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遇見大喊着自己要生了、大包小包趕到醫院的準媽媽,但有80%最後又提着大包小包趕回家了。
因為檢查下來發現并沒有要生的預兆,而造成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對臨産預兆的“誤會”。
誤會一:寶寶往下走了,要生了!
有的準媽媽會覺得“入盆”就是要生了,這是理解錯了。
臨床上說的“入盆”就是胎寶寶的頭通過準媽媽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為分娩做好準備,并不是說入盆了就代表要生了。
沒有生産經驗的準媽媽,胎寶寶入盆的時間會早一點,在即将分娩的前4周可能就出現入盆現象了,有的二胎準媽媽可能在臨産前胎寶寶才入盆。也就是說入盆隻是分娩前的一般規律,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所以不能把入盆當作分娩征兆。
誤會二:有分泌物就是破水要生了!
“菌菌,我今天突然覺得下面有點潮,用紙擦有分泌物帶血,隻有一點,顔色不算重,之後就沒了,這是破水嗎?胎動正常,肚子不痛,總之沒有任何異常,用去醫院嗎?”
這是前兩天後台有準媽媽問我的問題,其實很多準媽媽在孕晚期越接近分娩時就會擔心的問題,有分泌物就是破水嗎?
其實,這個分泌物是有名字的,它叫做宮頸粘液栓。
它跟破水最大的區别就是狀态不同,宮頸粘液栓是長得很像鼻涕的粘性組織,而破水流出來的東西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它的作用其實就是“栓子”,在準媽媽懷孕的時候它負責封閉住宮頸管,等寶寶準備好,快要出來的時候,宮頸粘液栓就會順着陰道脫落。偶爾還會伴有血絲,所以也叫做“見紅”,也是臨産征兆之一,不能當做分娩征兆。
宮縮是分真假的,因為隻有真宮縮才是真正的分娩征兆,而假性宮縮在孕晚期就會有,并且會随着分娩的臨近加劇。
這就讓準媽媽越到孕晚期越緊張,擔心自己分不清真假宮縮,幹脆宮縮了就去醫院挂急診,讓醫生看看是不是要生了。
其實其實真假宮縮是很好區分的,如果宮縮不會越來越頻繁、不會越來越痛、疼痛時間不會越來越長、不需要鎮痛、不伴随背部疼痛,那就是假性宮縮了,稍微休息就會好,不用專門跑一趟醫院。
反之,如果宮縮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痛、疼痛時間越來越長、需要鎮痛、伴随背部疼痛,那就是真宮縮,是真正的分娩征兆。
誤會四:宮頸變軟變薄就是要生了!
在給孕晚期準媽媽做檢查的時候,會有檢查宮頸情況的項目,如果我說宮頸開始變軟了,
就會有準媽媽擔心的問:大夫,要生了嗎?我沒拿東西過來……
有這樣可愛的誤解,是因為大部分準媽媽認為宮頸變弱就是宮頸口開了的意思,其實不是。
宮頸口在孕期一直在朝着尾椎的方向,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寶寶慢慢進入骨盆,胎頭就會對子宮頸造成一定的壓迫,身體在壓力下回釋放催産素,就會讓宮頸變軟、變薄,為分娩做準備。
而能促進宮頸管變短,讓宮頸口開始擴張的隻有真宮縮,所以在真宮縮之前,準媽媽幾乎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
總有準媽媽有點什麼情況就往醫院跑,我贊同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但我不建議過分緊張,這樣隻會自己吓自己。
臨産征兆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提醒準媽媽距離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讓準媽媽比平時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飲食,盡量不要亂跑亂動,以最好的狀态迎接寶寶的到來。并不是說有這些情況就要去醫院待産,隻要分清臨産征兆和分娩征兆的區别,就不會有白跑醫院的煩惱了。
如果準媽媽有出血明顯、破水、規律宮縮、胎動減少的表現,才說明要生了,這時再拿上準備好的東西趕去醫院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