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以後是不是恢複漢字的繁體字?!我們知道簡化漢字是為了書寫方便快速,但簡化字似乎也失去了部分漢字的意義。現在我們寫字,也有打字。借助輸入輸出漢字設備(比如電腦、手機),我們可以很方便的打出漢字了。雖說書寫必須存在,但越來越多的“打字”,正好可以幫助我們恢複漢字的原本形體。寫個“(zhé)”字六十四畫,很累的,但打字就不難了。
說到筆畫,我們說多少畫,也可以說多少劃,為什麼?因為最早的漢字是“畫”的,也可以是在石、木等物體上“劃”出來的。那麼知道一些漢字的本來源頭,對于學好漢語漢字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有一門學問,叫訓诂。它是用通行的話解釋古代語言文字或方言的字義(或詞義)。訓诂分三類:形訓、音訓、義訓。正好把漢字的音形意包括了。但今天我們談的不是訓诂,而是要大家掌握一些漢字的來源、本意。
木
它是個象形字。一橫是土地的表面,下面是樹根。可能古人把小樹苗拔出來一看,“哦,原來樹根這麼多這麼長啊,怪不得樹木能長那麼高大呢!”有了木,再詳細點,樹根怎麼表示?
本
這個字很古老,在金文中,是“木”下加一點。到了篆文才在“木”下加一橫,表示木的主根,其它意思都是衍生意。1. 木的根 :~草(泛指中藥)。無~之木。2. 事物的根源 :~末(頭尾;始終)。根~(根源;徹底;本質上)。3. 草的莖,樹的幹 :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 :~部。~體。5. 原來 :~來。~領。6. 自己這方面的 :~國。~身。~位。~分(fèn)。
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它的本意——草木的主根——這樣其他衍生的意義就好理解了。那木下加一橫是本,是木之根,那木上加一橫呢?有兩個字:末、未。
末
它原始含義就是“尖端,梢”,就是樹梢的意思。一棵樹從根到稍,也就結束了,所以它還衍生出類似的其他含義:1. 最後,終了:~了。~尾。~日。~代。窮途~路。 2.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業。~技。舍本逐~。3. 碎屑:~子。碎~。 那為呢?
未
它原來指滋味,與 “味”同。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近似,都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形。後來隻用“味”表示滋味,“未”就不再表示原意了,隻有衍生意。木上加一短橫,是說樹木生長正旺,雖然沒到秋天,但樹上的果子已有了滋味。 後來借指地支的第八位,在時間上代表農曆的六月,方位上代表西南方,用的也是“未”的原意。那它後來衍生出哪些新意義呢?
1.基本義:沒有,不。它衍生的新的基本意義非常有意思——“未”字否定過去,卻不否定将來。與“不”差不多,但有時卻不能當“不”講。 比如“未來”這個詞,它是說未來沒來,但一定會來。明天就是未來,明天來了嗎?沒有。但明天不會來嗎?一定會來。我估計古人看着樹上的果子就想:嗯,果子已經有滋味了,将來一定會好吃的。那現在果子成熟了嗎?還沒有。那果子将來會不會成熟呢?一定會的。這有點“一葉知秋”的味道。2.地支的第八位,屬羊。 3.用于記時:~時(下午一點至三點)。 4.放在句末,表示疑問:“君除吏盡~?吾亦欲除吏”。
那接下來再把“木”做偏旁,那些字就多與木有關了。比如:樣、楊,梁、棟、材、樹、梳、村、林、檩、杜、樸、劄、機、權、杉、極,等等。給“木”加偏旁,那些字也多與木有關。比如:休(休息)、林(樹林) 、傑(傑出) 、宋(宋朝) 、沐(沐浴)、采(采摘)、閑(休閑)、困(困難),等等。
看看,求本溯源知道一個“木”字的原始意義能幫助你掌握多少漢字呀。學習中,我們耐心嘗試着找一找漢字的原始意義,再看看它的衍生意義,積累下來很快你就會成為“漢字高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