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這句話來自于郭敬明,不過有位名人早在200年以前,就說過類似的話,即“存在即合理”,它的出處來自于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
所以,與其認同郭敬明所說的話,不如去細細品味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的經典名句吧!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郭敬明是如何從一個小鎮青年,攀登上财富高峰,又是如何從高處跌落的吧!
提起郭敬明,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但是正如黑格爾所說,存在即合理。
他的郭式美學,他的青春傷痛文學,曾經讓很多觀衆賞心悅目,也曾經感動過一些人,然而也傷害過一些人,有些人是讀者,有些人是作者。
郭敬明的存在,如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然而,人們更想了解的是一個真實的郭敬明。
郭敬明是四川人,出生于1983年6月6日,他的家鄉在自貢市,父親在國企上班,母親是銀行職員,家境雖然一般,但是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郭敬明就展露出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才華了。
小學語文老師陳澤宇很喜歡他,認為他的作文寫得不錯,于是在老師的鼓勵之下,9歲的小明同學就開始嘗試往雜志社投稿了。
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了5年,卻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但是他卻并沒有因此放棄,在此期間,他不斷增加閱讀量,因為陳老師說過,想要有好的輸出,就要有好的輸入,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遍讀名家之作的小明同學,有一天忽然腦子開竅了。
1997年,郭敬明寫的文章《孤獨》,被刊登在《人生十六七》雜志上,他賺到了人生第一筆稿費,雖然隻有10元錢,但是對于一個14歲的初中生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與喜悅,這更加堅定了他創作的信心。
在此之後,他筆耕不辍地展開了投稿模式,在文學網站榕樹下,用筆名發表了很多文章,後來有很多人稱呼他為小四,也是由此而來。
四維
18歲那年,他向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發起進攻,投了多篇作品,志在必得的小四,終于闖進了決賽圈。
那一年,他孤身闖蕩上海灘,憑借一枝生花妙筆,創作的作品《假如明天沒有太陽》奪得了一等獎。
第二年,他再接再厲,繼續挑戰該項比賽,再次奪冠,郭敬明也因此成為全國中學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名望這個東西加持在普通人身上,會讓自尊心成倍地增長。2000年,郭敬明考入了上海大學,因為他是來自外地的小鎮青年,他被本地同學排擠,在白眼與嘲笑中,他明白了在貧富差距面前,無所謂才華和能力,誰有錢誰就有話語權。
想要人前顯貴,兜裡必須有錢,然而有史以來,作家都是清貧書生,那麼如何讓手中的筆,如同神筆馬良一般,從搬磚大隊中脫穎而出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郭敬明發誓一定要混得比同學好,于是他搬出了集體宿舍,離開了那個鄙視自己多年的環境,他給自己關了禁閉,開始潛心創作長篇小說。
郭敬明把在高中時期投給《萌芽》雜志社的中篇小說《幻城》,改編成長篇小說,投給了出版社,結果卻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這本零售價為18元的《幻城》,一經推出,市場銷量就相當驚人,截止到2003年年底,銷量達到了近60萬大關,也被業内人士評選為年度最有市場價值的青春讀物,僅次于《哈利波特》的銷量。
郭敬明原本隻是想多賺些稿費而已,沒想到卻名利雙收,這樣一個無心之舉,讓他一躍成為繼作家韓寒之後,全國最年輕、也是最出名的暢銷書作家。
然而,因為是第一次在出版社出書,并不懂得市場行情的郭敬明被出版社買斷了版權,所以雖然《幻城》的銷量很高,但是到他手裡的錢,也隻有兩萬多元錢而已。
自古名利不分家,為了快速積累财富,郭敬明趁熱打鐵,在一年之内,又接連創作了兩部暢銷書,《夢裡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這兩部書為他帶來了數百萬的收入。
或許有人會疑惑,都是哪些讀者在看這些書呢?原來小四的作品主要描寫的都是與青春有關的故事,因為表達的思想很細膩,因此符合了很多初中、高中女生的閱讀品味。
之所以才會有那麼高的銷量,因為校園文化更具有廣泛而快速的傳播性,想當年瓊瑤阿姨的言情小說之所以火遍全國,也是這個原因。
手裡有了創業的資本,郭敬明向财富的頂峰繼續快速攀登。
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島”,并且投資100萬,在上海成立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此同時,他在中國福布斯排行榜上,跻身于百人大榜。
然而,與名利水漲船高的,質疑郭敬明抄襲、性侵男星的聲音卻不絕于耳。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郭敬明所寫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與作家荘羽的小說《圈裡圈外》極為相似,然而面對抄襲的質疑,郭敬明拒不承認。
2006年5月,北京作家荘羽狀告郭敬明抄襲一案,由某高級人民法院最終判決,郭敬明确實存在抄襲行為,判定他向荘羽賠償20萬元RMB,并且要向對方道歉。
但是擁有千萬粉絲的郭敬明,怎麼可能屈尊向荘羽道歉呢?其實屈屈20萬,對于憑借此書,獲利上百萬的他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
然而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是他的面子問題,所以直到在判決履行期的最後一天,他才把錢打到荘羽的帳戶上,但是他卻拒不道歉。
因為此事,郭敬明也成為繼韓寒之後,又一位被質疑抄襲的80後作家,這件事情看似過去了,但是因為他拒不道歉的行為,卻成為他後來事業發展最大的絆腳石。
笑星馬季的兒子馬東,曾經在綜藝節目《奇葩說》當中,就此事采訪了郭敬明,問他對抄襲一事,有何解釋?
