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20:17:11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5日電 題:深藏功與名,昆侖“牛人”沖“峰”不止

新華社記者丁建剛、潘瑩、宿傳義、胡虎虎

“萬山之祖”昆侖山深處,高寒偏遠,空氣稀薄,讓人望而卻步。

然而,有一支“牛人”團隊,數代接力,60多年間在陡坡絕壁間默聲行走。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2

位于昆侖山深處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葉城二牧場三連駐地(2020年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這裡地處新疆葉城縣西合休鄉,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葉城二牧場三連駐地,也是新疆兵團海拔最高的邊境連隊。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3

拼版照片:上圖為昆侖山深處通往葉城二牧場三連的砂石路(2016年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下圖為改造提升後的通往葉城二牧場三連的硬化道路(2020年10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新華社發

巅峰行走的“牛人”團隊

元旦快到了,居馬·土迪從陡坡上把一頭牦牛趕回家,拴在圈裡,晚間還要給它添些精飼料,“明天要上山巡邏,希望它吃得好一點。”

明天上山的有5個人、5頭牛,被戲稱為“牛人”團隊,居馬·土迪就是其中的一員。在三連,每周都有一支這樣的小分隊向峰頂進發。

隆冬時節,滴水成冰,山裡寒風刺骨。這天早晨,“牛人”團隊即将出發。背上望遠鏡、對講機、小藥箱,給行囊裡塞進水和幹糧,一行人牽着幾頭牦牛,站成一排。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4

拼版照片:上圖為葉城二牧場三連職工曾居住過的土坯房第二代房——幹打壘(2020年12月26日攝);下圖為葉城二牧場三連新貌(2020年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三連黨支部書記劉前東反複叮囑大家“注意安全”。2019年,他不慎從牦牛背上跌落,摔斷5根肋骨,在醫院躺了48天。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5

葉城二牧場三連連長阿蔔力米提·阿蔔拉(前)帶領隊員穿過冰河(2020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帶隊的阿蔔力米提·阿蔔拉是三連連長,5歲會騎馬、騎驢。2018年到三連第一次騎牦牛時信心滿滿,結果差點出意外。“我嫌牦牛慢,拍了一下,它就跳起來,幸虧我雙手緊緊抓住它的皮毛,才沒被甩下來。”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6

葉城二牧場三連的職工徒步行進在巡邊路上(2020年12月27日攝)。在牦牛難以抵達的巡邊路段,職工們隻能選擇步行。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山谷裡有冰河,山坡上碎石遍地,這支“牛人”團隊翻山越嶺、爬冰卧雪,艱難向着山峰攀登。牛羊踏出的狹窄牧道在陡峭崖壁上不斷上升,地勢險絕,天氣寒冷,加上氧氣不足,行進中很少有人說話。隻在一些特别危險地帶,阿蔔力米提·阿蔔拉才會大聲提醒隊友。

在海拔4000多米的平緩地帶吃點幹糧,一行人又向着更高更險的地段進發。雪峰靜穆,因為缺氧,人的呼吸越發急促,心髒狂跳如鼓擂,腦袋裡像有針紮。

終于沖到峰頂,查看草場有無異常,雪線附近有沒有腳印。看起來簡單的巡邊任務,一趟下來至少一天,對人和牛都是極大考驗。

即使善攀爬的牦牛,也會失足。阿蔔力米提·阿蔔拉曾經很心愛的一頭牦牛,不小心從山上墜下,摔斷了脊骨,雖未斷氣,但站不起來,痛苦哀叫了兩天兩夜,他實在不忍心堅持,隻能忍痛讓人把它殺了。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7

“牛人”團隊隊員騎着牦牛行進在巡邊路上(2020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自1953年三連建立以來,60多年裡,放牧就是巡邊,三連三代人接力在邊防一線忠實履行維穩戍邊職責,一代接一代傳承愛國守邊精神。

苦累險難,“牛人”團隊途中也不失樂趣。人和牛一樣都喜歡夏天,到處草綠花妍,還經常遇到旱獺、羚羊、狐狸等野生動物。“最好聽的是旱獺叫聲,特别清亮。”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8

葉城二牧場學校的學生在操場上活動(2020年10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團隊裡來了新面孔

“牛人”團隊不全是男性,名字裡都有古再麗的“姐妹花”,3年前加入其間。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9

拼版照片:葉城二牧場三連的部分年輕職工,上左為23歲的古再麗·艾依迪爾(2020年12月27日攝);上右為27歲的吐迪斯衣提·艾麥提(2020年12月25日攝);下左為30歲的李宏炯(2020年12月25日攝);下右為24歲的古再麗努爾·阿布拉(2020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古再麗·艾依迪爾和古再麗努爾·阿布拉是兵團三代,一起長大,考入同一所大學,又同時被遴選到三連工作。

