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13:17:26

(一)道德準則——仁義禮智信

1.仁

“仁”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系。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1

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

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是态度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

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隻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在《論語》裡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标準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内容。

第二就是内涵

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系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找回了自己才能找到别人,認清自己才能認清别人,要教育好别人,首先得教育好自己,使自己充實,自立,堅強.)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2

第三 仁的表現形式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衆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衆而親仁。

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内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内在精神狀态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 “仁”的實踐價值

孔子關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孔子關于“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衆人格升華、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于“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3

2.義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之所以能夠立足于天下,就是因為天下沒有不适合君子的生存環境,沒有君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君子處世待人接物不是以人為标準,也不是以事為标準,而是以道義為準則。這是做君子的必須具備的素質和标準。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義,行事也以義為标準。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在《離婁下》中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隻要合乎道義就行。”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别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例句:

“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度義而後動。”――宋·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義,堅持正義。)――宋·蘇洵《六國論》   

“以忠義勉其子,過庭多長者之言。”——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4

3.禮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說:“禮者,人道之極也。”禮是做人的頭等大事。不按“禮”辦事,社會就會瓦解,陷入混亂;人将無法生活。因此,荀子把“隆禮”作為了自己的理論落點,同時也是他的學說的核心。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做什麼事情,先學會做人! 《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别人快樂,懂得别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随着社會交往的日益擴大,真誠、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禮儀已成為擴大交流、增進友誼、加強合作、促進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應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5

4.智

在儒家的道德規範體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之一,被視為“三達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首先把“智”視為道德規範、道德品質或道德情操來使用的,是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與“仁”、“勇”兩個道德規範并舉,定位為君子之道,即所謂“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義禮智”四德并提。他從行為的節制和形式的修飾、道德的認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義上确立了禮與智在道德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終,仁義禮智四位一體,相依互補,恰成一完整的範疇系統,構建為人道的全部蘊涵。   

到了漢代,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确立,“智”位列其中。

 例句: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時能變謂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見已然,不能見将然。”——賈誼《治安策》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滅也。”——《淮南子·覽冥》。 

“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荀子》  

“仁不輕絕,智不輕怨。”——《戰國策》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6

5.信

“信”既是儒家實現“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借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信”作為儒家的倫理範疇,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僞。漢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二)道德品格——溫良恭儉讓

【典故】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态度去對待别人,别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衆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别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于人者也。

1.溫

溫,指對人的态度溫和。在生活中對人的态度,常常是了解一個人品格的标志。我們的語言中贊揚“溫”這種品德的成語有很多,如“和顔悅色”、“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溫和善良”等。

2.良

良,指善良、美好、高尚、仁義等。今天所說的“良”應該演變為存在于内心的衡量是非善惡的标志。“良”指的是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衡量它們的标準,因此“良”是核心,是本質的東西。

3.恭

恭,古代指容貌的端莊,對别人的謙和以及做事認真不苟等。孔子主張對人要端莊誠懇,表裡一緻,那種以花言巧語裝出僞善面孔的虛僞态度是“可恥”的,正所謂“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7

4.儉

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勤勞純樸的中國人民不僅以刻苦勤勞著稱于世,而且以勤儉持家譽滿世界民族之林。縱觀曆史,大凡有識之士,清廉官吏,皆“性不喜華糜”,而“以儉素為美”。 

5.讓 

讓,“讓”字含有退讓、謙讓、辭讓的意思,“厚人自薄謂之讓。”可見,“讓”字裡面包含着講文明,講禮貌,講團結,講道德,克己為人,顧全大局的豐富内容。

儒家是否一定要守仁義道德(儒家道德體系内涵探知)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