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經典禮記

國學經典禮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3:08:28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記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1

孺子䵍(tūn)之喪,哀公欲設撥,問于有若,有若曰:「其可也,君之三臣猶設之。」顔柳曰:「天子龍輴(chūn)而椁帱 (chóu):,諸侯輴而設帱——為榆沈故設撥;三臣者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學焉!」

【注】䵍:魯哀公的小兒子。 哀公:魯哀公。:殡車上的绋,牽引殡車的繩子,隻有天子和諸侯的殡車上才有“撥”。三臣:指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權臣。:殡車。帱:殡車上的帷。:同“沉”,沉重。榆木木質重,經得起天子、諸侯沉重的柩,所以用榆木來做殡車的車毂。

【譯】在為小兒子䵍辦喪事時,哀公想在殡車上加上拉棺的撥,就問有若這樣做是否合适。有若回答說:“這樣做是可以的,你的三家 大臣都已經這樣做了。”顔柳說:“天子用的是車轅上畫龍的殡車, 再加上椁和帷,諸侯的殡車,加上帷。因為他們的殡車是榆木做的,很沉重,所以要配上撥來拉車。三家大臣既不敢用這種殡車, 卻又配上撥,這是盜用天子、諸侯的禮而又沒做對,您又何必學他們的做法呢?”

悼公之母死,哀公為之齊衰。有若曰:「為妾齊衰,禮與?」公曰:「吾得已乎哉?魯人以妻我。」

【注】為之齊衰:魯悼公的母親是魯哀公的妾。士、大夫為貴妾服缌麻,天 子、諸侯為貴妾無服。為正妻才服齊衰。

【譯】悼公的母親去世了,哀公為她服齊衰。有若說:“為妾服齊衰, 這符合禮的規定嗎?”哀公說:“我有什麼辦法呢?魯國人把她當作 我的妻看待。”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2

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請庚之。」子臯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棄予,以吾為邑長于斯也。買道而葬,後難繼也。」仕而未有祿者:君有饋焉曰獻,使焉曰寡君;違而君薨,弗為服也。虞而立屍,有幾筵。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已。既卒哭,宰夫執木铎以命于宮曰:「舍故而諱新。」自寝門至于庫門。二名不偏諱,夫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稱征,言征不稱在。軍有憂,則素服哭于庫門之外,赴車不載橐(gāo):韔(chàng)。有焚其先人之室,則三日哭。故曰:「新宮火,亦三日哭。」

【注】季子臯:即孔子的弟子高柴,又以字為氏。是孟氏的成邑宰。孟氏:是季子臯的主人。祿:俸祿。宰夫:官名,掌喪事的戒令。木铎:以木為舌的鈴。古人宣揚政教時搖木铎 使人注意。舍故而諱新:高祖之父當遷者,不再避諱,而新死者祔廟以後 當諱。寝門:路門。諸侯的宮室有三門,路門是最裡面的門,也就是正寝 的門。庫門:宮室最外面的門。宗廟和百官都在這裡。從寝門到庫門,是讓百官都知道。 偏:應當作“徧”,傳寫誤作“偏”。徵在:顔氏女。赴車:是回來報告打敗仗消息的車子。:盛铠甲的袋子。

【譯】季子臯安葬他妻子的時候,損壞了人家田裡的禾苗。申祥把損壞的情形告訴他說:“請您賠償人家的損失。”子臯說:“孟氏并沒有因為這件事責怪我,朋友也沒有因為這件事而疏遠我,由于我是本邑的主管。就算我出了買路錢而葬,但是恐怕以後就難辦了。” 剛來此國作官,但還沒有定俸祿的人,如果國君送東西給他, 就得像對賓客一樣稱作“獻”,使者傳達君命,也還得稱國君為“寡 君”;如果離開國境後,而國君去世了,那就不必為國君服喪。在虞祭時,才開始有屍,設有幾、席。卒哭以後才開始諱稱死者的名,因為用活着的人的禮節對待他,到此已結束了,而開始用 鬼神的禮節來待他了。在卒哭結束後,宰夫就搖着木铎在宮中宣 布說:“舊的忌諱已經取消了,新的忌諱開始了。”從路門一直喊到庫門。 兩個字的名,不必都避諱。如孔夫子的母親名徵在,說“在” 字,就諱“徵”字;說“徵”字,就諱“在”字。軍隊打了敗仗,國君就率領群臣戴着缟冠到庫門外号哭,回來報告戰敗消息的車上的戰士都不把铠甲、弓箭裝進袋囊裡。宗廟被燒毀了,就要哭三天。所以《春秋》說:“新建的宗廟失火,國君哭三天。”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3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貢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政:通“征”。指賦稅和徭役。

【譯】孔子從泰山旁邊路過,看見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傷心,就停下了車,俯身憑轼專注地傾聽。然後讓子貢去問那位婦人:“聽您的哭聲,好像接二連三遭到不幸似的。”婦人住了哭聲回答道,“不錯。過去我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最近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夫子問道:“那麼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答道:“因為此地沒有繁重的搖役和賦稅。”夫子對學生們說。“你們要記住,繁重的搖役和賦稅,比老虎還要厲害阿!”

