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

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9:10:02

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據騰訊音樂數據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1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2021年度發布的華語新歌數量達到了114.5萬,同比增長了53.1%這一速度意味着平均每27秒就會誕生一首新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好歌獻給你快歌)1

一首好歌送給大家完整版

據騰訊音樂數據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1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2021年度發布的華語新歌數量達到了114.5萬,同比增長了53.1%。這一速度意味着平均每27秒就會誕生一首新歌。

盡管新歌産量激增,不少網友卻忍不住感慨,“好聽的歌曲太少,能讓人記住的歌曲更是不多。”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随着數字音樂平台和短視頻平台的發展,音樂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音樂創作上的短平快現象愈發嚴重——有業内人士透露,在一些專業的音樂創作軟件幫助下,公式化流水線作曲快的話可能幾分鐘便能成型,十幾分鐘出一首歌也不是個例。業内認為:一方面是華語歌曲的生産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在流量和爆款的推動下,作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甚至一味追求速度,不乏拼湊之作和流水線作品。

流量為王 爆款來時忙跟風

不僅是2021年度發布的華語新歌數量首度超過百萬,據《2021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顯示,音樂創作者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1年增速遠超2020年同期,參與新歌創作的詞、曲創作者均突破10萬。無論從新歌數量還是創作人數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漲。然而很多網友仍然覺得印象深刻的沒有幾首歌。

“選擇多了未必是好事。就像給你三雙鞋,你就會知道出門穿哪雙。但如果你擁有200雙鞋,可能也就挑不過來了。”作曲家楊青一語道出了大家印象不深的原因。

除了選擇多之外,不少業内人士認為好作品并沒有随着歌曲總體數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長,出現了大量的平庸,甚至是拼湊之作。“毫無疑問現在大家都在追求流量。”作曲家鄒航認為,這種情況下跟風現象比比皆是,“當一首歌火了之後,大家就會一窩蜂全往這一個方向走,都想着保不齊就能火。”出于這種心态創作出來的歌曲恐怕“長得都差不多”。

為了在各大數字音樂平台和短視頻平台上能火,易于傳唱成為了一個重要标準。鄒航說,“現在有個趨勢是,歌曲盡可能不要太長,節奏越簡單越好,易于傳唱。歌曲短了之後,技術含量無疑也就下降了。”

自媒體興起 作曲從業門檻被拉低

實際上,創作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需要很多考量。“想要和别人做的不一樣,必須要思考更多。”鄒航認為,流行歌曲的結構并不複雜,是有其規律可循的,但是寫中文歌曲卻要考慮到文字的特殊性,“我們中文有四聲,所以在寫歌的時候,音樂也要随着音調進行調整。要處理好中文四聲的關系,又要考慮旋律的通順,甚至是整首歌曲的風格。這都需要花工夫去琢磨。”

業内普遍認為,相較宏大的交響樂,流行歌曲的結構并不複雜,且有套路可循。随着自媒體的興起,音樂創作一味追求短平快,伴奏稍微改一改,旋律稍微換一換就量産了。

不僅如此,随着數字音樂更加深入,音樂創作的成本也在降低。鄒航解釋,有些人就在家買一套不那麼專業的設備也可以完成作曲甚至是混錄。“反正網絡上傳都會壓縮,不需要追求太好的音質,所以可能這樣也可以蒙混過關。此外,有些平台缺乏專業的、标準化的要求和審核,導緻粗制濫造的作品得以問世。”還有,随着AI作曲等智能化作曲的發展,有些軟件甚至可以幫助大家随時随地記錄靈感,甚至讓沒有太多音樂專業素養的人也能夠利用這些軟件成為“作曲家”。

業内困惑多 付出與傳播度不一定成正比

讓業内人士擔憂的不僅是粗制濫造的流水線現象,還有可能帶來劣币驅逐良币的事實。“在伴奏上我們用一把吉他、一架鋼琴可以,用管弦樂團也可以,但這中間的差别就太大了。”楊青認為,從音樂創作到編曲,再到錄音,每一個細節的差别都會直接影響到最後呈現的效果,因此精良的音樂作品需要花很多時間和工夫,而不是量産能完成的。

但讓業内人士感到無奈的是,那些精耕細作的付出未必與傳播度成正比。“現在大環境如此,大家經不起流量的洗腦,洗多了大家可能也就記住了。你可能會花很長時間去打磨一個精品,在錄音等方面更考究,但是傳播度跟流量相比不一定是一個量級。”楊青認為,音樂創作本質上算是服務産業,“作為作曲家要看你服務的是什麼客戶。如果認準的是市場,那麼就要稍微放下自己在藝術上的執念;如果更看重藝術質量,就不要在流量和物質上太在意。歸根到底是個人選擇的問題。當然,如果兩者兼顧則是非常幸運的。”

思考

對待音樂創作不能一刀切

誠然,評判一首歌的好壞,不能簡單地以創作時間的長短作為标準。音樂史上,有時間打磨出來的經典,比如歌曲《紅梅贊》總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王立平為央視版《紅樓夢》作曲13首,曆時整整四年。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靈感乍現時的得意之作,比如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僅半小時左右;黃霑寫《上海灘》,隻用了20多分鐘;周傑倫為《親愛的那不是愛情》譜曲,不到10分鐘;葉佳修寫《外婆的澎湖灣》僅僅用了10分鐘。但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為經典、能流傳,是因為盡管創作時間可能很短,卻有特色,絕不雷同,而且有着詞曲作者深厚的積澱作為背書,而不是僅僅依靠作曲軟件譜就。

作曲家楊青也說,對待音樂創作不能一刀切,不能隻是簡單地用快與慢、簡單與複雜來評判好壞。“業界對于《小蘋果》這類歌曲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我認為它的商業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楊青認為,從創作的角度講,爆款之所以成為爆款,并不是毫無道理的。首先歌曲必須好聽,傳唱度高;其次,它一定是符合大家當下的心理需求,大體上滿足大部分人的審美喜好。

最近,湖南衛視播出的音樂綜藝《聲生不息》選擇了一首老歌《好歌獻給你》作為推廣曲。這首1979年即發行的歌曲,迄今已有43年的曆史,依舊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對于市場上充斥着的大量粗制濫造的流水線作品,業内認為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扭轉局面的。但他們也提醒,“快歌”雖能一時讨巧,并不能一勞永逸。首先,僅依靠一兩首爆款生存不是長久之計,無論歌手、創作者還是公司都希望能有源源不斷的、真正讓大家記得住的優質作品。要做到這點,不能僅憑運氣,根本的是實力說話。其次,随着AI的興起,這些流水線産品恐怕是最先被取代的。再者,随着美育教育的普及,随着大家欣賞水平的提高,對美會有真正的認識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粗制濫造的“快歌”将越來越沒有市場。(記者 田婉婷)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