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7:39:10

靜安區蘇州河岸線

約6.3公裡

北岸

西起遠景路,東至河南北路,長4.7公裡

南岸

西起安遠路,東至成都北路,長1.6公裡

随着昌平路橋的開通,昌平路-恒通路路網交通也被打通,蘇州河步道從此貫通開放,沿岸景觀品質有了明顯改善,已逐漸成為市民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蘇州河靜安段就有10處值得打卡的景觀節點。

該區段濱河岸線交通

以慢行、公交優先為主

全段濱水景觀帶按規範設置了

濱河步道、騎行道、盲道等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沿着蘇州河兩岸走走

看看有哪些好去處吧

1

不夜城段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1

全長630米,設計體現從平面轉向空間的概念,通過架空棧道解決場地多種問題。

消除視線與空間阻隔,保證不同地塊場地私密性,同時保障與M50橋的暢通連接;通過設計橋上爬藤綠植,形成“綠”動立面,并增加戶外隐形音響,增添場地趣味。

02

寶礦地塊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2

面積5400平方米,設計從流動的蘇河韻律中尋找靈感,融入音樂廣場、休閑驿站等,景觀結構采用輕質土以減少荷載壓力,豐富基地種植層次,軟化橋體剛性。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3

03

蝴蝶灣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4

全長370米,靜安區最生态的濱河亮點。在原有濱水綠地3000平方米的基礎上,将整個公園“打開”,與昌平路橋和恒豐路橋下沿河步道進行貫通,形成約360米長一體化濱河綠道,實現“橫向連通”,新增三角地約1200平方米景觀綠化,改造現有設施打造蘇河驿站,實現“縱向拓展”。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5

棧道向兩側延伸,與外側步道貫通;公園的直線棧道可以局部向駁岸拓展,形成親水平台,同時考慮将親水平台設置成不同主題和功能的小廣場;将現狀濱水欄杆外移,打開通行空間,濱水綠帶内種植半耐水濕花境帶散鋪礫石。

04

福新面粉廠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6

全長240米,平均寬度5.5米。重新劃分人行道和騎行道,提升交通安全性;降低喬木密度,打造開放式景觀;将面粉廠文化曆史通過景觀載體對外展示,強化景觀參與性與互動性。

05

南北高架橋下空間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7

面積10100平方米,利用橋梁梁底空間構造,植入橋下建築空間吸引人流;植入運動場地、拓展極限運動,激發空間活力;植入燈光秀,橋墩立面采用彩繪裝飾提升空間形象。

06

恒豐路橋下空間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8

面積840平方米,設計将左右兩側進行一體化設計,利用台階提升濱水實現,擴展空間,利用生态化木栅格美化立面。

07

四行倉庫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9

長155米,平均寬度10米,靜安區最紅色的濱河亮點。

對該段現有濱水空間與原有機動車道進行一體化提升改造,鋪設約2100平方米彈格石路面取代原瀝青路面,修建約1800平方米濱河步道,鋪裝複刻蘇河沿岸曆史商貿特色街區版圖;結合四行倉庫建築體量現狀擋牆及高差條件形成簡潔的景觀風貌,展現人文曆史元素;運用階台階、折面、漏光手法提升場景視覺體驗;曆史建築立面肌理元素衍生運用至景觀小品中,防腐木鋪裝替換為具有曆史感混凝土鋪裝;增加戶外家具,營造怡人舒适的景觀環境。

08

西藏北路-浙江北路段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10

濱河步行道寬度約4米,設計通過整合空間等措施來優化現有場地,拓展濱河步行道空間;搭建座椅花壇構架,消解高差,拓展休憩空間;挖掘場地文化,延續場地記憶,結合藝術混凝土打造“曆史畫廊 上海芳華”主題。

09

上海總商會舊址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11

濱河景觀帶區域寬度5.5-13米,靜安區最有曆史氣息的濱河亮點。

蘇州春節必去打卡的免費景點(蘇州河靜安段寶藏級打卡點傾情推薦)12

采用雙面連環畫攝影作品亮化美化河南路橋下空間,再現1935年《商業月報》封面總商會原貌;同時通過混凝土影雕、藝術燈光裝置等新材料新技術來展現場地文脈,打造獨具靜安特色的門戶景觀。

10

浙北綠地

面積10公頃,建立複合多元的城市空間,融合曆史文脈與當代生活。以公園為主體的“中心”、濱水軸線與交織的街道步行網絡連接成一個整體;地下商業通過類型不一的下沉廣場,與地面尤其是中央公園形成互動;下沉的商業空間、地面的公園和綠地,與屋頂綠色花園實現了慢行系統在垂直高度上的立體擴展;河岸、綠地一氣貫通,連廊步道在空中交彙。

記者:黃小清

圖片:任念葭、黃小清

編輯:史笑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