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嶺區實驗小學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把三月定為語文教研月活動,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制定了“語文教研五步走”的戰略方針,開展了以課堂教學研究為核心的教研活動,提高了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語文團隊積極把握機會,群策群力,以教研組為最小單位,學科帶頭人為主講,其餘教師積極參與,探讨“緊跟教學的三個抓手”及“各組教材的教學注意點”,最終意見達成一緻,老師們把收獲銘刻于心,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
教材分析備課中一項重要工作,是進行教學設計編寫教案、制訂教學計劃的基礎;是備好課、上好課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的前提和關鍵,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過程,既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這個過程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造性的勞動。所以,本次活動的過程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語文學科教師自身的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專家領路進一步三月初,學校請來了山西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朱曉民教授為學校把脈辦學方向。語文團隊有幸邀請到朱教授參與學校教研活動,朱教授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良好的建議:作為教師,理解文本要深、要透;語文教學要有四個度:高度、廣度、厚度和深度。朱教授還指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有一雙“慧眼”,在課堂中敏銳地去捕捉學生産生的點滴問題,引領學生體會詞句的語境意義,進一步提高語文課的高度、厚度、深度和廣度,更好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三、同課異構邁一步
三月中旬,學校舉行了語文同課異構研讨活動,邀請山西師範大學朱曉民教授和杏花嶺區教研室副主任武紅芹老師進校把脈,校長義暄、教研主任段宇芳,以及學校全體語文教師全程參與觀課議課活動。
首先,由張正偉老師帶領六年級的學生以欣賞的角度去重讀那處處流露出美的《桂林山水》,張老師以“語言美”、“結構美”、“感情美”三美為出發點,逐一帶領孩子們感受了桂林山水獨特的魅力。學生們的精彩發言也赢得了在場所有老師的陣陣掌聲。接着,同樣的《桂林山水》課,向飛老師從重語用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的,具體思路是: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感受排比手法的作用,最後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圍繞文章“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一步步展開,教學中向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中,進而體悟作者情感。
此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精彩的課堂展示,熱烈的研讨交流以及朱教授的評課指導,都使每一位教師開闊了教學視野,進一步提升了語文教學新理念,為語文教師新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四、研讨展課深一步
青年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未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希望。因此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已成為學校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性工作。于是該校開展為期兩周的青年教師成長課展示活動。語文學科以年級為單位,共五位教師進行了展課。
陳垚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課文《我是一隻小蟲子》。陳老師依據段落劃分,對每個自然段進行有目标的訓練。在處理第一自然段時,讓學生感受當一隻小蟲子的痛苦,并用難過、沮喪的語氣,配合着動作,表情,利用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感受。面對第二自然段,在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最後通過小蟲子與屎殼郎,螳螂和天牛的交往,揣摩小蟲子的心裡,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遇到困難,隻要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戴晨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課文《生命 生命》。根據文章特點、單元導語及課後題所得到的啟示,她引導孩子們學習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與孩子一起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她的課堂導入引用名言,顯得清爽精緻,接着學習整體感知,概括故事的方法,之後品析重點詞句,朗讀與理解相結合,初讀、再讀、帶着感受讀,朗讀形式多樣,教學層次分明,訓練意識貫穿課堂,真正做到了語文課堂對學生生命個體的滲透、喚醒和感染。
《荷葉圓圓》是由一年級張冠男老師執教的,她設計了四個不同的環節,在朗讀中随文識字。小水珠一節,主要通過做動作去感受小水珠的樂趣;小蜻蜓一節則抓住“立”字,品味立字的内涵,感受漢字的精妙。小青蛙一節,通過比賽朗讀,引起朗讀興趣。小魚兒一節則主要用字理識字的方法學寫魚字。在此次教學設計中,還設置了一個語言訓練點,體會疊字的作用。先通過讀課文,感知疊字,然後讓孩子們說一說,運用疊字,第三在對比朗讀中體會疊字,最後将自己對疊字的感悟用朗讀表達出來。
劉耀方老師執教的《祖父的園子》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為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她抓住文章背後的情感以及本課的寫作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僅讓學生感受作者童年的快樂,更深入文本去體會祖父對她的愛,體會作者對祖父的懷念。
暢佳老師在執教三年級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在熟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單元提示、課後題及泡泡提示,按照闆塊的思路設計并展開了教學,第一闆塊嘗試運用把文字還原成圖畫,引導學生在展開想象理解詞義的同時,感悟、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麼。第二闆塊的教學主要以學生的自學和小組的合作來完成,通過抓關鍵句和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意,最後播放洪水來臨時的視頻,出示一些孩子們熟悉的生活環境美圖,激起孩子們保護環境的欲望,以完成第三闆塊的教學。
這次展示課活動過程,學校全體語文教師全程參與觀課、議課、評課,對“如何處理教材”這個問題的思考從未停止,而講課教師也緊扣“教材的處理方式”大展身手,各顯神通。
五、總結分享跨一步杏花嶺區實驗小學語文教研月活動圓滿完成。本次活動以教材分析為切入點,以小見大,研究課題,層層遞進,點燃課堂,可謂是一場語文的盛宴。(記者 郗豔 李晉峰 通訊員 戴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