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小學的課本裡這樣描述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如今成了全國有名的北大倉,物産豐富的北大倉就是東北的三江平原地帶,水産養殖也是衆多東北農民發家緻富的出路之一,長白山腳下的河水裡有種被稱為“冷水魚王”,在40多年前很多見,而如今一斤100元還很難買到,生長速度慢3年才長1斤,野生的10斤重比一頭豬還貴,你能猜到是什麼魚嗎?
這種魚被稱為“細鱗魚”,在古代也是宋朝朝廷禦用貢魚,也被稱為“貢魚”,數量稀少屬于國家保護動物,但因營養價值高,具有防治血栓,加快傷口愈合的作用,人工養殖前景非常的可觀,這種魚的孵化對于環境要求非常的苛刻,不但水溫要求要求在2℃-10℃,水質也必須清澈,農民辛向東為了尋找一個天然孵化場曆經千辛萬苦。
辛向東遼甯丹東人,長期從事水産養殖,對于各種魚類那是如數家珍,他一直對當地野生的細鱗魚情有獨鐘,主要還是看重其市場價值,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一家科研單位買到一些魚苗,價格都是别人說多少就多少,購買的數量還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買到魚苗的辛向東迫切地想要找到一個天然的孵化場。
辛向東為了養好細鱗魚跑了很多地方,要不是水溫偏低,就是水質不達标,細鱗魚一年隻有一次産卵期,水溫偏低的話會影響細鱗魚的生長,生産速度會變得異常的緩慢,長白山山下的一個小村莊,四面全是山林,山高林密,有一處潭水,就像一個臉盆似的,隻要一到雨季,就會從四面往這裡聚集,冒出水來,村裡人還告訴辛向東,這裡冒出的水不僅清澈見底,一年四季從不幹枯,他們祖祖輩輩都吃這泉水,更為神奇的是這裡冬暖夏涼。
辛向東養殖細鱗魚的命運奇迹般發生了轉機,看着這個不停往外冒水的泉眼他十分的欣喜,趕快邀請當地的水産技術部門幫忙檢測水質,結論是這裡的水質和水溫特别适合繁育細鱗魚,他馬上就和鳳城市暖河村簽訂了租賃協議,從衆多細鱗魚中挑選了1000多條建立繁育基地,剩餘全部被他賣掉作為啟動資金。
辛向東花費200多萬在這個泉水上修建一個蓄水池,下方是一個個階段狀的孵化池,總共12個,每個長度在25米寬4米,每個孵化池都有半米的落差,這樣的好處是能夠增加水質的溶氧量,有利于魚類生長,湍急而下的水流,還能達到刺激魚性腺的發育,能夠促進其排卵的功效。
你以為這樣就大功告成了,辛向東千算萬算還是疏漏了一點,這為他日後的養殖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隐患,每年的二月份是細鱗魚繁殖的季節,但他的細鱗魚并沒有排卵繁殖的迹象,和平常并沒有什麼兩樣,再不排卵繁殖,他前期投入的兩百多萬就會打水漂,苦思冥想後在外散步的他直到看到遠處的蔬菜大棚,知道問題在于外界的自然溫度,他就在水池上方建了一個塑料大棚依靠日光來調節水溫。
東北大棚養魚
細鱗魚的生長速度慢是出了名的,一年的魚能有30-40克就不錯了,在經曆1年時間才能長到1斤左右,兩年的時間才能達到商品魚的标準,辛向東手裡的商品魚也不能一下賣光,否則就會斷貨,随着他養殖技術的提升,售賣魚苗成了他一條新的緻富路。在我看來水産養殖選擇好品種很關鍵,隻有長期專注和堅持才會有所得,一年入行,三年懂行,十年成專家,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文章的話點個贊關注一下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