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江日報關于
武漢多個小區
有蛇出沒的報道
引發市民網友普遍關注
新力城業主在小區路面看到的蛇。
不少網友通過
武漢城市留言闆咨詢
武漢有哪些常見的蛇類?
哪些蛇類是有毒的?
如果被蛇咬傷如何正确處置?
↓↓↓
遇到蝮蛇
應迅速遠離
5月5日晚,家住黃陂區蔡家榨街道的夏女士在家中發現一條長約2米的蛇,民警将其擒住,确認該蛇是野生王錦蛇,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已放生。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急診醫學科已經接診武漢及周邊城市蛇咬傷患者80人。其中,蝮蛇咬傷69人,五步蛇咬傷6人,眼鏡蛇咬傷5人,由于該院備有蝮蛇、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等4種抗蛇毒血清,因此患者均得到救治。
從過去幾年的數據對比來看,大多數患者都是被蝮蛇所傷,這也說明了蝮蛇在湖北省的分布廣、數量多。
華中師範大學權威動物專家戴宗興介紹,我省有40多種蛇類,僅20%是有毒蛇。武漢常見的蛇類中,毒蛇更少。
“從近幾年武漢各小區發現的蛇類來看,大部分都是王錦蛇、黑眉錦蛇、烏梢蛇等種類。可以說,武漢大部分的蛇類都是無毒蛇。”戴宗興說。
戴宗興退休多年,仍在從事野外動物調查,從70年代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野外調查經驗。“與生态環境越來越好有關,人們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高了。”聽說武漢越來越多的小區有蛇活動,戴宗興并不感到意外,“在桂子山我都見過很多蛇。”
“前幾天,我抓到一條短尾蝮,拍完照就給放生了。”華中師範大學動植物标本館負責人周權說,短尾蝮毒性強,但最大的也不足半米,個體很小,因此很多人見到後會放松警惕,在野外遇見應迅速遠離。
夏天雨季蛇咬傷頻發
醫護人員介紹,一般來說,蛇都生活在低窪地帶,但在梅雨季、夏季暴雨等多雨時節,由于低窪地帶容易積水,蛇群就會頻繁活動尋找新的栖息地,這也是夏天雨季蛇咬傷頻發的原因之一。
一旦被蛇咬傷,科學的做法有哪些呢?該院急診醫學科醫生介紹,若被蛇咬傷,應盡快就醫。即便是被無毒蛇咬傷,傷口也需要及時予以處理,避免細菌感染。
若确定被毒蛇咬傷,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立即綁紮,被毒蛇咬傷後切勿慌亂逃跑,這樣會加快血液循環,加速毒液吸收,可用繩子、鞋帶等物在距離傷口2至3厘米處進行綁紮,其緊度以容得下一根小指為宜;
2.沖洗傷口,用山泉、茶水甚至小便反複沖洗傷口;
3.排毒,用刀或者其他鈍器在傷口處做“一”字或“十”字切口,長約1至2厘米,深及皮下3至5毫米,反複擠出毒血并用水沖洗,無條件的,也可用火柴、煙頭灼燒傷口,破壞蛇毒。
“毒蛇咬傷大都發生在戶外,但由于戶外醫療環境比較複雜,在給予簡單處理後應立刻送醫。”該院急診醫學科醫護人員說。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劉海鋒長圖:統籌陳昌 整理王爽 設計張莉圖片來源:華中師範大學動植物标本館負責人周權 湖北野外視頻博主“祝二龍”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