“在來三連的車上,我們哭了一路。”古再麗·艾依迪爾說,翻越海拔3150米的阿卡孜達坂時,路邊盡是萬丈深淵,我們吓壞了。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0

“牛人”團隊即将出發,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劉前東(左一)叮囑巡邊重點、安全事項(2020年1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當時想打退堂鼓,被支部書記劉前東看出來了。”古再麗努爾·阿布拉說,他每天做好飯喊我們去吃,“我們不去,他就不吃。”

“有一回,我過生日,連隊一名女職工端着拉面送到我跟前,她給我說‘這裡沒條件買生日蛋糕,吃個拌面慶祝吧’,我當時就哭出聲來。”古再麗·艾依迪爾說。

在大家關懷下,3年間,姐妹倆挺過最初“太陽下山信号消失”的日子,互相安慰、打氣,努力适應新環境。

活潑、愛笑的古再麗·艾依迪爾在連隊辦的國家通用語言培訓班講課,很受學員歡迎,無論年齡大小,大家都喊她“古再麗老師”。

外表柔美、娴靜的古再麗努爾·阿布拉是三連女子民兵班班長,帶領女民兵訓練,一招一式,又酷又飒。

已到談婚論嫁年齡,被問及今後有什麼打算,兩人相視一笑:“我們在三連奉獻了青春,可不想再把愛情奉獻了!”原來,總有人想給兩人介紹對象,她們感到“壓力好大”。

進入新的曆史時期,兵團維穩戍邊作用得到強化,民兵隊伍得到穩固和壯大,加入兵團事業的年輕人多起來,為新時代守邊興邊做貢獻。

三連7名“連官(兩委成員)”中,“90後”占絕大多數;除了“姐妹花”,還有新疆農業大學畢業的吐迪斯衣提·艾麥提、内地支邊青年李宏炯。在這個多民族大家庭,年輕人的加入,為艱苦的巡邊工作帶來更多青春的活力。

冰山腳下的“快樂大本營”

古再麗·艾依迪爾愛吃零食、買化妝品和漂亮衣服,但網購的包裹隻能投遞到葉城縣,得托人取回。“最快每單要15天,不過已經很好了!”2020年6月,大電網拉進深山,不再單純靠太陽能發電,網絡信号終于穩定。工作之餘,發微信、下訂單,成了她最快樂的事。

與山外聯通的還有公路。2018年,通外公路全線貫通,2020年全部硬化,冬季大雪封山曆史畫上句号。随着新連部落成,54戶職工全部住進樓房,用上自來水、電熱水器、電暖氣。

“變化很大!”已退休的葉城二牧場原武裝部部長石桂林說,“過去,三連人隻能住地窩子和幹打壘,睡在潮濕土炕上,點煤油燈,四季吃不上蔬菜,靠吃酸奶疙瘩補充維生素,靠采草藥治病。”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1

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劉前東(右)和第一代職工買提吐和提·熱合買提在一起暢聊今昔變化(2020年10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瑩 攝

樓房是三連職工入住的第四代房,此前分别住過地窩子、幹打壘房和彩鋼房。但與年輕人不同,老職工不常住樓房。82歲的買提吐和提·熱合買提是第一代職工,入冬後,他甯願住冬窩子,幫兒子放羊。雖然用上電暖氣,國家優惠電價最低每度才9分錢,但在老房子裡,用羊屎蛋蛋和牛糞架火,既能取暖,又能燒茶煮飯。

近年來新疆兵團貫徹落實中央要求,不斷增強職工群衆幸福感、獲得感,戍邊民兵不再抱貧守窮。

在三連,職工收入大幅度增長。靠養殖收入、草場補貼和就業創業收入,三連人均收入從2013年7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8萬元。

在幹打壘小房侍弄一會兒家務,三連職工艾麗穆·吐遜會出門用望遠鏡察看山上的羊群。她家四口人,有80隻羊、30多頭牦牛、250隻雞,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

騎上摩托車,幾分鐘就能從冬窩子回到新連部樓房。艾麗穆·吐遜覺得,新樓房是新生活的念想,就算不常住,想起來也開心。

對巡邊隊員來說,新連部是讓他們自豪和快樂的大本營。居馬·土迪說,上山巡邏累了,回來時遠遠看見紅色樓頂,心底氣力滿滿的。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2

葉城二牧場三連的年輕人依明江·熱孜在家中安裝電采暖器(2020年10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3

葉城二牧場三連黨支部書記劉前東(左)在職工家中走訪,詢問其看病就醫情況(2020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4

古再麗努爾·阿布拉(右)在葉城二牧場三連的冬季草場上走訪牧民(2020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5

古再麗·艾依迪爾(右)在葉城二牧場三連幫助牧民給羊群做标記(2020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昆侖關大捷殲敵5000(深藏功與名昆侖)16

“牛人”團隊隊員在夏牧場上訓練(2020年10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瑩 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