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爛一詞,最早出自NBA,指的是一些球隊故意輸掉比賽讓自己排名靠後的行為,而其目的,則是為了能夠在第二年拿到更好的選秀順位。毫無疑問,NBA球隊的擺爛顯然是一種策略,通過放棄當賽季無關痛癢的比賽,來獲得下賽季招兵買馬的優先權,從而提高赢球的概率,雖然這不太符合體育競技精神,卻頗有一種曲線救國,後發制人的味道。于是,随着擺爛一詞的流行,大家也漸漸開始将擺爛更廣泛的運用到了平時的遊戲、生活、工作當中,指的是在碰到棘手困難時,不去努力改變結果,選擇自我放棄的一種狀态,而這種毫無目的的擺爛,相較于NBA球隊的擺爛而言,顯然是更加純粹的擺爛,因為它并不能為我們面對的處境提供機會和幫助,無異于破罐破摔。那麼擺爛的人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态呢?
當我們竭盡全力的去處理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時,都會産生一種挫敗感,但對擺爛者而言,這樣的挫敗感通常會被對自我的否定感代替,覺得失敗是因為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無法客觀的去看待和分析事情成敗的因素,這顯然是不好受的,那麼,做不好,便幹脆不做,擺爛便成為了一個逃避這種感覺的途徑,從客觀層面來講,雖然擺爛往往會使得事态更加惡化,問題更加嚴重,但從擺爛者自身的角度出發,這樣的失敗反而變得可以接受了,現實層面他們并未投入其中,付出努力,同時,潛意識層面“我是能處理的,隻是不想處理或懶得處理。”的觀念都很好的幫助他們避開了在面對失敗時,内心深處強烈的自我否定感和虛弱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擺爛的形成,往往始于幼年時那些無助的時刻,當一個孩子碰到棘手的困難時,最理想的情形當然是能有一個無比強大的人幫自己解決問題,而父母便是孩子這無所不能的理想化形象的扮演者,如果父母總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滿足孩子對自己的這種理想化需求,那麼孩子便會感到無助,并總是停留在這種對無所不能者的憧憬當中,而無法将這一理想中的形象轉化為自己内在的目标和理想自我的形象,但這樣的憧憬毫無疑問,肯定總是會以失敗告終,久而久之便有可能會産生退行與收縮,退回到更早期時一種自己是無所不能的虛幻和誇大的與外界隔絕的狀态之中,以此來防禦理想化客體缺失帶來的自我虛弱感,抱着一種“這件事我是完全能做好的,隻不過我不屑于做好,覺得沒什麼意思”的心态,開始擺爛。
我們會發現,擺爛者在順境時通常并不會去擺爛,他們也很希望能夠成功,所以擺爛并非是一種看破,不争的至高境界,而是在面對困難時,不但不願擴展自己得舒适圈,還越來越收縮的姿态,最後的結果便是自己和自己玩。在人生不如意時,不擺爛,不破罐破摔,能夠耐得住寂寞,韬光養晦,卧薪嘗膽,為自己将來能再一次的騰飛做準備,才是堅韌強大,有智慧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