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晚年出現了一個,令很多帝王都頭疼的問題,那就是立儲的問題。
立儲問題直接關系到唐朝未來的走向,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徘徊在自己的幾個兒子之中,猶豫不決,最終他确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事實上确立李治唐太宗還是猶豫的,還是不滿意的,但是他為什麼選擇了李治呢?他看中了李治的哪些方面,唐太宗是如何考慮的。
其實李世民看中李治的,不僅僅是因為李治的個人因素,更主要的是看中了,李治背後的因素,擁護李治的團隊十分之強大。
長孫無忌,不用說了,太子的親舅舅,是李世民身邊最重要的大臣。
當年李世民就說過,我跟無忌之間那就是情同父子,我們的關系是誰也離間不了的,可見兩個人的關系之鐵。長孫無忌這個人呢,曆史的記載,他說話不太多,善于寫文章,讀書很多,李世民征求意見的時候,大家說一說,看我最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太對,長孫無忌就會說陛下做的沒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執行惟恐來之不及哪有什麼錯的地方,他是這樣一個人,但是在擁護李治這個問題上,表現出無比的堅決,這個很重要。
博弈雙方,誰堅定,誰就有可能取勝,在這個團隊裡還有褚遂良。
褚遂良是貞觀後期成長出來的,一個新的政治家。善于寫文章,善于言詞。敢于提意見,被大家認為是繼魏征之後最敢發言的人,他擔當的角色看起來也是按照魏征的那個路數走上來的,從谏議大夫當上來,敢提意見,敢提意見,敢說話,這個在兩軍對壘中,也很重要。你心裡有所想,你不說,不說人家裝作你不知道了。
在這個團隊裡面還有一個人物,不太清楚,不太明顯,其實他很有利,就是李世勣,就是小說中的徐茂公。
李世勣跟李治的關系很鐵。李治是晉王,山西那個晉王他年紀小不到山西去,那麼這個李世勣就作為晉王府的長史在山西那邊主管工作,李世勣在山西那邊,主要的工作是軍事工作,保衛北方前線。他立的功勞就大了,在那邊當了很多年的地方軍政長官,李世民說過,有李世勣在,我們就不用修長城,你就是我的長城,你看這話說的。李世勣雖然跟李治是這樣的一種,看起來不親密的關系,但實際上這是工作的關系,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其實最鐵的關系就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因為李世勣在前線取得的點滴成績,任何成績功勞大的也好,小的也好,李治這邊都是算一份的,他回來要向李治彙報的,所以李治等于他一直的領導,所以他肯定是擁護李治的這是不用說的。
原來的工作關系,現在變成君臣關系一定是要擁護的。而李世勣是個軍人,這個時候李靖已經老了,李靖年紀也很大了,侯君集也不行了,所以現在數得上的将軍那就是李世勣,唐太宗對李世勣,心裡面稍微有點複雜,但是還是要倚重的。
有一次李世勣病了,醫生給開個藥房,說這藥引子要龍須,哪兒有龍須啊,把唐太宗的胡子剪下來,燒成灰,給他做藥引子,李世勣喝了這個藥感激涕零,感動得不得了。所以在李世勣這個事情上,李世勣屬于這個集團軍方代表,你看這個團隊人馬就齊全了。
有老政治家代表長孫無忌,新政治家有褚遂良,軍方代表李世勣,而這些人都特别有攻擊性。而擁護李泰那些人的情形跟這些人不一樣,他們都是因為看見唐太宗喜歡李泰所以就跟着起哄,跟着擁護李泰,跟李泰沒有那麼堅定的關系,包括房玄齡,岑文本,劉洎這些人,都是中樞門下兩省的官員,文臣居多。這裡面不存在一個很完好的那種人才結構,大家看皇帝眼色行事,皇帝喜歡李泰,他們就跟着喜歡李泰,但是現在皇帝猶豫了,他們就沒了,所以你看在這個時候,李泰的那一派人沒什麼人說話。原來都支持,現在都哪兒去了,沒了,找不着了,關鍵的時候沒有聲音,這就說明那一派人馬,支持不力,這一派人馬支持有力,而這一派又人才齊備,所以說唐太宗與其說是選擇了李治,不如說選擇了李治背後的這個團隊。
唐太宗最終選擇了李治,不是因為李治本身多少讓他欣賞的地方,而是看中了擁護李治的這批力量。在唐太宗看來,這批力量足以能夠支撐起,生性仁慈的李治,盡管他不滿意,盡管他委屈,但是他也沒有任何辦法。不管怎樣,太子的确立總算了了唐太宗的一大心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