但是郭敬明卻用狡辯的說辭,回避了這個問題,聲稱是因為有人不喜歡,才會有這樣的說法,但是他卻解釋不出為什麼别人不喜歡。
或許是意識到作家身份的重要,于是郭敬明變身為郭主編,公司陸續出版了“島”系列雜志,之後又出版了《夏至未至》等小說,而由他本人撰寫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上市僅一周,就完成了銷量百萬的業内神話,2007年年底,他被邀請加入到作家協會。
從2008年開始,郭敬明開始出版他的《小時代》系列,以每年生産一本的節奏,快速占領市場,之後又推出玄幻小說《爵迹》,小說的成功,助長了他進軍影視圈的決心,小四決定将《小時代》拍成電影了。
2012年的時候,他找來頂流女星作為主演,同時親自培養挑選男星,用流量明星帶新人的模式,一起打包推向市場。
然而,正當郭敬明向制片人的身份轉換時,一件隐瞞多年的往事,浮出水面。
2017年8月,作家李楓揭露郭敬明曾經在七年前,對自己進行“X騷擾”的行為,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由于此事對郭敬明的名譽造成了很大影響,于是他将李楓告上了法院,然而最後法院判定李楓勝訴,并且駁回了郭敬明的上訴請求。
李楓揭露郭敬明的那篇文章,評論區數十萬的點贊與轉發量,如今依舊挂在新浪網上,所以它的影響力度依舊存在,而郭敬明因為敗訴,隻能眼睜睜的看着那篇文章,如坐針氈。
雖然名譽有所受損,但是《小時代》系列電影的成功,卻讓郭敬明心生安慰,票房收入共計高達10多個億,毋庸置疑,他已經掌握了資本運作的套路。
成功蛻變成商人之後,郭敬明很快學會了割粉絲韭菜的伎倆,在馬克思所寫的《資本論》裡,曾經這樣描述:資本的血液裡,流動着肮髒的東西。
電影《小時代》的成功,助長了郭敬明更大的欲望,在此之後,他又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電影《晴雅集》的拍攝。
與此同時,文化行業卻在悄悄發生了變化,與其說是變化,不如說是淨化。
2020年12月13日,《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發布文章,呼籲媒體不應該追捧劣迹從業者,應該給原創作者公平的發展空間,并且予以尊重,另外意有所指的指出,迄今為止,依然有很多剽竊者,未向原創作者道歉。
然而,郭敬明并未重視這個警示信号,因為他剛剛錄制完《演員請就位2》的綜藝節目,下面的行程則是宣傳他的新電影《晴雅集》。
而在此之後,12月19号,郭敬明在微博上突然爆粗口,與《晴雅集》的官方宣傳微博開始互相指責,網友們看得一頭霧水。
12月21日,156位影視從業人士聯名抵制于正和郭敬明,抵制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針對他們兩個人的抄襲做出抗議,強烈要求将其二人驅逐出這個行業。
但是兩個人均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或許他們認為這件事情,不會影響他們的飯碗吧?
12月25日,《晴雅集》如期上映,然而就在影片上映的第五天,央視新聞微博發文,文章内容提到共有136位作家聯合抵制抄襲作者的内容。
由于央視的地位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有着很大的區别,所以郭敬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很快做出回應,向多年未曾道歉的作家荘羽低頭示好,表示會将《夢裡花落知多少》賺得的收入全部還給荘羽,兩個人就此事握手言和。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晴雅集》僅僅上映11天,就落得被迫下架的結局。
然而可惜的是,制作精美的《晴雅集》,彙聚了郭氏美學的精華,全體主創人員的全力付出,觀衆是有目共睹的,或許有很多人會慶幸在下架之前,看過這部電影吧?
如今的郭敬明,名下多家公司接連注銷,或許,再也不會恢複往日的輝煌。
時代在抛棄一個人的時候,不是沒打招呼,而是當風起時,某些人選擇視而不見,所以才會一敗塗地。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