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農牧發展專業合作社肉牛繁殖基地工人正在喂牛。通訊員 胡淑玲 攝
廣西新聞網南甯2月18日訊(通訊員 胡淑玲)在南甯市邕甯區那樓鎮那旺村大朗農牧發展專業合作社肉牛繁殖基地,一排排整潔幹淨的牛舍映入眼簾,一頭頭健碩的肉牛在牛舍裡或躺着、或站着、或在踱步。“早上剛喂完一頓飼料,工人們也剛鏟完了牛糞,現在這些肉牛們悠閑得很”,基地負責人黃廷放樂呵呵地說。該基地主要養殖黃牛,年存欄1000頭以上,首期230多畝已完成土地流轉與建設。
“晚上可以吃頓肉了。”2012年,黃廷放聽到一位農民兄弟拿到賣牧草的錢後開心地說。他當時鼻子一酸,還在廣東打拼的黃廷放毅然決然回家養牛,讓村民們都過上好日子。“因為養牛可以讓村裡許多資源變廢為寶,比如玉米稭稈、花生苗等都可以用作飼料喂牛,給村民換錢。”
黃廷放是土生土長的那樓人,也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1995年大學畢業,1996年下海經商,在東莞做過五金廠的生意,并且做得有聲有色。2013年,黃廷放回到家鄉,拿出全部積蓄500多萬元在家鄉建起大朗肉牛養殖基地,2015年牽頭成立南甯市大朗農牧發展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該基地如今配套有草料氨化池,置糞棚、消毒室、獸醫室、無害化處理池和沼氣池及引種隔離棚,還合理布局了生活區、辦公區、生産區、飼料加工區及草場。
“我們基地是自産自養模式,每年都有大約160頭小牛出生,養兩年就可以出售了,每頭牛的利潤在6000元左右。”黃廷放一邊帶領記者參觀牛舍一邊高興地說。據了解,這裡的牛糞也是大有用途,牛糞除了用于合作社自己種植牧草,還免費提供給村民種植農作物,也有不少人前來收購牛糞,每年為合作社創收13萬元。
“我們喂養的飼料主要是經發酵後的牧草和玉米稈,一天喂兩頓。為了保證肉牛的質量,我們還每天給飼料摻雜鈣粉、維生素、益生菌等營養物質。”黃廷放介紹。緻富不忘村民,因合作社肉牛養殖基地每天所需的牧草達七八噸,黃廷放尋思着,這也是周邊村屯發展牧草種植的良機,可以帶領村民增收。
“村民們曾被客商動員種植辣椒,但是卻因沒有人來收購而導緻幾千噸辣椒滞銷,我想動員村民們種植牧草,他們都不是很願意相信我們。”黃廷放無奈地說。于是他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手,免費贈送草料種子,并與當時的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剛開始僅有10戶願意嘗試,4個月後,牧草迎來豐收,基地以350元/噸的價格進行收購,給不少猶豫不決的群衆吃了定心丸,他們紛紛開始加入了種植牧草的行列。以前隻能被村民當作廢料焚燒的玉米稈、花生藤,現在能賣到350—450元/噸的價格。
如今,該基地80%以上的草料實現了就地供給,種植牧草的農戶發展到160多戶,其中有20多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至2020年為本地村民增收220多萬元。“兩年前,我與妻子一起到基地幫忙,兩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有5000千多元。”在家門口能有一份工作,基地飼養員韋明傾感覺非常滿足,一天工作8個小時,空閑時候還能照顧家裡。基地現有固定工人12名,忙的時候聘請周邊的村民前來幫忙。
目前,大朗農牧發展專業合作社肉牛繁殖基地是邕甯區最大的優質雜交肉牛繁殖基地,被評為四星級“廣西畜禽現代化生态養殖場”、邕甯區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邕甯區“就業扶貧車間”、南甯學院技術推廣合作單位,并被廣西畜牧研究所品改站選定為南甯市首個“母牛雙胞胎繁殖”示範場。
“下一步,我們将根據自身的發展思路和推動村民脫貧緻富相結合,擴大養殖規模。大力推動合作社的肉牛養殖,形成‘牛—肥—糧—牛’的生态循環鍊發展。在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保護好當地的生态環境。”黃廷放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