魯人有周豐也者,哀公執摯請見之,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使人問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後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對曰:「墟墓之間,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廟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茍無禮義忠信誠悫之心以莅之,雖固結之,民其不解乎?」

【譯】魯國有個叫周豐的人,魯哀公帶了見面禮要去拜訪他,周豐禮貌地表示不剪當。哀公說:“我豈能就此拉倒嗎?”于是就派人去請教,說:“有虞氏并未教導百姓誠信而百姓卻誠信他,夏後氏并未教導百姓敬重而百姓卻敬重他,他們用的什麼辦法才讓老百姓做到了這一步呢?”周豐回答說:“在廢墟墳墓當中,你不教導百姓悲哀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悲哀。在社櫻宗廟之中,你不教導百姓肅敬百姓也會自然而然地肅敬。殷人盛行立誓,而百姓卻開始背叛;周人盛行會盟,而百姓卻開始起疑。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禮義忠信誠厚之心對待百姓,雖執意把百姓團結到一起,百姓難道就不會離散嗎?”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4

喪不慮居,毀不危身。喪不慮居,為無廟也;毀不危身,為無後也。

【譯】為喪事花錢,無論如何不能打出賣祖居的主意。為喪事憔悴,無論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前者是擔心祖宗的神靈沒有依托之處,後者則是擔心斷了香火。

延陵季子适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嬴博之間。孔子曰:「延陵季子,吳之習于禮者也。」往而觀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歸複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禮也,其合矣乎!」

【譯】延陵季子到齊國訪間,在回國的路上,他的大兒子死了,就準備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間。孔子說:“延陵季子是吳國最懂得禮的人。”于是就前往觀摩延陵季子如何操辦葬禮。隻見墓坑的深度還沒掘到有泉水的地方,斂時用的也是平時穿的衣服。下葬以後又積土成墳,墳的寬度長度正好和墓坑相當;墳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墳頂。積土成墳之後,他袒露左臂,向左繞着墳頭轉了三圈,并且一邊号哭一邊高喊:“骨肉又回歸土地,這是自然的規律。至于神魂精氣,那是無所不在的,無所不在的。”這樣做過以後就又重新上路了。孔子說:“延陵季子的做法,應該是合乎禮的吧。”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5

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吊含,曰:「寡君使容居坐含進侯玉,其使容居以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容居對曰:「容居聞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遺其祖。昔我先君駒王西讨濟于河,無所不用斯言也。容居,魯人也,不敢忘其祖。」

【譯】鄭婁在為定公辦喪事時,徐國國君派容居來吊喪,并行飯含之禮。容居以天子所遣使者的口氣說道:“敝國國君派我來跪着行飯含之禮,緻送侯爵所含的玉璧。現在請讓我來行飯含之禮。”鄭婁的接待人員說:“勞駕各國諸侯屈尊來到敝國,如果派臣子來,我們就以臣禮相待;如果國君親來,我們就以君禮相待。派來的是臣子卻企圖得到國君的禮遇,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容居無所收斂地回答說:“鄙人聽說,作為臣子就不敢忘掉國君,作為子孫就、不敢忘掉祖先。過去我們的先君駒王對西方進行讨伐,還渡過了黃河,他一貫都是用這種口氣講話的。鄙人雖然魯鈍,但也不敢忘掉祖先是怎麼講話的。”

子思之母死于衛,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廟。門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為哭于孔氏之廟乎?」子思曰:「吾過矣,吾過矣。」遂哭于他室。

【譯】子思的母親在父親死後改嫁到衛國,現在去世了,派人來向子思報喪,子思就到家廟去哭。他的弟子見到了,說:“人家姓庶的死了母親,為什麼您卻跑到孔氏的家廟來哭?”子思說。“我錯了!我錯了!”就連忙跑到别的房間去哭。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6

