳下,搬到富貴山腳下。那時村民顔順倫6歲,“荒山荒坡”,是唯一的印象。

那是1976年,北邊90公裡的松潘發生7.2級地震。當時位于擂鼓山下的新磨村一組附近山體不再安全,政府組織搬遷。

當時,新磨村一組30多戶來到富貴山腳下,開始了他們的避險生活,新磨村二組留在原位置。

這是一座因為有人看到山體有“富貴”二字而得名的山。随後41年,富貴山養育了新磨村一組兩三代人。

顔順倫回憶,剛搬到富貴山腳下的新磨村一組很窮。一切隻能從開荒開始,在開辟出來的土地上種玉米、小麥和土豆,但村裡大部分人填不飽肚子。村民們在荒地中開辟出來空地蓋房子,大部分是石牆混合土坯。

進入80年代,農田包産到戶,不知道從哪位村民開始,村裡漸漸全都抛棄莊稼,種了水果和花椒。

“一斤花椒能賣六七十,每家每年都能産上千斤,一年僅花椒就能掙六七萬。”村民坤飚說。90年代起貧窮地區興起外出務工潮,但是新磨村村民極少外出務工。就在這片荒地上,從無到有,創造了洋樓、花牆和富足的生活。

沒有人注意到,這座給村民創造财富的山,何時受了“内傷”。6月24日那場突然而至的山體垮塌,沒有給這個村莊一絲求救的空隙。

6月25日,顔順倫說,村裡從沒有發生過泥石流。那座山隻有東邊一條溝槽裡偶爾會有泥沙下來,但是在正常範圍内。

也有村民表示,哪裡發生山體滑坡,都不會想到富貴山,因為富貴山上的植被茂密,一直沒有被開荒。

顔順倫從2004年至2016年都是新磨村的村幹部,現在,新上任的村幹部都在這次地質災難中失聯。他很悲痛,但不能深陷于悲痛。從24日開始,顔順倫重新代理新磨村村書記,安撫遇難者家屬、帶領剩餘的村民料理後事成了他的新任務。

專家認為3次地震後山體受“内傷”

25日下午,“6·24”茂縣疊溪山體突發高位垮塌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舉行了第六場新聞通氣會,對此次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做出了初步分析。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專家裴向軍介紹,此次特大滑坡災害,經無人機高精度航拍影像分析,方量在1800萬立方米,發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離受災村莊1250米,無人居住且山體陡峭,坡度在55-60度,人很難上去;同時由于山高植被密集,受其遮擋,即使高精度衛星也難以拍攝到坡體變形——這意味着現有遙感手段發現不了隐患,傳統工程地質勘探手段也難以開展。

據茂縣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裴向軍在汶川大地震後,先後1000多次出入震區,對阿壩州地質環境非常熟悉。汶川地震後,當地村民發現山體部分溝槽變大。那幾年,每年都會有專家來進行地質勘測。

“地震後溝槽變大,不是判斷是否會造成山體滑坡的依據。”裴向軍說。

另一位地質災害應急專家、成都理工大學教授許強将此理解為“客觀原因、高度隐蔽性”。

專家表示,地質災害發生地處于松坪溝斷層,曆史上地震頻發,包括1933年疊溪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給地層帶來的是深部岩體損傷——也就是“内傷”而不是“皮膚病”。受地震影響,山體穩定性下降,遇到降雨更容易誘發滑坡。日本關東地震等曆史上大地震幾乎都在震後出現過大災的案例。該現象如何解決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

兩位專家均提到1933年疊溪鎮7.5級地震、1976年松潘小河7.2級地震、2008年汶川8.0級地震。從地圖上看,汶川、疊溪鎮、松潘三者自南向北分布在一片崇山峻嶺之中,疊溪鎮位于二者之間的位置。

“地震給地層帶來的是深部的岩體質量損傷,也就是内傷,而不是皮膚病。受地震影響,山體穩定性下降。這些地震留下後續的一些地質災害長期效應問題,實際上是全球面臨的巨大挑戰。”裴向軍說。

許強對此的補充是,這次山體滑坡肯定跟汶川大地震有關系。

“汶川地震造成山體震裂松動,震裂松動之後,水和降雨就比較容易進去,這在汶川地震災區,尤其是地震區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另外,這個震裂松動效應還有一個,我們叫高體效應。有些就直接比喻鞭梢效應,就是不管鞭子怎麼動,但鞭子的尖尖上肯定抖動特别強烈,所以你們看到那些殿堂,房子比較高的地方,那上面震動那是越來越強烈。今天發生滑坡的位置就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所以對地震的反應是相對比較強烈。”許強解釋。而地震多年後才顯類似山體滑坡的效應,在國際上也時有出現。

A10-A11版采寫/新京報記者綜合新華社、央視、四川日報等媒體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