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餘年》上線之後,《鶴唳華亭》終于坐不住了,開始老老實實的加更。這年頭搞饑餓營銷也不是不行,隻是風險太大,萬一搞不好先機盡失,到頭來隻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今已經更新了15集,豆瓣的分數也放了出來。7.5分,和預想的相差不多,但是相較于同平台自制的古裝大劇,《鶴唳華亭》明顯比《長安十二時辰》還是差了一個身位。
原因出在哪裡呢?
男主人設是個大問題。
不少觀衆抱怨羅晉飾演的太子蕭定權,不僅看不出聰明,而且還總是哭哭啼啼,基本上沒有一集不哭的。這樣的人物設定肯定是不讨喜的,想一下《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本身夠傳奇也夠鐵血,硬漢味道十足。再或者是《琅琊榜》裡的梅長蘇,運籌帷幄、妙計頻出且喜怒不形于色。
蕭定權這些特質統統沒有,他所有的,不過是一個充滿荊棘與危機四伏的太子之位而已。
“越是到後期,蕭定權就越是沉重。他這一生永遠都力圖不讓别人失望,但他卻讓身邊所有人失望;他永遠在保護身邊的人,但最終誰都沒能保住。他在那樣特定的環境下有着極其之重、極其之正的三觀,但這種三觀卻格格不入。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相信的東西,直到最終的離去。”
悲劇的注定,是從盧世瑜成為蕭定權的老師時開始的,是從蕭定權成為太子之時開始的,是從蕭定權在每一個春花秋落離别之時留不住身邊之人的時候開始的。
最終隻能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
主角設定不讨喜,不代表《鶴唳華亭》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劇中其他角色的整體表現,是不比《長安十二時辰》差的,其中3個角色的表現更是如此。
第一,中書令李柏舟
張志堅老師的演技,從來不用懷疑。
不管是《大明王朝1566》裡面的“小閣老”,還是《人民的名義》裡的“育良書記”,張志堅老師都賦予了角色獨有的魅力。
《鶴唳華亭》裡的中書令李柏舟,本身就很有趣,比如他罵人是這樣的畫風:“天地造物不測, 怎麼會生出你這種蠢貨來 ?”或者是“上天好生, 竟将你也載覆其中”。
貪财的安平伯,被親家公罵成了狗頭。
不過可憐還是李柏舟可憐,自身邊家人到心腹下屬,一群笨隊友,實在帶不動。
第二,顧逢恩本劇人氣榜首,舍顧逢恩其誰?
據說在豆瓣上,為表哥顧逢恩“蓋樓”已經到了600多層,可見小表哥在觀衆心中的地位,實在不一般。
顧逢恩之所以吸粉,不僅僅是人長的周正,更在于他對于表弟蕭定權的幫助幾乎是全方位的。
在必要時,顧逢恩可以是俠客,可以是密探,可以是信使,還可以是頂級政客。他并不是纨绔子弟,而且早就憑借家庭背景和自身努力,打造了一條堪稱完整的人脈圈,這讓他替蕭定權辦起事情來如魚得水。
就連齊王妃,這個死對頭中書令的寶貝女兒,都和顧逢恩頗有私交。
顧逢恩不圈粉實在太難。
第三,齊王妃出身于鐘鼎之家的齊王妃,有點脾氣并不奇怪。但齊王妃作為劇中反派核心齊王的妻子,卻怎麼也讓人讨厭不起來。
一開始被太子一方人員頻頻利用,“并不聰明”的齊王妃隻是充當了笨隊友的角色。而之後,李柏舟想讓齊王納陸文昔為側妃,齊王妃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對于太子而言就是神助攻了。
尤其是在讓婢女拿出齊王當年立下的字據的時候,讓很多觀衆以為《鶴唳華亭》将會成為一部喜劇。
“王妃怎麼準備的這麼周全?”齊王也很郁悶。
每日更新,歡迎大家留言觀看,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點一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