天子崩,三日祝先服,五日官長服,七日國中男女服,三月天下服。虞人緻百祀之木,可以為棺椁者斬之;不至者,廢其祀,刎其人。

【譯】天子去世以後,第三天,祝首先手持喪杖;第五天,百官手持喪杖;第七天,瓷内的庶民穿上當穿的喪服;三月,諸侯及其大夫各服應服之服。虞人負責從瓷内所有神社的社樹中挑選最适宜于作棺掉者,把它們砍伐下來。對于不肯獻出木材的地方,要把當地的社神廢掉,殺掉當地的長官。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屦,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譯】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造飯,以備施舍給過路的饑民。有一個饑民,無力地垂着雙手:_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着飯,右手端着湯,用可憐的口氣喊道:“喂!吃吧!”那個饑民瞪起眼睛望着他,說:“本人正是由于不吃這種沒有好聲好氣的飯才落到這步田地的。”黔敖聽了連忙表示道歉,但那饑民還是堅持不吃,因而餓死了。曾子聽說了這件事,說:“這恐怕不大對吧?人家沒有好聲好氣地叫吃,你當然可以拒絕;但是人家既然道了歉,也就可以吃了。”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7

邾婁定公之時,有弒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嘗學斷斯獄矣:臣弒君,凡在官者殺無赦;子弒父,凡在宮者殺無赦。殺其人,壞其室,洿其宮而豬焉。蓋君逾月而後舉爵。」

【譯】擲婁定公在位的時候,有子殺其父的事情發生。有關官員将此事報告給定公,定公驚駭地離開了席位,說:“這和寡人的沒有教育好也有關系。”又說:“我曾學過怎樣審斷這種案子:如果是臣殺其君,那麼,凡是國家的官員無論其職位大小,都有權利把他殺掉,決不寬恕;如果是子殺其父,那麼,凡是家庭成員無論其輩分高低,都有資格把他殺掉,決不寬恕。不僅要把兇手殺掉,還要拆毀兇手的住室,将其地基挖成個大坑,然後再灌滿水。國君也得過了這個月以後才能舉杯喝酒。”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譯】晉國趙文子的新居落成,晉國的大夫都去參加落成典禮。張老緻辭說:“這高大的新居多麼漂亮呀!這燦爛的新居多麼漂亮呀!從此以後,主人就可以在這裡祭祀奏樂,在這裡居喪哭泣,在這裡和僚友及族人聚會宴飲了。”文子緻答辭說:“我能在這裡祭祀奏樂,在這裡居喪哭泣,在這裡和僚友族人聚會宴飲,這表明我将善終,有資格進入九原的祖墳。”說完後就朝北面再拜叩頭表示感謝。懂禮的君子說,他們一個善于贊美,一個善于祈福。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8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馬死,埋之以帷。

【譯】孔子養的看家狗死了,讓子貢拖出去埋掉,還吩咐說:“我聽說過,破舊的帷慢不要丢掉,因為可以用來埋馬;破舊的車蓋也不要丢掉,因為可以用來埋狗。我很窮,沒有破舊的車蓋,但你在埋狗的時候,也得用一張席子裹着,不要讓它的頭直接埋在土裡。”至于為國君駕車的馬死了,埋的時候得用帷慢裹好。

季孫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與子貢吊焉,阍人為君在,弗内也。曾子與子貢入于其廄而修容焉。子貢先入,阍人曰:「鄉者已告矣。」曾子後入,阍人辟之。涉内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君子言之曰:「盡飾之道,斯其行者遠矣。」陽門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晉人之觇宋者,反報于晉侯曰:「陽門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說,殆不可伐也。」孔子聞之曰:「善哉觇國乎!《詩》雲:『凡民有喪,扶服救之。』雖微晉而已,天下其孰能當之。」

【譯】季孫的母親去世了,魯哀公前去吊喪。曾子和子貢也去吊喪,但守門人因為哀公在裡面,不讓他們進去。曾子和子貢就進到馬房裡把自己的儀容修飾了一番,然後再去。子貢先進去,守門人說:“剛才已經往裡通報了。”曾子後進去,守門人則已經把路讓開。二人走到寝門的屋檐下,卿大夫都連忙讓位,哀公也從昨階上走下一個台階,作揖,請他們就位。君子議論這件事情說:“盡力修飾儀容的作法,對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很有作用的。”宋國都城陽門的一個衛士死了,司城子罕到他家去吊喪,哭得很傷心。晉國潛伏在宋國的一個探子偵探到這種情況,就回國向晉侯報告說:“陽門的一個小小衛士死了,而子罕這樣的大官親自臨吊,哭得很傷心,這種作法很得民心,恐怕宋國不是好欺負的。”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這個探子真會刺探國情啊!《詩經》上說:‘凡是鄰裡有了災禍;都要盡力去幫助他們。’宋國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所以育豈但是晉國不敢欺負宋國,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一個敢和宋國為敵的國家。”

國學經典禮記(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五講檀弓下第四節)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